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幼兒教師工作

2020-12-25 07:28奚彥靚
幸福家庭 2020年18期
關鍵詞:小班行為習慣幼兒教師

■文/奚彥靚

教師在幼兒園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本著一切為幼兒發展的宗旨,扎實地開展教學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的班級特色,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健康發展。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以供參考。

具備良好的素質

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庇變航逃ぷ鞯奶厥庑砸笥變航處煴仨毦邆淞己玫男睦硭刭|及專業素質。幼兒教師應以“一切為幼兒”作為工作的動力和目標,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煩瑣單調,面對幼兒的各種情況和自身的壓力,部分教師容易情緒化地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幼兒。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協調好自身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管理好自身的情緒并掌握處理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注意自身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除了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幼兒教師還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以真誠的愛、實實在在的行動打動幼兒的心,為開展教學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營造適宜的生活環境

本學期我擔任小一班的教師,對于剛入學的小班新生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難免會產生哭鬧的情緒,對陌生環境會產生緊張膽怯的心理,因此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幼兒行為規范的養成。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學初期我開展了以穩定幼兒情緒為主的教學活動,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制作了精美的教具,采用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充分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分為入園接待、戶外活動、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幼兒進餐、午間活動、午睡、游戲活動、幼兒離園等,我讓幼兒用貼紙標簽的方式認識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讓幼兒養成飯前便后洗手,飯后擦嘴、漱口等良好衛生習慣,并督促幼兒多喝水。我通常以表揚幼兒為主,讓幼兒對自己的表現充滿信心,從而更積極地參與活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重視養成教育和家園共育

幼兒階段是形成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健康、活潑的成長。常規管理貫穿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幼兒教育不僅僅只依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幼兒養成了許多不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要實現家園共育,努力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在家中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幼兒教師應主動聯系家長,及時告知家長幼兒在園的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教師還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發放一些優秀的家庭教育資料等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讓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中得到強化。為了強化幼兒的意識,我班還設置了“我真棒”的評比欄,家長及時反饋給教師幼兒在家里的行為表現,教師則通過貼紅蘋果的方式肯定幼兒在家的優秀行為,讓幼兒體會到表揚的快樂,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己的良好行為。

有效開展師幼互動

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課題,它一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中不斷地發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面對自身職業需求的壓力和外界壓力,為便于管理,有時候幼兒教師會利用自己的絕對權威管教幼兒,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控制、約束,以此來建構自己所想達到的整齊劃一的班級現象,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幼兒教師應注重個別教育,提高自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為幼兒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與幼兒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多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師幼互動。

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要想成為幼兒的朋友,得到幼兒的信任,幼兒教師需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幼兒,用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幼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小班行為習慣幼兒教師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區域活動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護理專業英語小班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