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利用前概念 增強教學有效性

2020-12-23 07:16王光亞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前概念建構主義

王光亞

摘? 要:為了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前概念,將前概念合理轉變為科學概念。

關鍵詞:建構主義;前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正文

人總是帶著歷史的沉淀走向未來,教師不例外,學生也不例外。我們會不自覺地將以往的經驗視作標準答案,從而不自覺的拒絕去修改已有的想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根據自己已往的生活、學習經驗和理解得出的對事物的一種認識,這就是前概念。它源于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直觀感受。學生帶著各種前概念進入數學課堂,影響著數學概念的學習。教師教學的起點,就是要了解學生具有怎樣的前概念,以促使學生的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

具體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就是新授課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或還想知道什么,即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既有積極的成分又有消極成分,且前概念具有廣泛性和頑固性,如果和科學概念一致則有利于科學概念的形成,如果發生沖突,則將嚴重干擾科學概念的形成,甚至造成障礙?!伴L方形的周長越大,面積就越大”等等,這類錯誤的前概念會影響科學概念的學習,會阻撓科學概念的順利形成,它們是學生犯錯的地雷區,是教師教學的挑戰點。教師對前概念不能熟視無睹,更不能武斷否定,要有效轉變學生的錯誤前概念,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比如行程問題中的平均速度是兩個速度的調和平均,不是算術平均。在物理里面,基本量,比如長度、時間等是可以取算術平均的,而計算量,比如速度、加速度等都不能簡單地取平均量。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兩個班組的平均成績,不等于每個班組平均成績和除以2,因為兩個班組的人數不一定是一樣的。例如,一輛汽車給山上部隊送貨.上山時每小時行30千米,從原路返回時每小時行50千米.求這輛汽車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 此題有人這樣解答:(30+50)÷2=40(千米/小時),這種解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求得的速度是速度的平均數,而不是平均速度。一般說來,求平均速度需要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總路程,二是總時間。這又偏偏是本題都沒有的。

比如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對二次函數配方得到頂點式學習的影響。它們都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運算,同時在過程步驟上又容易混肴。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將此一元二次方程化為ax2+bx+c=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把常數項移到等式右邊,再把二次項系數化為1。孩子們通過訓練完全可以熟練掌握并應用其步驟。但這只是表象。當我們學習二次函數配方得到頂點式時問題就出現了:孩子們習慣于移項和把二次項系數化為1,這時候本應該把y=ax2+bx+c二次項系數提出來,再在括號內,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同時減去,以保證值不變。造成這種錯誤的深層原因就是概念不清,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依據的是等式基本性質,而二次函數配方得到頂點式依據的是整式運算和因式分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花大力氣將這類前概念合理轉變為科學概念,這是教學的難點,是學生的易錯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點。如果這類前概念不能很好地實現轉變,不但妨礙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會使后續學習產生新的錯誤概念。

為了保證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前概念,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其積極的成分,消除其消極成分,使學生形成科學概念,從而有效、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猜你喜歡
前概念建構主義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教育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基于“前概念”教學的生態課堂
“前概念”的應用讓化學平衡不再“高冷”
常見初中化學“前概念”成因及轉化對策研究
基于科學前概念的教學設計與操作策略研究
重視科學概念教學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建構主義與高中生物教學
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