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主體精神的中西方現當代藝術

2020-12-28 01:54應穎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應穎

摘要:二十世紀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都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重要變革,中西方的美術也反映了這個時代極其復雜、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極為深刻的哲學思考。在這些作品中,通過多角度對“人”的刻 畫,對藝術精神中所隱含的無窮魅力進行了探索與追求。二十世紀的美術開辟了藝術的新領域,開啟了新的視覺篇章。

關鍵詞:西方;中國;人;主體精神

一、西方

1、二戰前:現代主義

西方現當代藝術,其一為二十世紀初至1945年二戰結束的美術,被稱為現代主義,此時的畫壇流行“繪畫不做自然的奴仆”、“為藝術而藝術等觀念”,拒絕古典主義學院派的主張,追求表現自我,“注重用形式表達思想”,強調人自身的創造價值,產生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

《阿維農少女》是畢加索第一幅具有立體主義特征的作品,通過描繪巴塞羅那阿維農街的妓女,表現關于性、生命本能、死亡的威脅和原始主義的主題。畫面上分隔開的塊面組合是五個裸女形象。中間兩個裸女看上去比較寧靜,女人體依然參照傳統藝術中理想化的斜倚維納斯的造型。她們的身體似乎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從畫中看到身體的部位,原本只有在不同時間、不同角度才能看到,此時傳統繪畫中的空間和結構完全不存在了,西方傳統古典美與和諧理念被徹底背離,展現了一種時空交錯的新的表現方式。畢加索通過在畫面上增加時間維度和多繪畫空間,開辟了視覺上的創新,同時也標志著現代藝術的開端。

2、二戰后:后現代主義

二戰后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此時的美術從之前的極端的自我轉向相對的客觀,由個體制作轉為大量生產,主張藝術平民化,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產生了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觀念藝術、新表現主義等流派。

《瑪麗蓮夢露雙折畫》,是安迪沃霍在這位好萊塢女星自殺后創作的。他捕捉到了當時媒體的狂熱氣氛,用消費社會常見的展示方式客觀地呈現了這一事件的悲劇性。沃霍選擇了瑪麗蓮夢露的一張宣傳照片,它并不反映這個好萊塢女影星本人的性格特征,對于觀眾來說,這只是一個招牌,一張面具,好萊塢這個大工廠生產的一件標準產品。這張雙折畫的一半是金色、光彩照人的夢露,而另一半是黑白的,模糊不清的夢露,一半在消費主義的光環下,一半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

《我愛美利堅,美利堅愛我》,是博伊斯的個人行為藝術表演。他身裹氈布,揣著一個手電,露出一根拐杖,與一只荒野狼共處一室,與狼相互窺視,時不時敲打脖子上的三角鐵。三天后他還是身裹氈布離開。符號的力量在這件作品中被高度集中地運用,顯現出獨具魅力的宗教活動,在與傳統概念中神圣動物接觸中,尋找動物和人可能有的交融點。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口號,希望每個人都釋放自己的藝術創造力,讓藝術創作成為一個改變社會的行為。為此他創造了一種被稱為“社會雕塑”(行動雕塑)的行為藝術。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后的藝術,被稱為當代藝術時期,它在上一時期美術特點的基礎上融入了政治因素,關注身份、性別、種族等問題,產生了新表現主義、新具象藝術、女性主義、多媒體藝術等流派。

《晚餐》是朱迪芝加哥最著名的作品,她把39位值得紀念的女人安排在三角形餐桌的榮譽席位上,每邊13人,與《新約圣經》中最后晚餐的人數相同,仿佛是女性主義的最后晚餐。在《晚餐》中央的白色瓷磚地面上,刻有另外999位有成就的女人的名字,象征著這39位晚餐嘉賓的榮譽建立在其他女人的成就之上。每個位置前都有一套相同的餐具和酒杯。在巨大瓷盤、餐巾上描繪著與每個人獨特的生平事跡和文化貢獻相匹配的圖像。每個盤子都刻有蝴蝶和女性特征的圖案,象征著女性的性別權利和自由。每一塊餐巾布上都用刺繡、針織、玻璃珠、拼貼等女性擅長的傳統裝飾技巧來裝飾,以顯示女性特征,突出女性在歷史上的貢獻和成就。朱迪芝加哥希望建立起對女人和女性藝術的尊重,創造出一種新的、能夠表達女性自身經驗的藝術。

《掛著獅子圖掛毯的憨夢》,畫面上是十足肥碩的身軀,是毫無骨感的肉體,而這樣的肉體緊密地將多個身體局部聯接在一起,拓展了原有的體驗,甚至否定了原有體驗。這樣碩大的體型可以使人想象到一切壯觀的東西,比如火山口,比如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佛洛依德是新具象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以冷靜和犀利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對象,描繪周圍親近人物的裸體形象,兼具攝影似的特寫鏡頭與古典美學。

二、中國

1、1840——1949:近現代美術

自1840年中國封建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解體,封建統治日趨崩潰,文學藝術不再受其操控和影響,美術的新生機由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帶來了,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美術取代了以往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美術。沿海城市的出現與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科學技術的發展,都促進了新美術市場的形成,出現了上海畫派、嶺南畫派,中國畫學研究會等新美術。

《酸寒尉像》融合了傳統的沒骨畫法,造型上又參考了西洋畫,筆墨簡逸放縱,設色淡雅,淺描淡染,輕松而又活潑,頗有水彩畫的意味。其肖像畫,即淵源于其父民間寫真術,又繼承了曾波臣一派先畫墨骨然后敷彩的畫法。思想內容通俗易懂、清晰明確,反映出他的樸素情感。任伯年的繪畫風格,反映出清末中國社會發生變動后,文人畫與民間美術日益結合,市民階級對繪畫的審美要求更為雅俗共賞。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生發出對美術變革的要求。美術逐漸走向為人民服務、爭取人民解放的革命美術的道路。為了宣傳抗戰的需要,無論是何種派別或持何種藝術觀點,美術家都自覺地以為抗戰和救亡做貢獻為己任為首要任務,因此美術作品均采用寫實的手法宣傳抗戰。

蔣兆和《流民圖》,是1942年至1943年創作的巨幅長卷。這幅畫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的滄桑老人,他身邊還有一位奄奄一息的臥地老者,被一個牽驢人和三位婦女圍著,手足無措。再往左,是抱鋤的青年農民和他的家眷,母親抱著她死去小女兒,老人在空襲中捂著耳朵,婦女、兒童抱在一起,望向天空?!读髅駡D》約26米,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表現出各階層的驚恐、憤怒、無奈、流離失所、忍饑挨餓的痛苦。

滑田友《轟炸》,是滑田友在抗日戰爭時期于法國創作的。1937年,他聽到上海、南京被炸的消息后,在巴黎開始創作構思《轟炸》。1939年完成立體構圖稿。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入侵巴黎時,他將圖稿藏在地下室煤堆中。該雕塑1946年完成,從雕塑藝術的角度看,一個母親懷抱嬰兒,拉著一個幼童的狀態,大膽地用傾斜的人體構成視覺上的沖擊,同時又將人物對恐懼的反應表現的恰到好處,讓觀眾對人物所處的危險境地產生出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這三個人物年齡不同,動勢不同,表情也不同,但同時都表現出他們在敵機轟炸下的驚恐、害怕的心理活動,揭露了戰爭對中國人民的殘酷傷害。從這件作品中,可以很明確的看到雕塑家比較注重對中國傳統雕塑造型特色的把握,單純、質樸、概括、深沉?!掇Z炸》是在提煉取舍中既不失西方寫實精髓,又強調中國神韻的創作。

2、1949年建國后:中國現代美術

建國后,文藝界開展了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美術的談論和思考,明確了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社會現實主義文藝觀,這樣的觀念方法使得美術形成一套完整的歷史作品創作模式。

董希文《開國大典》,描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該作品采用寫實手法,又大膽進行了藝術加工,沒有嚴格按照西方寫實繪畫的要求,強化了畫面主題和整體的需要,適用于廣大中國觀眾的審美情趣,具有較強的裝飾性與抒情性,是具有紀念碑性的大型歷史畫。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國家級的公共藝術,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匯聚了一大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建筑家、藝術家,代表了新中國紀念性建筑與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度嗣裼⑿奂o念碑》樹立于北京天安門的廣場中心,莊重雄偉,具有中國獨特的民族風格?!度嗣裼⑿奂o念碑》呈方形,共有8塊浮雕,分別是:《虎門銷煙》、《太平天國》、《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長江》,創作者有曾竹韶、董希文、滑田友、吳作人、王臨乙、嚴涵、劉開渠等。

“文革”結束后,一些美術作品從原來的英雄主義、理想主義脫離,逐步轉向悲情現實主義與平民主義,轉而描繪大時代里普通人的命運,這個平凡的世界開始被藝術家們重新審視與探索。種種跡象表明,一個“人”時代已經開始,對國家符號的崇拜逐漸削弱,藝術家們發自內心地轉向了對于普通社會人生百態的關注。

羅中立《父親》,吸收了超級寫實主義的手法,這是60年代西方流行的繪畫方式?!案赣H”的形象被放大描繪,表現中國農民的艱辛與勤勞。畫中人物頭裹白布,雙手端著水碗,“父親”的臉由于常年陽光照射,滿臉黝黑,臉上的皺紋深似刀刻,眉弓上的汗珠清晰欲滴,眉弓凸出,眼窩深陷,眼睛因陽光照射幾乎睜不開,鼻梁高挺,鼻翼寬厚,還有鼻梁右側粗黑大顆的苦命痣,門牙僅剩一顆,嘴半張,干裂的唇與端著的水,形成呼應,似乎這老人剛經過一陣辛苦的勞作,口干舌燥,正想端著水喝。背景用金黃呈現土地原色,畫面的空間感加強,體現了純樸憨厚的普通農民形象。

陳丹青《西藏組畫》,受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油畫影響,放棄了當時流行的強調主題性和思想性的做法,以寫生般的直接和果斷,描繪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藏民不再是載歌載舞的宣傳符號,民族其更為內在的精神空間,是以一種相當純正的油畫語言表達,呈現出一種深沉、厚重的文化載體?!赌裂蛉恕访枥L了一對擁抱的情侶,男人僅露背影,右手裸露在外,強悍有力,女人面露羞澀,動作笨拙,呈現可親可信的日常生活,非常態的元素賦予整幅畫面呈現與眾不同的美感,語言轉換自然清新,又恰到好處。

“85新潮”可看作西方藝術植入現代中國的典型現象,這時中國美術試圖學習西方現代哲學和先鋒派藝術,試圖將中國的思想精神和藝術提高到現代的世界水平,其實質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是人內在思維的深度挖掘,是猛烈反叛藝術長期作為政治化、工具化和實用化的外在反映。

張培力《仲夏的泳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保持半具象半抽象的形式,幾何形的色塊與泳池之外大塊面單色背景,讓整幅畫面充滿了異度空間感。有異于現實生活的新空間被藝術家在畫面中創造了,他們將現實冷漠化,表達一種憂郁和沉思的情緒。

總結

《阿維農少女》打破了傳統繪畫空間,沖破了時間的維度;《瑪麗蓮夢露雙折畫》用商業手段引導美學思想,暗示著藝術品畫廊與藝術市場之間的關系;《我愛美利堅,美利堅愛我》用全身動作表現意識和精神;《晚餐》用新的表達方式,突出女性在歷史上的貢獻和成就;《掛著獅子圖掛毯的憨夢》在傳統繪畫的回歸中尋找到新語言。

《酸寒尉像》符合市民階級的審美需求;《流民圖》和《轟炸》用繪畫和雕塑的方式,明確了抗戰美術的服務對象和發展方向;《開國大典》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以富有裝飾意味的紀念碑性的語言表達大型歷史場面;《父親》和《西藏組畫》以現實主義精神對傳統風格重新梳理;《仲夏的泳者》用冷峻的色塊,表現對現實的冷漠和內斂的精神氣質。

中西方均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了不同時期人的主體精神,這是藝術家們觀念物化的結果,同時也展現出藝術精神中所隱含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美術簡史》(新修訂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 編著

[2]《外國美術簡史》(增訂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 外國美術史教研室 編著

[3]《外國美術史》李建群 邵亦楊 主編

作者簡介:應穎(1984.8—)女,民族:漢,籍貫:浙江寧波,畢業學校:中央美術學院(2007級碩士),職稱: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材料與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