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教育階段美育工作的思考

2020-12-23 00:18黃禮忠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態度美育觀念

黃禮忠

摘? 要:本人特對美育工作的思考,作幾方面的分析。主要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對美育觀念、意義的認識;二是美育的必要性;三是教師的教學態度;四是教師對美育工作的思路。并對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說明、論述。最終起到提醒美育工作者重視美育工作的作用,并認真實施。也希望社會大眾多來關心美育工作。

關鍵詞:美育;必要;觀念;態度;思路

簡而言之,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它作為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我認為在今天的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應該可以得到重視,美育的任務應該可以更明確,更有的放矢。因此,做好美育工作是值得我們思考、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了。我以為美育的工作應該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明確美育觀念,以及美育的意義

美的需要在我們人類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我們不可能主觀的把它埋沒或去掉。自原始社會至今,沒有人不需要美。在新石器時代的工具上,就已經發現有刻紋裝飾和圖案裝飾。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刀上面刻有鳥紋。一個彩陶紡輪上會有類似太極的圖案這就是原始先民們出于審美需要而進行制作的有力證明。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也不同程度的的體現著人們對美的需要。例如,唐代的彩陶、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鏤花蓋罐等。在現代人的現實生活中,這種美的需要更強烈。戈布爾說得好:“審美需要的沖動在每種文化,每個時代里都會出現,這種現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人時代?!蔽覀冊谶M行各種物品設計時都要考慮兩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科學實用要素;一方面是審美的要素。它并不只是體現在宏觀的、永久的物質生活上,甚至在微觀的、短暫的烹飪美食中,人們也在不斷的追求審美感受。因此,作為美育者,首要的任務就是把這種美育觀念傳遞給人民大眾。讓大家都知道美在生活中,只要是正常人就應該有審美的需要。這就是美的普遍性。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我覺得美育觀念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二、美育的必要性

在2017版新修訂的《國家課程方案》中美育的必修學分提升到6個學分,可以看到在新時代的教育中美育的必要性已勢在必行。同時新的《美育課程標準》相應配套。學科核心素養在課程標準中被作為重要要求執行。明確提出美育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實際上講的也就是美育的育人意義。我們在對美育觀念和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之后,就可以知道,在人的發展中做好美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美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一朵鮮花、一朵白云、一件衣服、人的體形、相貌、建筑、山山水水等等都能給我們產生美的感受。然而,我們對美的感受并不是只限于視覺上的東西。例如睡覺時做個美夢,失意時得到友人的關懷等,這些精神上的感受也是一種美的感受。

三、端正教學態度

在美育的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影響著美育者的教學態度。一種是受到美育觀念的影響。人們由于美育的觀念不強,對美育很不重視。從而使得美育者的教育思想產生松散、淡薄等情況。在美育過程中,采取消極的態度。另一種是美育條件的影響。這又有幾方面,即教師素質、教學設備等。由于客觀因素,地方上的美育教師素質不高,甚至有些學校的美育實施者根本就是非專業的教師。他們的美育能力很差,對美育并不感興趣。這樣,在美育過程中,就會產生消極的態度。我認為作為美育工作的美育者,首先應該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門科學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態度,認清方向?!奔热灰呀涍x擇了美育的職業,就應該盡職盡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經常參加關于美育專業的繼續教育,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使自己的理論基礎、專業基礎都很扎實,同時豐富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文學修養等。這樣在美育的實施中,就會更得心應手。

四、理清美育思路

<一>美的發現

記得德國浪漫主義劇作家、美學家席勒說過:“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審美教育的任務?!睆倪@一意義上講,美育中的“美”就不只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只是繪畫、雕塑、設計等這樣一個狹隘的“美術”概念。而是包括了許多,甚至是我們的生活、人生追求也算得上是一種美的享受。席勒的這句話,不僅說明了這一點,他還告訴了我們,在審美教育中發現美、找到美很重要。

<二>美的感受

作為美育者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較深、較全面的各方面的認識。同一件藝術作品,有的人能講得很好、很生動、很妙。而有的人卻一點講不出來,或者是講幾句干巴巴的口水話。這就說明了審美需要我們多讀書、多思考、多體驗生活。其次是有了審美感受之后,應怎樣傳達給學生的問題。我認為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最初應該是培養他們欣賞一些藝術作品。主要是從藝術作品的創造者、創作背景、題材、主題、欣賞者的主觀感受等方面去欣賞。

<三>美的實踐

審美需要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在物質質量有了一定的滿足之后(例如,溫飽問題等)這些,審美需要有一個歷史的發生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可以知道審美需要有與人的生存需要相應的層次,也有與人的享受需要、發展需要相應的層次。這種勞動實際上就是實踐。

<四>美的表現和創造

美的表現和創造是美育工作的最高境界。這就要求我們搞美育工作的人必須不斷學習,參加專業培訓和練習。美的創造是以美的表現為前提的。首先必須要學會表現,然后才是進行創造。也就是說創造行為比表現行為要更深入化和個性化。它有作者的主觀思想成分在里面。因此,美的表現和創造是相輔相成、密切統一的。美的表現是美的創造的存在方式,美的創造要通過美的表現體現出來。

總之,真正做到培養我們的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審美感受和審美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陶冶情操和情趣,加強其自身修養,推動和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吳俠.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探索[J].中國文藝家,2020(09):75-76.

[2]? 包敏祥.美育從“心”開始——對高中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20(09):182-183.

猜你喜歡
態度美育觀念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釣魚的觀念
當觀念成為藝術
殷周時期“中”觀念的生成演變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美育教師
態度決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張揚態度
提升秘游逼格態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