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

2020-12-21 17:11努熱斯力哈畢別克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教育教育途徑必要性

努熱斯力?哈畢別克

摘要:中職院??梢哉f是以青少年為學生主體,而且其中大部分同學是少數民族,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具有復雜性和差異性,這無疑是給學生在學校和諧的集體生活增加了難度和挑戰。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決定他們能否擔此重任的重要在于中職院校對這一代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優質的民族團結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民族團結意識,更準確地意識到自身于民族來說的重要意義,這直接關系到了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進步。這就需要新疆各中職院校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這關系到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下面就來談一下新疆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的相關事項。

關鍵詞:新疆德育課程;民族團結教育;必要性;教育途徑

一、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必要性

1.德育課程是一所高校文化底蘊以及師生素養的體現,它反映的是高校得治學精神和辦學理念。不僅新疆如此,在中國的任何地區,德育課程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民族文化為主導的德育課程更是柔和地方區域特色的基礎。優秀的德育教育是新疆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社會觀的重要途徑,并有效促進中職院校學生形成團結友善,互敬互愛的民族認同感。小而言之,有利于民族高效的和諧穩定;大而言之,有利于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2.新疆本身就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舉止行為上都有著很強的本族觀念,甚至是對外來文化的強烈排斥感,這是他們保護本民族文化的潛在意識和本能,但是為了各民族的和諧共處和國家的民族統一,我們必須要正確有效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社會觀。所以民族團結在這里有著十分突出的重地位。從近看,做好新疆中職院校的民族團結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在校園生活中的身心健康和素質提升以及新疆健康和諧社會的形成。從遠看,良好的新疆中職民族教育是對新疆中職德育課程的完善,有利于提升全民意識,提高全民素養。也關系到國家的長久治安。所以中職教育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的必要性可想而知。使新疆中職院校德育課程中的民族教育具有科學性的目標,豐富性的內容,多樣性的形式,不僅有利于促進新疆中職院校的持續性發展,更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培養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使學生的行為思想轉移到黨和國家的要求上來。

二、新疆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途徑

1.以多元化教育為出發點,保留各民族特色,突出中華民族的統一性

新疆地區的發展是以中華的傳統文化為根基,所以各民族地文化傳承與創新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為養成新疆中職院校學生自尊自愛、平等互助,團結友善,寬容互敬的文化態度,新疆中職院校的各位領導及教師應該做到引導學生樹立既要科學合理的弘揚本族文化特色又要堅定不移的學習漢文化,這就需要同學們吸收不同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以此來完善和提升自己本族文化,是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傳承,進而激發各組師生進行民族團結的熱情。讓各組師生深入了解并體會各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提高個人修養和文明道德意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深刻的認識到個人與民族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民族與國家之間的密切關系。培養各個民族師生對學校,對民族,對國家的自豪感。同時堅持多元文化的互相促進,互利共生,和諧共存。從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效應。

2.以開展民族文化活動,弘揚文化特色為切入點,突出德育課程的實踐性

新疆中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各族差異導致不同生活習慣、穿著飲食、傳統文化的不同。這樣濃厚的差異性甚至會導致各個民族師生間的巨大矛盾,或引發不同程度的沖突。因此,構建一種和諧團結的校園共同體,保證各族師生之間的良好有效溝通,新疆中職院校的德育課程也必須以以上幾點為基礎,以實現民族團結為目標,實施民族團結教育,幫助各族學生正確梳理各個民族關系是新疆中職院校全體領導及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若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從新疆中職院校的德育課程入手,將各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園活動當中,通過創辦特色民族社團、開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動,舉辦民族藝術節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校性的開放性活動。在開展具體活動的過程中,使各族學生認識各族文化的閃光點,從而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氛圍,以此促進新疆中職院校全體師生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識。

3.以當今文化引領為落腳點,突出民族教育的時效性新疆特殊的地域決定了新疆中職院校必須自覺的加強現

代文化的發展。當今文化是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方向,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以愛國主義精神為背景,學習和借鑒世界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完善本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現代理論為基本標志,通過加大發展和弘揚現代文化,從思想和文化兩方面建設現代職教文化,使新疆中職院校學生開拓視野,提升綜合素質,強化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切忌宗教向校園滲透避免給學生思想及身心帶來負面的影響,倡導師生在校園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精神、集體責任感為主題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教師應配合學校定期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校園周末文化廣場”等活動。同時增加“讀書進課堂”“高雅藝術進校園”等課余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課余活動的熱情,豐富學生接納外來文化的方式,增加學生弘揚本族文化的渠道,通過傳播先進文化,培養學生盡快成為社會主義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的接班人,為社會人才輸入新鮮血液。

三、結論

新疆中職院校德育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不僅體現了對黨的方針政策,更多的是體現了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和在深入淺出的多元教育中,以此增強師生的民族團結意識,構建據有廣泛感染力的社會核心體系。新疆中職院校作為培養新疆各民族輸出型、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基地,在弘揚優良傳統文化的前提下,還應該培養一種創新性的德育課程作為民族團結的依托和奠基。在新疆中職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注重各族學生對本族文化及外來文化的思想認識,引導學生以堅定的立場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堅守新疆中職學生民族團結的陣地。

參考文獻:

[1]胡凱,劉勛昌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研究

[2]艾政文.對新形勢下高效民族團結教育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教育教育途徑必要性
淺論民族團結教育由“宣傳”式向“認同”式的轉換
民族院校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的途徑研究
云南民族學院民族團結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幼兒安全問題與教育策略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討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方法和途徑
西部大開發進程中的民族團結教育研究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