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及預防措施

2020-12-28 00:33高春穎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生化紅細胞標本

高春穎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吉林 蛟河)

0 引言

生化檢驗項目在臨床上是用于診斷多種疾病的依據,有重要價值[1],因此要確保生化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與檢驗結果的準確。但是在現實工作中有很多的因素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進而影響到對患者疾病的診斷。那么本研究主要是探究溶血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并制定預防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本院檢驗科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共計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自愿加入研究中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包括50例男性患者與30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為20-65歲,經過計算統計,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0.14±12.00)歲。納入患者的標準為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標準:患者精神異常不能積極配合本次研究;血脂、血糖指標存在異常;肝腎功能異常。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有4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及方法

患者均在空腹狀態下清晨抽取外周靜脈血6ml,然后分別放在2支真空采血管中。對照組:給血標本實施常規處理,將標本靜置10min,然后實施離心,取其上層非溶血、脂血血清上機實施檢驗。

觀察組:將血標本實施人工溶血處理,把血液標本放在-20℃的環境中實施快速冷凍2h,解凍后震蕩10-15min,將標本進行離心,然后在儀器上實施檢測。應用瑞士羅氏Cobas 6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羅氏原裝配套試劑、校準品、質控品,并且要按照SOP文件對以下項目實施檢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肌酐 (creatinine,CR)、白蛋白(albumin,ALB)、總蛋白 (total protein,TP)、膽固醇 (cholesterol,CHO)、血清鈉離子 (NA+)、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膽紅素 (direct bilirubin,DBI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清鉀離子 (K+)、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CK)[2]。

1.3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實施分析,計數資料應用t進行檢驗,用(均數±標準差)實施表示,最后以得到的P來判定是否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檢驗兩組患者的甘油三酯、肌酐水平,經過比較,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總蛋白、膽固醇、血清鈉水平,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鉀離子、肌酸激酶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溶血現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根據導致其發生的原因可以將其分為體內溶血與體外溶血,體內溶血的產生和患者自身免疫情況有緊密的聯系,患者可能會受到藥物、疾病、人工心臟瓣膜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的外周血液中的紅細胞發生破裂,而這種溶血情況發生的情況相對較少。而在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溶血類型為體外溶血,而這種情況的發生與血樣采集、儲存、運送等因素有密切聯系。由于紅細胞破壞內容物釋放導致血清生化檢驗結果出現偏差,檢驗結果不準進而影響了對疾病的診斷[3,4]。經過檢測,患者的TP、ALB、CHO、NA+紅細胞內濃度較低,在發生溶血后細胞內液稀釋血清,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經過檢測,患者的AST、CK、K+紅細胞內含量驟升,在發生溶血后釋放到血清中使檢測結果顯著高于非溶血標本;TBIL、DBIL檢測試劑和檢測方法因素,有色物質和吸收光譜發生正向干擾,導致檢測結果不斷升高。由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出現的溶血現象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預防措施,主要內容為:

3.1 在對患者實施采血操作階段要十分重視,因為采血是造成標本溶血的主要因素。由于操作出現問題,比如:在抽取血液標本之前消毒酒精未干就為患者實施靜脈穿刺;壓脈帶時間太長;顛倒混勻次數過多且過快[5],造成紅細胞撞擊發生破裂等。對此,要不斷加強對采血人員的專業培訓,嚴格要求其按照規范方法實施操作,進而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檢測水準。采血過程保持動作輕柔;采集后嚴格按操作規程要求,適當顛倒混勻,預防試管中的血紅細胞產生破裂情況。

3.2 在儲存過程中,在采集血液標本后要將血液標本儲存在合適的環境中,長時間室溫保存血液樣本會造成血紅細胞破裂,因此要盡量避免。要將血液樣本及時送檢,在室溫中保存不超過2h,以避免溶血情況出現,提升檢測準確性[6,7]。

3.3 在運送階段,血液樣本運送至實驗室的過程中,需避免對血液樣本大幅度搖晃、傾倒等,預防運送方法不當導致溶血情況出現[8,9]。

3.4 在實驗過程中,實驗室操作階段也是導致溶血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離心速度,以減少血液樣本由于離心速度過快發生血紅細胞破裂問題,進而不斷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10-12]。

總之,在生化檢驗過程中溶血現象是造成檢驗結果不準確的原因之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醫護人員要積極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以不斷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患者造福[13-16]。

猜你喜歡
生化紅細胞標本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豬附紅細胞體病致病機理及中藥防治
鞏義丁香花園唐墓出土器物介紹
高中牛物學紅細胞知識總覽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僑商徐紅巖:生化科技做“抓手”奮力抗疫
終末期庫存懸浮紅細胞引起輸血不良反應調查分析
力量訓練的生化評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適配體在生化分析與生物成像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