?

新商科背景下高職商科學生商業技能培養的保障機制研究

2020-12-21 03:45倪瑩瑩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新商科保障機制高職

[摘要]在復雜的全球經濟背景下,加大對高職院校商科學生商業技能培養,將為企業輸送更多符合崗位需求的高素質復合技能型“新商科”人才,這在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上也將發揮重要作用。以“新商科”概念為背景,以高職商科學生商業技能培養為研究對象,分析在政府、學校和企業的協作和配合下,如何對商業技能培養提供有效的保障,為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技能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新商科;商業技能;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1新商科背景下高職商科學生商業技能培養的內涵

1.1新商科概念的內涵

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提出:“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勢在必行,要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新商科的概念也由此產生,“新商科”是在“新文科”理念下開展經濟管理類教育的新概念。以往傳統的商科課程設計是基于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按照工具型人才培養標準的教育理念來設置的,該理念強調各學科都是相對獨立,并且自成體系,這樣的專業學科設計傾向于割裂知識,容易使商科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力不夠全面且容易出現知識斷層。

“新商科”是對傳統商科進行學科重組交叉,將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融入商科課程,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跨學科教育。因此,新商科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模式研究和創新已經成為不可抗力的時代潮流,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已經成為高校的重要研究命題。

1.2商業技能的內涵

商業技能是商科學生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該學生人職企業后表現的專業技能素養、職業技能素質、跨專業學習能力、職業生涯管理能力等。高職商科學生通過跨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把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工作規劃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職業態度融合起來。

在“新商科”的教育理念下,商科專業的建設必須圍繞相關商科專業產業的發展,將產業發展對人才技能需求的更新體現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商科專業的發展與產業的發展有機融合在一起。商科專業,比如國際商務、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專業,多是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因此“新商科”商業技能主要培養的是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適合企業需求的復合商業技能。

1.3國外高校商業技能培養的借鑒

國外高校對商業技能的培養起步早,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如非常重視學生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相結合的培養,注重不同專業間的“嫁接”,從而達到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的目的的沃頓商學院、英國杜倫大學和日本慶應大學;非常注重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德國雙元制、瑞士三元制、美國和加拿大的“CBE模式”;以及通過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推廣職業技能培訓的的瑞士、芬蘭、俄羅斯職業技能競賽。這些先進的商業技能培養經驗對我國高職院校商科學生的商業技能培養提供丁經驗借鑒。

1.4國家政策支持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畢業生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其中年需就業人口1500萬左右,畢業人數+退伍軍人合計1200萬左右,擴招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20年2月教育部表示擴大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分別擴大18.9萬、32.2萬人,其中專升本的計劃增量,主要將投向職教本科和應用型本科,并向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傾斜。

但是擴招后,如何保障學生畢業后的順利就業,為企業輸送符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將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此之前,2019年國家也多次出臺有關鼓勵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方案,比如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推動產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等,這些都是從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技能方面來著手的利好政策。

2新商科背景下高職商科學生商業技能培養保障機制建議

2.1政府激勵機制保障

2.1.1政策保障。政府出臺的鼓勵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方案將 激勵高職院校加大對高職商科學生復合商業技能人才的培養。2019年4月16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在職業院校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1”代表高校學歷證書,“X”代表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鼓勵學生既能夠獲得高校學歷證書,也能夠獲取各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達到培養學生綜合技能的目的。例如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電商學院成功申報了“網店運營推廣”與“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的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面向電子商務、移動商務、電子商務技術與國際商務四個專業的學生開展試點工作,同時同步集中優勢師資力量,全面參與師資培訓。

地方政府要堅持把高素質技能培養作為支撐實現區域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要依據國家政策法規,結合地方經濟的現狀和特點,指導并參與高職院校的建設,使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地區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為地方行業和企業輸送綜合高素質人才,從而起到更好的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

2.1.2經費保障。政府應提供配套財政支持,加大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大賽等方面的經費支持力度。

2.2學校培養目標保障

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中首先要考慮的是,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培養商科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商業技能?例如湖南商務技術學院電商學院在現代商務專業群建設中強調了要重點培養與提升學生在內貿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等電子商務行業的“建設、推廣、服務、創業”四大技能,通過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等方式進行多樣化的人才技能培養。

2.3商科專業課程設置保障

2.3.1大數據保障?!靶律炭啤蹦繕耸菫楦呗毶炭茖W生提供綜合性跨學科教育。高職院校開設的商科專業多是與行業、企業關聯性很強的學科。高職院校商科專業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對當前行業和企業對畢業生商業技能需求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將學生最缺乏和最重要的商科技能素養與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和對比。根據行業和企業需求設立或修改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能力拓展課和職業素養課等一系列理論知識與商業技能兩手抓的課程體系。在商業技能培養中既要注重傳授給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又要注重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

2.3.2政府和學校聯合保障。在商科專業課程設置保障機制中,政府和學校應該緊密配合,根據最新政策指引,行業和企業的需要,發揮地區經濟優勢,確保商科專業課程設置合理科學,為商科專業學生商業技能培養打好基礎。

例如“1+X”證書制度是國家職教20條的一項重要舉措,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電商學院以試點為契機,開展了“網店運營推廣”與“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培訓,這些培訓內容和電商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結合在一起,完善和更新教學體系和內容,擴充教學資源,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2.3.3課賽結合對專業課程設置的保障。實施課賽融合,即以賽促教、賽學結合、強化技能,將促進高職院校教學內容和專業課程設置的創新,促進教學改革,提升專業整體實訓教學水平,推動商科學生商業技能的教育。技能大賽的內容和標準是與國家和省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相統一的,充分發揮技能大賽的引領作用,根據技能大賽最新技術技能標準調整和完善高職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

2.4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保障

新商科背景下高職商科學生復合商業技能的培養,離不開一只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團隊。但是很多高職院校教師沒有一線企業工作經驗,校園到校園的高職老師比較多,專業知識水平單一,滿足不了新商科對復合型商業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提高雙師型教師團隊的水平,完善高職教師團隊建設機制尤為重要。

2.4.1經費保障。要加大雙師教師團隊建設投入,提高師資培訓經費,根據專業和行業的需求培養教師的實踐技能,培養教師的跨專業綜合技能,建立高效的師資培訓制度。例如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學院定期開展教師和企業合作的1+X專業證書培訓,多名骨干教師跨專業參加了“1+X電商數據分析線上師資培訓班”的學習,不斷提高教師跨專業的綜合職業技能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

2.4.2鼓勵教師創業。鼓勵教師創業,給創業教師提供經費和場地支持。讓教師在真實的企業實踐中,近距離接觸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教師上課時所傳授的技能將更加貼進于企業的需求,同時也將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4.3鼓勵教師參加培訓項目。高職院校組織骨干教師參加國培項目和省培項目,加強校際之間學習交流、師資互派,有針對性的開展幫扶幫教,有效提升各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為高職院校打造一批優秀的雙師教師團隊。例如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9年國家級培訓——“送培到校、精準培訓”邵陽市計算機學校培訓班項目,根據邵陽市計算機學校電子商務、會計、平面設計等主體專業發展實際需要共同制定培訓實施方案,共同組織實施精準培訓。

2.4.4引入企業人才擔任教師。引入行業龍頭企業的專業人才來學校擔任兼職教師。例如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電商學院與阿里巴巴、巴拉巴拉等知名電商企業進行合作,邀請行業企業專業技術能手、能工巧匠等高水平專業技能人才來學校給學生進行指導和講學,組織本校授課老師同企業專業技能人才進行研討,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等?!鞍屠屠彪娮由虅张c移動商務訂單班,結合企業對高職學生商業技能的要求,訂單班的學生能夠接受到企業優秀教師團隊的授課和頂崗實習,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切實提升商科學生的綜合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2.5專業集群規劃實訓基地建設保障

新商科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并沒有考慮到專業融合的問題,一是因為師資問題,很多老師是校園到校園,缺乏企業實踐經驗,自己本身就缺乏復合商業技能能力,因此導致實訓基地的建設存在規劃不夠合理,缺乏實戰商業氛圍;二是脫離了專業群思維來建設實訓基地,使得實訓基地建設內容和功能單一,沒有辦法為學生培養復合型商業技能。

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對專業群的建設,依托專業群來建設實訓基地,大力引入校企合作,將對口的專業群和行業知名企業進行對接。

例如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商務專業群2018-2020年三年建設發展規劃中,關于實訓基地建設內容就強調了要整合實訓基地資源,構建“12345”校內校外功能互補的實踐教學基地,即構建“一個平臺、兩家公司、三個中心、四大基地和五家實體的12345”校內校外功能互補的實踐教學條件;強調了創新專業群校企共建機制,建設校企合作的湖南省電子商務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

2.6評價機制保障

2.6.1教育行政部門評價機制保障。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國家政策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評價和建議。例如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利用職業教育集團,通過組織湖南省供銷社系統內企事業單位,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評價和建議。

2.6.2學校評價機制保障。高職院校成立專業評價小組,采用過程性評價機制與總結性評價機制相結合的方式對全校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評價和反饋。過程性評價機制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包括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學習情況和表現、課后復習和回顧、課前課中課后與老師的互動情況,能夠判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執行情況;總結性評價機制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包括期末考試、技能抽查考核、專業技能競賽、國家職業技能證書的取得等,能夠判斷學生能否達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

2.6.3就業單位評價機制保障。高職院校積極參與企業合作,及時搜集和反饋畢業生在企業的信息,以及就業單位對畢業生的技能需求,及時調整和修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和體系;高職院校與畢業生積極保持聯系,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反饋機制,使得畢業生及時把最新的崗位和技能需求反饋給學校。

3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商科背景下,社會對高校學生的技能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標準,在這樣高速發展的時代下,高職院校想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商業技能人才就需要有積極的行動和大膽的創新變革,政府、學校和企業聯動,互相配合,保障高職商科學生商業技能的創新和培養。

[參考文獻]

[1]李海宗,陳磊.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保障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03):13-15.

[2]郭麗麗.高職商科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保障機制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4(19):23.

[3]熊健根.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保障機制研究[J].成才之路,2018(18):1.

[4]陳偉芝,陳巖.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外貿人才培養模式保障體制機制研究[J].職教論壇,2016(02):55-59.

[5]雍鋅遠.新商科背景下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變革[J].商場現代化,2020(03):37-38.

[6]秦琴.高職院校新商科類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1):267-268.

[收稿日期]2020-07-20

[基金項目]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商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商業技能人才培養平臺構建研究”(項目編號:19C1021)。

[作者簡介]倪瑩瑩(1984-),女,湖南湘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高職教育、區域經濟。

猜你喜歡
新商科保障機制高職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保障機制研究
現代商業流通視閾下新商科專業群重構
中央發千億“縣級政府低保金”
新商科應用型人才職業素養體系構建研究
關于印發《中央財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高職電子商務類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探討“新商科”人才培養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