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研究

2020-12-28 01:54王翠花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道德與法治小學

王翠花

摘要:伴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也為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分析了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呈現的新特點,指出了當前該課程的核心理念以及教學基本現狀,并從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優化課程實施體系、注重法治意識培育等方面,就新形勢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路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道德與法治》課程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它以立德樹人為主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全面普及法律常識?!兜赖屡c法治》課程在培養小學生道德素養的同時,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眾所周知,教育應以德育為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督逃恼撌觥k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也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泵鞔_培養什么樣的人是國家所需、社會所需,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根本任務。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加強《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堂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一、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呈現的特點

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新課程標準與課程教學大綱密切融合,實現了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相統一。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原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點是普及憲法相關知識,培養小學生逐漸養成遵紀守法的意識以及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促使學生具備正確的誠信觀念與規則意識。此外,對小學生針對性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基本交通規則等,引導其了解大自然、愛護自然界的動、植物,逐漸養成保護生活環境、節約能源的行為習慣。二是基于小學生生活基礎,根據其發展需要,確立核心教學目標。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一般都是先從關注學生生活開始,其教材編寫結構延續了“上學—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基本邏輯,引導學生從適應學校生活開始逐步建立起道德與法治的基本觀念。課程語言基本都是基于兒童語言的角度出發,用“童言童語”來描述道理,利用孩子喜歡的、“圖文并茂”的方式開展學習教育活動。

二、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布局相呼應。道德和法治是維護國家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武器。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對社會治理來說,道德的教化與法律的約束缺一不可。法治興,國家興;法治弱,國家亂。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離不開法治的強力支撐。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理念堅決貫徹了“從娃娃抓起”的基本原則。教育的根本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全人格。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含了豐富的教育事例,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勤、勞、耕、讀”等方面,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形勢,逐漸與世界性學校德育變革相接軌。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一般都是先總結知識點,再憑借技能引領和案例分析,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具體到實際課堂中,從實際生活中融入教學案例,確保學生更直觀地學習道德法治知識。此外,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全面貫徹“教學合一”的理念。其課堂教學注重以學定教,教材堅持主、副本相結合,促使教師利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教學;課堂中注重以教學為軸,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常與家庭教育、班級活動等靈活結合,注重強調課堂的時效性;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根本目的,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強調拓展學生的視野,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理念。

三、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的基本現狀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學校針對學生開展的法治意識培育活動,諸如法治知識競賽等逐漸進入課堂和教學規劃。學校宣傳欄、主題班會等也越來越多地涉及道德與法治的內容。整體上來看,當前小學對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有較大提升。針對小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內容也更加多樣,新版教材也進一步擴充了法治知識的內容。在多重措施的保障下,小學生法治意識相比傳統教學有了明顯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與不足。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目標落實不夠到位

《青少年法治大綱》明確提出了培育小學生法治意識的教學目標。但據調查,很多學校的任課教師不是本專業的教師,且身兼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由于教學工作任務比較繁重,部分教師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缺乏深入研讀。部分教師缺少系統、專業的培訓學習,沒有建立起科學、豐富的知識結構,導致授課時對法治知識內容的講解出現概念模糊、知識不夠透徹等問題。部分教師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也沒有做出合理判斷,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

教師要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必須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學情,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當前,部分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仍然延續著“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耙哉n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缺乏了對學生主體性的認知,不能根據學生的需要授課,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耙越處煘橹行摹钡慕虒W方式,則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新課程理念下,《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要不斷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摒棄“填鴨式”教學,在課堂上要基于學生為中心開展富有趣味性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反饋評價實效性不高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作業較少。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一般不會專門分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其他“主科”上。眾所周知,課堂作業及反饋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延伸,而作為獨具思想性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反饋評價的實效性則顯得更加重要。從《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際特點來看,其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品行于法治意識。但這種目標是難以量化考核的,這也導致該課程的教學評價難以操控??傊?,諸多原因導致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缺乏有效的教學反饋評價機制。

四、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路徑策略

(一)不斷革新課堂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教學實施過程的主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教師的執教水平。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一是要深入學習,不斷革新教育教學觀念。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課堂教學中的陳舊觀念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形勢,更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要緊隨新課改潮流,不斷深入學習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不斷強化基礎理論知識,及時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情感體驗與價值觀培養,努力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加強對學生智能發展的培養,有效利用課堂內的積極互動,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其積極思考,并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二是要加強磨練,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技能。首先,要做好課前的“備課”。好好備課,才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教師精心備好課,要從教材、學情和教法三方面下功夫。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新編教材內容、編排、方式等方面變化明顯。教師要積極利用閱讀參考書、上網查閱資料等途徑鉆研教材,挖掘課程內容的本質,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以此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只有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加具有針對性。備好教材之外,教師還要認真研究學情,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再細化一點來說,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內容,選用適宜的教學流程及教學方法,努力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此外,教師要認真準備“教法”,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課前的準備、預習一級課堂學習活動等。

(二)全面優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實施體系

要優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實施體系,務必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課前導入環節。課堂導入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兜赖屡c法治》課堂導入應當具有針對性、新穎性和趣味性等。通常來說,小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比較薄弱,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重點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因此,在課程導入的時候,可以基于此設置具有“問題特色”的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二是要努力打造具有民主、和諧氣息的的教學氛圍。新課程改革注重倡導學生要在課堂教學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所以說,教師應當積極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權威性主導地位的角色,要重新構建能充分體現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時代師生關系,從而打造出更好的教學環境。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只能被動聽課、記筆記、做題,而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自身的定位。教師要明確自己是學生學習指導者和協助者的地位,摒棄決策者的錯誤觀念,切實開展課堂教學。教師還要基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基本性質、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有效開展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認真愛護和對待每一位學生。三是要注重課后的反思性教學。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必須要學會教學反思。因為,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的思考及再認識的過程。在反思中,教師可以更加真實地發現自身的教學問題,從而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教師既要認真反思教學過程,也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反思,同時要確保反思形式的多樣化。

(三)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實效性的重點在于培育學生的法治意識。一是要注重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目標的層次性。小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目標主要包括:了解憲法和法律常識、建立對憲法的法律地位和權威的初步認知、初步形成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形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雖然要求的目標比較明確,但具體到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具體到小學各年級的階段性目標時就變得比較模糊了。對此,很多教師不好把握或者把握不準確,導致培養目標方向有所偏離。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齡特征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法治意識培養目標按層次、由淺入深地推進。比如,對于低年級的目標設置要簡單、明了和淺顯,合理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組織教學。此外,在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時要盡可能地貼近實際生活,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外出實踐或者研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真正的了解法治知識、掌握法治內容。二是要推進法治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教師要對創新課堂講授法。課堂講授內容應立足科學性、思想性,注重啟發學生的學科思維。比如,在講解《上學路上》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邊唱邊講、邊講變演等多樣化形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此外,教師要多探索、采用“問題探究法”“案例教學法”“實踐學習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章樂.道德教育與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兼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道德教育與法律教育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19(04).

[2]司桂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

[3]李小海,馮燕.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

[4]楊桂芹.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0(06).

[5]馬秀娥.關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03).

猜你喜歡
新課程理念道德與法治小學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探析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游戲化教學探析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