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對策分析

2020-12-23 04:28楊丹
科技經濟市場 2020年10期
關鍵詞:產業轉移吉林省城鎮化

楊丹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產業轉移的相關理論,包括雁行模式和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然后分析了城鎮化的宏觀動力——經濟增長,城鎮化的中觀動力——產業結構轉變,城鎮化的微觀動力——生產要素流動;得出產業轉移可以推動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化拉動產業轉移的腳步,產業轉移與城鎮化在耦合互動中螺旋推進的結論。最后提出了促進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對策,優先發展糧食產業與畜牧比較優勢產業,承接高技術產業、環保產業、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整合區域資源,促進產業和城鎮協調發展,做好城鎮化發展的配套工作。

關鍵詞:產業轉移;城鎮化;吉林省

1 產業轉移相關理論

1.1 雁行模式

該理論指出,后進國家可以通過國外引進這一途徑利用先進國家的技術和資金,同時利用本地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的優勢搶占先進國家的出口地位,從而實現后進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對先進國家的已有產業構成威脅,這種反超現象,被叫做“返回頭效應”。如果后進國家善于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時機,采取可行的產業政策,就能利用后發優勢實現產業結構躍遷,加快工業發展,促進經濟迅速發展。

1.2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理論把決定投資的本素分析三種,分別是:所有權優勢(Ownership Advantage)、區位優勢(Location Advantage)

和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跨國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擁有的優勢種類和數量會發生改變,這就導致跨國企業選擇的產業轉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谠摲治?,最終給出了不同優勢組合下,產業轉移方式的最終選擇。

2 城鎮化相關理論

2.1 城鎮化的宏觀動力——經濟增長

居民的收入水平必然會伴隨著經濟增長而相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旦上升,其需求結構和消費層次也會發生顯著變化。而產業結構的轉變必然會導致生產要素的流動和集中,這一過程表現在空間上就是城鎮化逐漸形成的過程。

2.2 城鎮化的中觀動力——產業結構轉變

城鎮化是個極其緩慢的歷史演進過程,在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每個不同的階段,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動力也在發生變化。無論是在消費商品的種類、數量,還是在消費商品的檔次上,農民的消費需求會持續向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靠攏。

2.3 城鎮化的微觀動力——生產要素流動

從城鄉之間的比較利益來看,農村的農業收入明顯要低于城鎮的二、三產業收入,收入的明顯差異必然會導致城鎮對農村極具吸引力,而農村內部貧困程度的加劇又形成了巨大的推力。因為內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就使得農業部門的生產資料向收益更高的城鎮集聚。

3 產業轉移與城鎮化的關系

3.1 產業轉移可以推動城鎮化的發展

首先,對于產業轉出區而言,轉出區會選擇將一些已經失去或者即將失去競爭優勢的產業轉移出去,這樣就可以釋放更多的資源和空間用以發展高端產業,完成高端產業的集聚,用高端產業吸引高層次的人才,進一步提高城市的規模和品位,最終通過產業聚集的輻射效應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其次,對產業轉入區而言,轉入區可以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有選擇地承接那些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的產業。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配套設施的逐漸完善,人口的集聚效應會逐漸顯現,轉入區內的新增人口會產生大量的消費需求,從而進一步的刺激轉入區內地產、金融、衛生、教育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創建更加舒適的人居環境,穩步推動城鎮化建設。

3.2 城鎮化拉動產業轉移的腳步

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口不斷集中于城鎮、原有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各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必然會導致擴大對生活性和生產性服務的需求。城鎮化建設還可以為投資的企業提供競爭的平臺,吸引更多有競爭力的企業參與其中,同時帶動眾多上下游的生產企業匯聚在一起,形成競爭力更強的產業集聚體,實現第一、二、三次產業的聯動協調發展。

3.3 產業轉移與城鎮化在耦合互動中螺旋推進

城鎮化對產業轉移的拉動作用不僅單純的作用于產業本身,同時還廣泛的作用于伴隨產業轉移同時發生的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流動、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現代的生產理念和現代生活方式等。產業轉移對城鎮化的促進作用也不僅局限于城鎮化建設本身,隨著相繼轉移產業的發展,以及“加速因子”發揮作用后,城鎮化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有所提升。承接地選擇那些能發揮自身優勢的產業進行發展以后,產業結構得到調整,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必然能夠吸引到與其相關的配套產業以及生產服務業共同發展,慢慢形成產業集群。同時,產業轉移的過程還會伴隨著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流動,尤其是現代高新技術的引進,會推動新興產業部門的成立。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城市,通過承接產業轉移,經濟增長迅速,競爭實力增強,很有可能逐漸成為一個新的增長極,從而帶動和促進周邊區域的發展。通過產業互補、產業分工等行式組建關系更加緊密的經濟體,形成城市集群。

4 促進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對策

4.1 優先發展比較優勢產業

糧食產業類,吉林省玉米、大豆目前的發展模式屬于自然資源型模式。從總體上看,吉林省的玉米大豆無公害、品種多、品質優良,屬于天然食品。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糧食品種相繼問世,但是針對產品的加工略顯不足。所以應注重提高其效率,提升其單產來進一步發揮其優勢。針對性地采用“專業品種開發+基地建設+精深加工”的發展模式。通過擴大專業品種種植、建立專業種植基地、加大培育龍頭企業深加工能力,擴大出口提高綜合效益。

畜牧業類的發展,吉林省畜牧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用工業化的思維來謀劃,用市場化的理念促進吉林省畜牧業產品流通。要建設幾個規模性的項目,集聚釋放優勢產能,增強標準化、規?;B殖能力和提高牲畜產品精深加工水平,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夯實畜牧業產業鏈基礎,培育發展具有吉林特色的畜牧類產品,根據需求結構變化調整畜牧產品的有效供給應,全力發展具有吉林特性的畜牧類產業,開發建設經濟增進新空間。依據市場需求,發揮資源優勢,促進發展吉林梅花鹿、蜂、蛙等特色動物飼養業,發展相關產業,升級產業鏈。

4.2 承接高技術產業、環保產業

吉林省在承接企業轉移上,對企業類型的選擇上要有所把控。對那些高科技企業要放低接納門檻,對于重度污染企業的引進要慎之又慎。只有在這樣的原則之下,才能在促進吉林省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除了在企業承接轉移的工作上要堅守底線,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做好日常的環境保護工作,督促污染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建設綠色生態城市。

4.3 統籌城鄉、區域發展

城市帶動農村建設,兩者之間共同協調發展,才符合新時代的城鄉要求。在城鄉發展過程中,政府引導企業到城鎮中去建設,不僅解決勞動力剩余問題,還促進了城鎮的經濟發展。每個城市應該合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特別是那些偏僻的城鎮地區,要想促進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資源利用。政府要做好引導工作,對于相關的政策方面要給予最大的方便,每個地區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承接企業轉移。

4.4 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進程

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以人為本。一般而言,當前主要通過增長極這類實質性基礎的產業中,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將會有很多新型企業入駐進來,進而帶來非常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當然,工人中不只是本地的一些富余勞動力,還包括了外省、外市的轉移人口。正是由于城鄉二元制度的存在,所以城市里面的農民工大部分都還是無法體驗一把市民的待遇,這些曾經付出的農民工卻是被邊緣化??墒且坏┏鞘谐霈F任何問題,農民工群體便刮起了一片回鄉的浪潮。城市出現用工荒,那么任何一項產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都無法實現可持續。為此,政府應該由自身出發,真正為農民工謀福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他們融入這個城市。

4.5 整合區域資源,促進產業和城鎮協調發展

首先,對于城鄉之間的差距要有清楚的認知,城鄉之間的差距只能縮小,并不能完全消失。其次,在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做好環保工作,在承接產業轉移上,同一地區之間盡量選擇同類型的高科技產業承接,形成產業集聚。由此產生的核心競爭力使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順暢,而在城市的不斷發展中,發達的城市經濟使越來越多的產業愿意在這里扎根。城市的發展好處不但體現在城市之間,同時還能帶動周邊的城鎮共同發展,其輻射的范圍會隨著城市的擴大而擴大。城鎮的經濟發展,縮小了與城市之間的經濟差異,實現了城鄉之間的協同發展,促進了整個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此時的政府還要做好資源的分配工作,引導城鄉之間更長遠的和諧發展下去。

4.6 做好城鎮化發展的配套工作

擴寬城鎮化融資渠道,吉林省應利用有效的融資平臺,吸收來自全社會的優質資本投資吉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吉林省應當采取市場化運作方法,充分發揮市場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揮金融領域的積極作用,采用招商引資等措施,豐富融資途徑。將吉林省的山水資源、土地礦產等資源有效的轉變為地方資產,并通過資本的有效運作,轉化為資金,形成政府認可、法律認同的穩定的資金,打開了基礎設施投入的資金渠道。例如長白山以其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和當地的冰雪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成功的吸引了大連萬達集團對其進行投資,并且成功的建立了國際旅游度假區,實現了多元化的資金投入和市場化的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1]康春鵬,齊志強.城鎮化、FDI與經濟增長間關系的實證分析——以北京市為例[J].技術經濟,2013(8):40-46,52.

[2]吳莉婭,顧朝林.全球化、外資與發展中國家城鎮化——江蘇個案研究[J].城市規劃,2005(7):28-33.

[3]尹航.推動和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農民的文化權益的幾點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4(24):32.

[4]彭繼增,鄧偉.FDI、城鎮化與經濟增長互動關系實證分析——以1984~2010年江西省時間序列為例[J].金融與經濟,2013(1):30-33.

猜你喜歡
產業轉移吉林省城鎮化
吉林省教育廳新年賀詞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學之歌
吉林省完成1.4萬公里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
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及關鍵問題研究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對構建新型城鎮化的觀察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