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古典詩詞在21世紀信息時代的傳播策略

2020-12-28 01:54梁依杰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現代社會古典詩詞傳播

梁依杰

摘要:古典詩詞是各種中國古代的韻文,如賦、詞、曲等的總稱。古典詩詞不僅僅是珍貴的中華文化遺產,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珍貴的文化瑰寶,穿越數千年歷史,在當代中國啟迪蒙昧的孩童,陶冶人們的情操。然而,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人們更傾向于閱讀娛樂性較強的內容,古典詩詞的傳播面臨著一定的困境。本文分析了古典詩詞的現代意義及古典詩詞的現代傳播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古典詩詞;現代社會;傳播

1 引言

古典文學世界的一顆耀眼明珠——古典詩詞,歷經幾千年的傳頌,在今天仍保持著一定的生機與活力。深入研讀古典詩詞,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古人豐富細膩的情感,也能了解到古代生活及古代社會的特征。同時,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古典詩詞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或批評時政的作用。

在古代,士人沒有統編的教材,只能通過私塾和不多的官學,學習、研究古典文學,他們希望自己能在選賢薦能或科舉取仕中勝出,多數人都抱有一種“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功利心態。古人學習古典詩詞的途徑是有限的,而古典詩詞本身的意蘊也被功利心態掩蓋。此外,多數封建統治者并不重視古典文學的傳播,幾乎不會在國家層面主動推進古典詩詞的傳播。彼時的古典詩詞傳播,主要以民間教育的自然傳播為主[1]。

在民國時期,一些古典詩詞被選入教材,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大量的古典詩詞。自中國步入近代社會,古典詩詞便或多或少地出現在教材中。尤其是近些年,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中,接觸到了大量的古典詩詞。在學習及考試的壓力下,學生們必須大量閱讀、記憶古典詩詞,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古典詩詞的傳播。同時,“熟讀唐詩三百首”也是我國千萬家庭中,少兒的重要啟蒙教育,古典詩詞的自然傳播仍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寫詩詞的人越來越少,按古典詩詞韻律寫詩詞的人則更少。如何做到“兩句三年得”,避免急功近利,主動傳播古典詩詞,是每一位古典詩詞愛好者、甚至每一位國人都應當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深入分析了古典詩詞的現代意義及其傳播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2古典詩詞的現代意義分析

2.1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開闊現代人的視野

古典詩詞不僅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古典詩詞中,蘊含著古人的智慧,深入研讀古典詩詞,有助于我們開闊自身的視野,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朗讀瑯瑯上口的古典詩詞,有助于陶冶人們的情操。傳播意蘊豐富的古典詩詞,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2]。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非???,一些年輕人對中國的傳統習俗知之甚少,這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深入研讀古典詩詞,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斑b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唯有多情一枝菊”,這些優美的詩句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古人睹物思人的憂傷與凄涼,而這正是現代年輕人所欠缺的文化素養[3]。

2.2使現代人心靈得到凈化,回歸寧靜與和諧

在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學習壓力、就業壓力、升職壓力,似乎隨時會壓垮一個個孤獨而無助的個體。他們無法面對內心的沖突,似乎沒有恰當的途徑緩解巨大的精神壓力,只能不斷地尋求感官刺激。古典詩詞中蘊含的智慧,可以啟迪現代國人,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4]。

3在現代社會里古典詩詞的傳播困境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品,而古典詩詞需要以紙質為傳播媒介。許多較為年輕的讀者,不再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古典文學,他們喜歡各種“水煮”“大話”系列的作品,對古典文學缺乏最起碼的尊重,更不愿意花費時間、精力記憶古典詩詞[5]。

4古典詩詞的現代傳播策略

4.1充分發揮電視傳媒的作用

古典詩詞通常是高雅文化的象征。平民百姓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幾乎不會接觸到古典詩詞。電視這一大眾傳媒是普及古典詩詞的極佳工具,許多人都有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通過電視文化類節目,將古典詩詞引進尋常百姓家,是傳播古典詩詞的極佳方式。

電視節目將現代文化傳媒技術應用于古典詩詞的傳播與教化,將經典古典詩詞中的愛國主義、道德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相結合,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嶄新的古典詩詞世界,在整個社會中掀起學習、背誦古典詩詞的浪潮,出現在詩詞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才子才女,也激發了年輕人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

中國詩詞大會便是一個十分有代表性的節目,它不僅促進了古典詩詞的傳播,也讓很多觀眾在收看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古典文學。節目的參與者非常廣泛。節目的參賽者來自各行各業,其中既有王立群、康震等文化精英,也有武亦姝等初出茅廬的高中生,一些參賽者原本是保安、外賣小哥、家庭婦女,他們在舞臺上的表現,宛若一位位風華絕代的詩人。他們腹有詩書氣自華,令人十分驚嘆、艷羨。這樣的電視文化綜藝節目,讓人們深深感受到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一些平凡人的生動演繹,讓高雅的古典詩詞走進了人們的內心,讓普羅大眾也能愜意地感受古典詩詞之美。此外,通過觀看電視節目和參與電視節目,廣大群眾有機會聆聽專家和學者深入淺出地講解古典詩詞之美,因此,此類詩詞類文化節目潛移默化地培養廣大群眾的文化素養[6]。

如今的詩詞文化類電視節目也十分關注現實生活,許多節目組在特殊節日、紀念日,播出了很多特別節目,古典詩詞得以跨越千年,與觀眾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吨腥A好詩詞》在2014年清明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力邀著名歌手于文華深情演唱歌曲《清明》,使節目十分親切感人,此后的“唱詩經”把三千多年前的古老詩篇融進了清新淡雅的現代曲調中,讓觀眾受到深深的感染。過去,每年清明節,各大電視頻道都會推出表現清新春意、寄托故人哀思的特別節目,但大部分節目只是表演歌舞或講述故事,缺乏新意,也沒有體現清明這個傳統節日的特殊性。而《中華好詩詞》節目組找到了詩詞和清明的交集,深入挖掘詩詞的文化內涵,傳播效果極佳。2015年9月,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各大電視頻道的抗戰電視劇、紀念晚會等節目相似性較高,難免使觀眾覺得單調?!吨腥A好詩詞》在當期節目中加入了岑參、辛棄疾、岳飛的古代詩詞,讓電視觀眾從鮑國安、侯勇等電視演員朗誦的詩詞中,感受到了跨越千年、綿延不斷的愛國情感。改編自古詩的歌曲《木蘭詩》以及現代革命愛國歌曲《南泥灣》《我和我的祖國》等,也讓傳統詩歌與當代歌曲在舞臺上交相輝映,體現了節目的文化氣息和現實感,把珍愛和平、建設祖國的主題體現得淋漓盡致[7]。

在推出詩詞文化類電視節目時,我們應當充分借助全媒體時代的傳播優勢,形成電視、網絡、手機、書籍全面的傳播網絡,讓節目的影響力更為強大。在播出節目前,可以展示海選的花絮,讓人們對節目的播出更加期待,令沉浸在單純追求感官刺激的快餐式節目中的觀眾耳目一新。此外,應當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本省的優秀詩歌文化,選擇恰當的節目主題,向電視觀眾宣傳了獨特的地方文化,還使節目更具地方特色。同時,應在各大視頻網站隨時更新最新的節目內容,在微博、微信平臺上發布和節目相關的資訊,鼓勵觀眾積極參與相關活動,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強化人們對古典詩詞的內容及其含義的記憶。同時,也可以在節目播出后出版相關書籍,匯總比賽的題庫,并附上詳細的解答和分析。此外,還應在書中加入相關詩詞的注釋,以及選手與詩詞的故事,實現現場感與學術性的統一[8]。

詩詞文化類電視節目可以讓詩詞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使人們受到詩詞的感染,真正學會欣賞詩詞之美。在推出這類節目時,應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這也是傳統詩教的重要特征。從孔子與弟子討論《詩經》時的相互啟發,到唐代舉子學詩以求官;從盛世詩人感時傷世的比興寄托,到亂世仁人志士心憂天下的濟世情懷,詩詞始終來源于生活對生活的感悟,它們必須走向生活,走向最普通的百姓的生活,才能永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2堅守祖國文化認同

堅守祖國文化認同,保持文化自信,才能開辟未來。我國有著五千多年輝煌燦爛的文明史,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傳承著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使得中華文化始終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中國是詩的國度,從詩經、楚辭、樂府詩、唐詩、宋詞,都蘊含著中華文化之美,中國詩詞文化的歷史十分悠久,才華橫溢的詩人與詞人,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寶藏。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堅守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是保持文化自信的根本。只有讓每一個人認同祖國文化,才能讓古典詩詞在這個喧囂的時代生生不息[9]。

4.3推動文化交流

今天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文化在世界上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如果照搬西方文化模式,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很難提高。不應封閉保守,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文化交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未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將更加緊密,這就要求國民不但要了解《荷馬史詩》,更要領會《唐詩三百首》等古典文學作品的內涵,讓世界認識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絢爛多姿的中國詩詞文化??梢酝ㄟ^創辦孔子學院等方式,傳播中華文化,讓瑯瑯上口的古典詩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文化的交流。推動文化交流,是促進古典詩詞傳播,傳承中華文化的最佳方式,唯有不斷交流,求同存異,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顯示出我們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10]。

5結語

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在今天仍保持著一定的生機與活力。然而,在當代中國,古典詩詞的傳播卻面臨著一定的困境:人們更傾向于尋求感官刺激,觀看各種夸張的視頻及節目,閱讀淺顯易懂、娛樂性較強的內容。如何利用當下的條件對古典詩詞進行有效傳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思考,隨著科技的進步,古典詩詞的傳播必需克服種種困難,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深入研究古典詩詞的現代傳播策略,有助于提高古典詩詞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精神。

參考文獻:

[1]張秀娟.大眾傳播語境下流行歌詞的古典回歸[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杜少靜.自媒體時代古典詩詞傳播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10):1-4.

[3]蔣昕宇.古典詩詞與現代傳媒的聯姻:淺談詩詞文化類電視節目[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9(02):144-147.

[4]李遠城.模因論視野下中國古代詩詞在現代的傳播[J].現代交際,2014(12):38-39.

[5]趙穎.簡析現代文化背景下古典詩詞的傳播[J].視聽,2014(01):94-96.

[6]孫文.電視詩詞文化節目與高中古典詩詞教學改革[D].河北師范大學,2020.

[7]鄭滿生.電視文化節目對全民閱讀的影響——以詩詞類節目為例[J].新聞戰線,2020(06):101-104.

[8]張晴.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傳播特色研究[D].河北大學,2018.

[9]陳軍軍.淺談古典詩詞的現代傳播[J].文學界(理論版),2010(11):259.

[10]劉峰峰.蘇軾詩詞古今傳播方式簡論[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10):59-60.

猜你喜歡
現代社會古典詩詞傳播
現代教育的缺失
現代教育的缺失
古典詩詞在廣告文案寫作中的運用探討
趣從詩中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