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教育原點:小學在線教學的成效、問題與未來走向

2020-12-28 02:38寧本濤高欣秀
中國電化教育 2020年11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在線教學有效性

寧本濤 高欣秀

摘要:我國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后,近三個月的大規模在線教學成為各地教育部門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首選方式。該文對我國六省市地區的近7萬名小學生、小學生家長和小學教師展開了實證調查,通過分析發現小學在線教學解決了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這一現實困境,的確具有一定成效,但由于小學生自律性差、教學平臺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良莠不齊等原因使得我國小學在線學習的成效不容樂觀,更不能夸大。從教育原點視角審視了小學大規模在線教學引發的深層社會問題、對教師、學生、家長帶來的壓力挑戰、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及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效銜接不足等問題。該文提出持續加強鄉村弱勢地區小學網絡數字資源建設,大力提升教學主體的信息融合素養,進一步加強基于信息化的家校合作關系,構建“互聯網+”的網絡化健康教學環境,將線上教學和線下學習有機融合、激發學生學習內動力的高效融合教學改進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在線教學;有效性;教育原點;五育融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2020年新春來臨之際,我國多地區集中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國家教育部響應全國嚴防嚴控的管控措施要求春季開學后各級各類學校延遲返校開學[1]。規?;诰€學習成為各地教育部門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首選方式,而近三個月的在線教學作為新型的教育方式既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巨大的挑戰[2]。小學生作為幼齡兒童群體,相比之下學習自主性較差,那么大規模小學在線教育真的能夠起到和線下課堂教學一樣的學習效果嗎?居家在線教學是否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其成效表現在哪里?弊端又在哪里?小學在線教學能否成為一種教學新常態?后疫情時代課堂教學質量的改進又該如何進行?基于這些問題,本研究團隊近期抽樣調查了我國江蘇省、河北省、山東省、安徽省、上海市和重慶市小學在線教學情況,分別對小學生、學生家長和小學教師展開了問卷調查,回收到有效學生問卷32635份、家長問卷32928份、教師問卷3277份,旨在通過對小學在線教學的有效性及其問題的調查分析,為未來在線教學融合發展與轉向提出改進建議。

一、樣本描述

此次調查涉及的學校有94.45%是公辦學校,5.56%是私立學校。教師樣本中,男教師916名,女教師2361名,以26-30歲的青年教師居多,中級職稱的教師占總教師人數的一半以上。教師的學歷構成以本科為主,占比多達80%以上,高職高專和碩士學歷僅而次之。學生樣本中,男生36414人,女生16221人,以城市地區的學生居多。家長樣本中,有14373位是男性,18565位是女性。親屬關系以父、母親的家長樣本居多,母親的比例達到66.06%。家長的學歷構成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初中及以下、高職高專和本科,家長的工作單位以在私人企業工作的人數居多。

二、小學大規模在線教學調查結果分析

(一)小學在線教學實施基本情況

1.小學在線教學基本實現全覆蓋

數據調查顯示疫情期間六省市99.24%的小學生全部開展在線教學,其中有47.42%的學生除了接受學校安排的在線教學以外還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只有0.76%的學生完全居家自學,沒有開展在線教學。小學在線教學實施過程中,64.14%的老師采用直播上課,27.61%的老師采用直播與錄播相結合的方式上課,說明大部分小學教師在在線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傾向于選擇自己授課的方式。在網絡教學資源如此豐富的當今時代,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出了小學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教學平臺的選擇上,調查數據顯示釘釘、騰訊課堂和騰訊會議是使用率排在前三名的教學平臺,占有比例分別為35.89%、30.82%和27.18%。

2.小學教學工作進展基本正常

居家在線教學模式雖然拉遠了老師和學生的空間距離,但這并沒有對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造成太大影響。調查數據顯示81.71%的小學生他們的所有課程都是通過在線教學的方式開設,其他學生只開設了部分課程或者語文、數學、英語等核心課程(如表1所示),學生平均開設在線課程門數為5門。這是由于一方面部分低年級的小學生還不能熟練操作電子設備,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才能參與到在線學習中去,而學生家長白天要工作,只能在晚上下班時間陪同孩子學習,這使得低年級學生在線上課時間減少;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學校和家長考慮到長期注視電子設備會影響孩子視力,所有只選擇上重要的課程。

3.教學工作量基本適中

疫情期間,我國小學的在線教學工作量較為適中。教師平均每周代課量為5.45節課,學生平均每周學習課時數達到27.6節課。由于學生可以共享網絡教學資源,可以將多個班級整合起來,使得教師的教學課時量還略有降低,但是對于在線教學而言,教師的備課工作要比平時更加詳細具體,近80%的教師表示在線教學期間的備課工作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總體來看,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工作量基本適中,并且基本可以實現教師專業化教學。統計發現只承擔1門課程的老師比例達到77.95%.承擔多門課程教學的老師比例偏少,而且40人以上的大班教學班級比例達到68.63%。

4.小學教學實踐活動實施基本順利

根據表2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到,疫情期間6個樣本地區小學的教學實踐活動實施情況基本順利,與平常時期的教學實踐活動的比例大體上接近。雖然有93.4%的教師表示自己曾經沒有在線教學的經歷,但是有82.55%的教師都認為自己還是比較習慣在線教學這種模式,認為在線教學導致和學生互動情況不好和不太好的比例僅為6.44%。

(二)小學大規模在線教學的滿意度

1.小學教師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

為了深入了解教師對在線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情況,本次調查涉及了“我對線上教學的網速、我對線上教學中對學生展示教學資料的形式、我對線上教學軟件的操作方式、我對自己掌握線上教學軟件操作的能力、我對學校關于線上教學的具體指導意見或要求、我對學校向學生開展的網絡學習指導工作、我對學校關于在線教學工作給予的幫助、我對學校在疫情期間安排的工作量、我對學校關于線上教學質量的管理、我對在線教學當前使用的教材”等一系列問題按照很不滿意、較不滿意、中立、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分別對應賦值為1-5做了滿意度統計分析[3],發現對上述問題持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態度的教師比例均在60%以上,其中“對線上教學的網速”滿意度得分最低為2.73,所有問題的整體滿意度平均得分為3.02(如表3所示)。說明教師對在線教學實施相關方面的條件保障相對較為肯定,也正因為此使得小學在線教學的進展能夠順利進行。

2.小學生對在線學習的滿意度

此次全面開展的在線教學對學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在學習過程中,盡管有80.12%的小學生表示自己較為習慣在線教學這種模式,但是58.17%的學生還是認為在線教學對學習進度會產生影響。與在學校的現場教學相比,83.77%的同學依然喜歡現場教學。對于在線教學的效果而言,認為教學效果非常好和很好的學生比例一共達到61%(如下頁圖1所示)。

3.小學生家長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

對于此次在線教學的全面實施,80.79%的學生家長對施行在線教學投贊成票,78.39%的家長能夠做到陪同孩子一起在線上課,但也有80.62%的家長認為在線教學對保證教學質量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67.09%的家長表示如果不監督孩子會借學習的機會參與其他網絡娛樂活動,學生目前還不具備較強的自覺學習意識。在調查中以家長對在線教學效果的滿意度依然按照很不滿意、較不滿意、中立、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分別對應賦值為1-5,計算得出家長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得分為2.98。

(三)小學大規模在線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1鄉村地區不能有效保障在線教學的實施

本次調查了解到有0.76%的學生沒有開展在線教學,而是居家自學狀態。從地域分布來看,這極少部分的學生主要分布在鄉村地區(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沒有學生居家自學,其他城市、城鄉結合部、縣城(鄉鎮)和農村地區居家自學的人數比例逐漸遞增,分別為0.14%、0.48%、0.91%和1.63%。這說明越是經濟水平發展較慢的鄉村地區,在線教學工作的開展越受到一定阻礙,這與鄉村地區網絡資源建設相對落后有很大關系[4][5]。

2.多數學校不能有效開展教學評測

在學校教育中,教學評測是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與問題,按照一定的方式,對應試者的知識、技能等進行測量與評價的過程。在當前全面推廣在線教學的形勢下, “停課不停學”只能有效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尚且不能有效實施考試等測驗活動[6][7],統計結果顯示65.79%的教師表示所使用的在線教學平臺無法正常組織教學考試,即使能落實的考試也是采用網絡平臺已有的在線測驗試題,而不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所制定的考試題目。

3.學生學習易產生疲勞感、怠慢感,積極性整體有所下降

由于在線學習的環境特殊,沒有教師和家長的及時督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統計發現教師認為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好的占6.9%、不太好的占27.74%、一般的占到52.7%。調查時有51.48%的教師選擇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有時會產生學習怠慢感,41.62%的老師選擇學生經常會產生學習怠慢感。學生學習10分鐘會產生學習疲勞的占8.94%,學習15分鐘會產生學習疲勞的占17.36%,學習20分鐘會產生學習疲勞的占34.57%。這一現象說明在線教學脫離了學校師生面對面現場學習的教學情景,使得學生主觀的學習積極性整體有所下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教師和家長在日常沒有重視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的培養問題。

4.小學大規模在線教學的真實發生及可持續效果欠佳

在線教學中,雖然對學生開展教學評測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部分教師還是會采用已有在線測試的網絡資源對學生實施測試,教師普遍反映測試結果與以往學生在校期間的測試成績相比有一定的下滑。統計發現學習成績有很大下降的學生比例占4.36%,有一些下降的81.42%,而有一些提升和有很大提升的卻只有5.37%和0.73%。學生成績的整體下滑與學生學習自主性差和學習態度有所怠慢有直接關系,而且教師被隔離在屏幕之外,很多時候也無法給予學生直接有效地教學輔導。

三、回到教育原點的小學高效融合課堂教學改進建議

在混亂焦灼的庚子年,世界風云變幻,暗潮涌動技術主導的一切皆變,唯人和人性的進化緩慢。我們需要跳出技術看教育,跳出知識看教育,跳出管理看教育,重新審視教育的原點在哪里。

(一)回歸教育原點

季節流轉,歲月輪回,無論人世如何變遷,萬物都在遵循自身的規律向前發展。我認為教育的基本規律或原點就是人和人的(主要指教師和學生)解放,即教育的根本問題就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和如何培養人。每當人類社會的轉型期,人們總是希望通過教育,建設一個美好的新社會,因為,兒童的眼睛是照亮世界的最后一盞燈。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講話,為基礎教育如何通過“五育”并舉、融合育人,高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個根本問題指明了方向[8]。2019年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促進“五育”的有機融合[9]。

所謂“融合”,是指通過不同事物要素或活動之間相互融入、滲透,最終生成一個新的有機整體。 “五育”融合不是“五育”并舉,更不是德智體美勞的簡單拼湊和疊加,而是通過“五育”各育融入學生課程、活動中,并相互滲透,從而實現不同于各育的一個新事物——一個整合生成體[10]。質言之, “五育”融合不僅是一種教育價值觀,也是一種教育創新思維方式,更是一種教育實踐新范式,其最終目標是通過“五育”互育和有機融合,高效促進教學融合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整體育人效應。

我們提出“高效融合課堂教學”,應是以教師為本的“有效教學”與以學生為本的“有效學習”兩種高效課堂解釋范式有機融合,這祥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習為本,關注后進生(后進教師)的學習與發展,既高效又愉悅(又稱“少教真學的智慧課堂”),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教師的硬核教學效能。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突發的新冠疫情,使得小學在線教學空前地大規模進入小學教育領域。借助于數字網絡技術的先進性與便捷性,小學生網絡化學習雖然在短期內有效彌補了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延期開學的教學進展,同時也呈現出其問題和不足,從某種意義來說,傳統線下教學存在的知識碎片化、思維呆板化、情感壓抑化、興趣缺失化等低效課堂問題在線上教學更易彰顯出來。

(二)完善在線教學技術、讓技術更有“育人的溫度”

走出當前小學低效課堂教學的深層困境,從教育的硬件建設和長遠發展來講,急需進一步深入完善在線教學技術、讓技術長出“育人的溫度”,大力提升在線教學效果,不僅是應對教育教學突發狀況的有效方式,也是未來發展先進教育技術的重要舉措。

1.持續完善鄉村偏遠地區網絡數字資源建設

國家及政府要精準化扶持鄉村偏遠地區的數字化網絡資源建設。網絡資源現如今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數字網絡化技術的落后不僅影響到鄉村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讓人們的思維模式處于傳統.封閉狀態。對于此次疫情期間全面落實在線教學,數字網絡資源的缺失無疑是影響鄉村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致命性短板。同時,也對農村留守兒童無法借助網絡平臺實現在線學習造成根本性的障礙。因此,加快完善數字網絡資源的建設是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有效條件保障。

2.加快提升教學主體的信息素養

教學方式的突發式轉變,讓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都猝不及防,這對教學主體的信息素養都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戰。在今后的教學環節中,學校要強化培養師生的信息素養意識。從教師角度,學校要定期對教師展開在線教學技術操作培訓,引導教師熟悉并掌握最新科技化的數字教學模式。從學生角度,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適應從多人線下共同學習到個體線上單獨學習的模式轉變。

3.進一步加強信息化支持的家校合作關系

在線教學的獨立化學習模式,可以說教師鞭長莫及,使得學生在缺失教師督促的情形下,學習自主性有所降低。鑒于此,很有必要建立家校合作信息平臺[11],提升家長的關注度。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即時反饋給家長學生的學習狀況,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向老師予以溝通。最好能夠建立遠程監督機制,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學生的合力監督,切實有效地改變學生學習自覺意識薄弱的問題。

4.科學構建“互聯網+”的網絡化健康教學環境

在線教學的全面落實及其存在的問題對未來構建“互聯網+”的網絡化教學環境指明了方向。首先,要將先進的科技引入到網絡化教學工作中去。例如在線教學中存在的教師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問題可以將當前新開發的虛擬仿真技術引入到網絡教學中去,這不僅能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現場教學時師生面對面的互動場景,還能實現多人共同交流討論,讓線上學習同時具備線下學習的真切效果。其次,要開發多元化的網絡測評數字軟件資源,將傳統紙質化的測評方式轉向便利化的網絡測評,彌補線上教學不能有效開展評測工作的不足。再次,強化在線教學的趣味性環節,有效改良學生在線學習時積極性減退以及學習怠慢感等問題。最后,在線教學過程中要間隔性地加入對師生的護眼環節,組織大家做一些健身活動。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提醒老師和學生做眼保健操、觀看綠色植物等護眼活動和健身活動,在有效落實在線教學的同時,也要保障師生們的身體健康。

(三)重構在線知識學習與生活素養學習的關系

調查發現,很多線上教學的潛在優勢,也是線下教學無法替代的。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完全可以相輔相成地在教學活動中并存,實現優勢互補。教師要借助線上教學的便捷性將適合在線上開展的教學活動選擇在線上進行,將課前、課中和課下的教學環節和線下與線上教學有效結合。這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教育網絡資源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線上完成預習和拓展學習,再進行線下的現場教學互動??傮w來看,我們認為在線教育質量改進的關鍵在于如何將在線知識學習與生活素養學習之間構建一種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的關系。

首先,在線知識學習與生活素養學習并不能等同,一方面知識學習是理論層面的,兒童一般學習的是間接知識,將知識轉化為生活素養需要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另一方面生活素養的提高并不完全依賴于知識學習,知識獲取不足也不能說明能力發展就會存在缺陷。其次,在線知識學習是生活素養學習的基礎條件之一,能力和素質需要在掌握、建構、內化、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是知識的活化形式。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能為良好生活素養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最后,知識學習和生活素養學習其實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良好的素養可以幫助兒童獲得更多的學習成果,享受更大的學習興趣,單純的知識學習和生活素養都無法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處理好小學生在線知識學習與生活素養學習的關系呢?學校教育在兒童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導性,是促進兒童實現次級社會化的重要階段。課程在學校教育中一直處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的、價值等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

1.從課程目標的角度,要真正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通常大家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對立起來,其實兩者都只是教育的一種形式,好的教育、好的課程需要實現有效考試與素養發展的雙重結合。 “智”很重要,但沒有“德”“體”“美”“勞”的協助,學生就很難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教育目標。比如,從教師的設計目標看融合思維。以小學四年級《勞動與技術》自制收納盒為例,改進后的教學目標更為豐富:(1)在拆一拆、比一比、想一想的過程中理清六區間收納盒的做法。(2)在制作過程中,掌握步驟,通過同伴討論、實踐操作尋找收納盒制作的最優策略。(3)了解收納盒的功能,學會規劃分類,養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習慣。(4)在制作實踐和同桌合作中感受工匠精神、合作精神和創造精神。(5)通過材料、裝飾的選擇和設計,增強收納盒的實用性和美觀度。

2.從課程內容的角度,要增加科學性、活動性、生活性的常識課程的設置,讓學生了解包括自然、社會、交通安全和家庭倫理等方面的常識問題,讓他們通過探索活動、實踐活動、交通活動等增強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的儲備,以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而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3.從課程教學的角度,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避免“一言堂”“虛假互動”等問題的出現。比如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循序善誘,聯系實際,提高實用價值,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促進其身心、個性的健康發展。另外,每個學生的智商、感情、意志、性格等都是截然不同的,這也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掌握課程知識、促進能力發展。

4.從課程評價的角度,近些年來, “高分低能”“精致的利益主義者”等說法層出不窮,這背后其實也折射出我們當前教育評價中的種種弊端。完善考試制度,克服唯分數論的評判標準,從而深化綜合評價,實現多元人才培養已經刻不容緩。因此,完善的課程評價模式應當充分彰顯應試能力的外顯性與素養培養的內化性。再如,從教師的評價指標看融合思維,教學評價要實現一體化,評是最后一道關卡,如果做和評是兩張皮,那五育融合的效果也就得不到保障。比如剛才的勞技課《自制收納盒》,我們也要和目標內容相一致,從多維角度進行評價,最后進行作品展評的時候,不是只評作品,而是以邊拿作品邊介紹的方式將他們的設計思路、完成時間、工藝制作、實用美觀等幾個方面向大家進行介紹,評出最佳設計、最美作品、精誠合作等獎項。

保障每個學生的學習權利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推進走向五育融合的少教真學高效混融課堂教學改進,應堅守教育常識,把課堂還給學生,相信學生的潛力,助力學生學會與知識對話、與同伴對話、與自己對話,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構其自我世界。

總之,五育融合視野下高效融合課堂教學改進的最終目的是走向素養為本的課堂教學范式,促進學生健康、主動、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作為一個學科教師,并不是一定要把其他學科的內容都搬進自己的課堂,只是看如何利用有機關聯、整體融通、綜合滲透的融合思維促進本學科的育人價值最大化,深入整合孩子們的學習需求,讓學習變得更有趣,用得更綜合。因此,每個老師不妨從自己的課堂反思與重建人手,挖掘本學科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不斷升級自身的能力芯片,成為有硬核的DER(設計師、測評師和人生指導師)型教師,積極探索實施教、學、研、評“四位一體”成長模式,五育融合的綜合育人效應也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 yb_xwfb/gzdt_gzdt/s5987/2 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 2020-04-09.

[2]余勝泉,王慧敏.如何在疫情等極端環境下更好地組織在線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20,(5):6-7.

[3]黃榮懷,張慕華等.超大規?;ヂ摼W教育組織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線教育有效支撐“停課不停學”案例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3):11-15.

[4]萬昆,鄭旭東等.規?;诰€學習準備好了嗎?——后疫情時期的在線學習與智能技術應用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20,(3):109-111.

[5]楊金勇,裴文云等.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實踐與經驗[J].中國電化教育,2020,(4):29-31.

[6]謝幼如,邱藝等.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方式的特征、問題與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20,(3):23-25.

[7]梁林梅,蔡建東等.疫情之下的中小學在線教學:現實、改進策略與未來重構——基于學習視角的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5):5-10.

[8]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N].人民日報,2018-09-13(10).

[9]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N].人民日報,2019-02-24(01).

[10]寧本濤.“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J].中國電化教育,2020,(5):1-5.

[11]吳遵民.“五育”并舉背景下勞動教育新視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視角[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0,(2):3-9.

作者簡介:

寧本濤: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教育政策、教育評價學和學校改進研究(btning@ses.ecnu.edu.cn).

高欣秀: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gaoxinxiu@yeah.net).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5日

責任編輯:趙云建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在線教學有效性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淺談基于Web試題庫系統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