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亞健康調治的兒童新冠肺炎“瘥后防復”初探

2020-12-29 08:29張慧徐榮謙董凡黃博明樊新榮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調治亞健康氣血

張慧,徐榮謙,董凡,黃博明,樊新榮

(1.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 咸陽;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3.北京市中和亞健康科學研究院,北京;4.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

0 引言

自2019 年12 月,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 感 染 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以湖北省武漢市為主的地區爆發,而后全國各地及境外各國相繼出現病例。研究表明,SARS-CoV-2 具有強傳染性,存在全人群易感特性,呈現聚集性發病特征[1]。該病毒的潛伏期較長,早期易被忽視或誤診,并且部分確診患者無臨床癥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明確提出無癥狀感染者,加大了疫情防控難度[2]。此次疫情中,兒童病例與成人相比較少。據統計,截止2 月29 日,我國國內確診兒童病例占總確診人數的2.4%,無死亡病例報道[3]。隨著疫情的擴散,兒童發病人數逐漸增加。目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兒童臟腑嬌嫩,氣血未充,抗御SARS-CoV-2 能力低下,普遍易感,疫病感染,兒童臟腑氣血陰陽失衡,打破相對穩定的體質狀態。雖兒童新冠肺炎病例癥狀相對較輕,但病毒易對機體造成器質性損害,愈后遺留臟腑器質性損傷后遺癥和心理遺癥[4]。疫后初愈,機體尚不能完全恢復健康的平和體質,臟腑氣血陰陽尚且處于調和狀態,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疾病容易重新發作,故兒童新冠肺炎愈后調護不容忽視。又時值盛夏,暑溫時邪肆行,兒童氣血筋骨柔脆,不耐暑熱,易染時邪,因此,新冠肺炎疫后,兒童“治未病”調護極其重要。本文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基于“調肺論治”思想和“五神藏”理論,將機體調理與精神調攝相結合,對中醫藥調治兒童疫后“亞健康體態”進行探討。

1 對兒童新冠肺炎的認識

吳又可認為小兒疫病耽誤者良多,致死者不可勝記,原因有二,古代幼科多專痘、疹、驚、疳諸雜證,略于傷寒時疫;又兒不能盡言諸苦,醫者臨癥常誤診時疫為常病,施方用藥常加劇病情。因此,小兒疫疾,求邪以治其標,調護稚體固其本。

新冠肺炎屬于中醫學疫病范疇?!段烈哒摗分校骸耙哒吒刑斓刂O氣,無論老有強弱,觸之即病?!盨ARS-CoV-2 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新冠肺炎具有高傳染性,聚集性發病特征,但兒童對SARS-CoV-2 的易感性、傳染性、感染后的臨床表現及防治等均異于成人[5]。新冠肺炎患兒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兒見鼻塞、流涕、咽痛或嘔吐、腹瀉或精神差、呼吸急促等表現,部分患兒無臨床癥狀和器質性病變[6]。

徐榮謙教授認為兒童新冠肺炎感染禍因濕瘟疫毒,簡稱“濕毒”,具有濕邪與疫毒陽邪雙重特征,以“濕毒閉肺”為基本病機,“濕毒”亦可損心、犯脾、侵肝、襲腎,上蒙下流,遵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順傳陽明,逆傳厥陰”的“溫病”傳變規律?!饵S帝內經》中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币卟「腥菊?,其體內正氣虛弱,濕瘟疫毒來襲,機體正氣抗邪能力不足,正不勝邪,發為疫疾。

小兒如草木萌芽,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衛外抗邪能力孱弱,易感六淫及疫癘。疫毒自邪生,又各有其性,濕為陰邪,重濁黏膩,疫毒為火熱陽邪,暴戾穢濁,疫毒借濕邪之勢,濕邪借疫毒之威,二者膠著蓄力,來勢洶涌。濕毒來襲,邪正交爭于肌表,癥見發熱;由衛及氣,則高熱稽留;自口鼻行咽入肺,濕毒困肺,上源不利,肺氣失宣,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由毒致熱,濕熱炎肺,肺氣郁閉,陰液大傷,癥見咽痛、憋悶氣促;濕熱蒸騰,煉液生痰,閉阻氣機,氣急鼻煽,痰聲漉漉,狀如拽鋸。濕毒下流,侵犯脾胃,阻滯氣機,肺脾氣虛,面色晄白,咳嗽喘息;脾失健運,脘痞納差,身重乏力,大便溏??;胃失和降,脘腹脹悶,嘔吐;濕毒蘊熱,口干渴不思飲,大便粘滯不爽。濕毒流滯大腸,傳導失職,癥見腹瀉。濕毒熾盛,高熱稽留,耗氣傷津,逆傳厥陰,肝與心包受邪,又心肺同居上焦,氣傷必傷血,氣滯則血瘀,血瘀加重氣滯,惡性循環,險象環生,危及生命。

2 兒童“少陽體態”與亞健康體質

據《中國疫病史鑒》記載,自西漢至今,我國先后歷經321次疫病,中醫藥在疫病的防治中發揮重要作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治療核心是根據證候特點結合個體體質進行辨證論治。體質是先天稟賦與后天獲得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狀態[7]。體質既穩定,又可變,與臟腑氣血陰陽平衡相一致。鞠少兵對吳氏《溫疫論》研究表明,體質學說的思想貫穿全籍,體質的屬性與強弱盛衰與瘟疫的感染、傳變、治療及愈后防復均有關聯[8]。體質差異決定個體對疫病的易感性及發病、愈后等情況[9]。兒童體稟嬌嫩,形質柔弱,對高傳染性的疫病抵抗能力差,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生理特征決定了疫病熱化的發病趨勢,故醫家對兒童疫病防治極其重視體質[10]。

徐榮謙教授認為小兒“體稟少陽”,有自身的體質特點。小兒猶如草木茸芽,形體稚嫩,臟腑嬌弱,神氣怯弱,陽氣、陰液都處于稚嫩狀態,脆弱易折,即“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又小兒生機勃勃,如春生草木萌芽,不斷長成。小兒“受氣初生,其氣方盛,亦少陽之氣方長未已”,少陽之體,陽升陰長,處于陽氣主導的螺旋式上升的陰陽不斷更迭替換的狀態。小兒茸芽體嬌,未經寒暑,易感外邪;“少陽為樞”,病后轉樞迅速無常;但小兒陽氣偏盛,臟氣清靈,機體修復能力強,體質偏頗進行及時“糾偏”調治,易恢復健康狀態,提高抗邪能力[11]。方峰等對38 例兒童新冠肺炎病例進行研究,其臨床特點、病情發展及轉歸同小兒“少陽體態”特點一致[12]。

亞健康狀態是介于健康與疾病的“過渡狀態”,是氣血陰陽失衡,臟腑功能低下,但不同于疾病“證候”的偏頗狀態,是異常生命狀態的表現。中醫雖無“亞健康”名稱,但“亞健康”與“未病”、“欲病”等中醫術語相關,屬于中醫“治未病”范疇。亞健康狀態是一種“臨界狀態”,若調治及時得當,易于恢復健康狀態;否則,易轉入疾病狀態。小兒“陰陽平衡”較成人,更顯動態性和不穩定性,故感邪或顧護不當,陰陽氣血失衡,易出現體質偏頗,進入亞健康狀態或疾病狀態。徐教授在“少陽學說”理論的指導下,對亞健康狀態的小兒偏頗體質進行歸納研究,對小兒病前、愈后保健具有指導意義。

3 調肺論治兒童亞健康體態

新冠肺炎來勢洶涌,傳播迅速,但此前的非典型肺炎、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等烈性疫病的中醫藥防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本次抗疫提供借鑒思路??镎{元運用體質學說對SARS 疫病傳染、治療、預防進行論述,依據中醫理論,抗病毒治療是治標,增強體質才是治本[13]。體質偏頗兒童抗病能力弱,較健康兒童更易感染時疫淫邪,且愈后容易復發。體質調治有助于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減少焦慮等不良情緒,避免引起機體氣機紊亂,氣血失調,而加重體質偏頗和促進疾病發生[14]。兒童新冠肺炎以“疫毒閉肺”為基本病機,當從肺論治。臨床胸部影像學檢查表明,新冠肺炎患兒肺部早期呈現局部磨玻璃樣影病變,隨著病情進展,可發展為大片實變影,重癥期出現彌漫性實變和磨玻璃影混合的“白肺”[6]。臟腑的器質性病變必然伴隨臟腑氣血陰陽失衡,疾病初愈,氣血陰陽尚且處于漸進調和狀態。小兒肺脾不足,疫病初愈,易出現氣短、乏力、納差等肺脾氣虛證表現,此時需補益脾肺,定魄安意,使機體恢復健康平和[15]。

徐榮謙老師將臨床“五臟證治”和“五神藏”理論辨治相結合,從調肺論治新冠肺炎愈后兒童亞健康體態,自擬調肺基本方,由辛夷、玄參、板藍根、煅蛤殼4 味藥組成。辛夷芳香,辟穢防疫,行散走竄,其性上行頭目通竅,使邪出有路,內升肺胃清氣,以助宣發;板藍根清熱瀉火,善于清解瘟疫熱毒陽邪;玄參性咸寒,清熱凉營血,瀉火解熱毒,煅蛤殼咸寒,清肺化痰濁,二者均入肺經,有軟堅散結之功,相須為用增強消散濕毒郁結之力,方中諸藥配伍,共湊開肺祛毒之效。

3.1 偏肺虛質

肺為嬌臟,居于上焦,主氣司宣肅,衛外御邪,外合皮毛。小兒茸芽稚嫩之體,肺臟清虛嬌嫩更甚,衛外不固,易感外邪,外邪從口鼻或皮毛肌腠入侵,必內歸于肺,肺臟最先受邪,最易受邪。肺臟受邪,宣肅失司,呼吸、水液代謝等受到影響。肺主氣,氣舍魄,魄者,并精出入,精足魄全?!额惤洝げ叵箢悺分醒裕骸熬疄槲?,重濁有質,形體因之而成也。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肺臟受累不藏魄,機體感覺遲鈍或皮膚感覺過敏。

偏肺虛質的亞健康兒童臨床表現為面色偏白無澤,毛發干枯少澤;落魄失貌,皮膚感覺過敏,容易出汗或干燥;形體偏瘦,胸廓扁平,語聲低微,常鼻塞流涕或鼻竅干燥,偶有夜眠打鼾,時感咽喉不適或清嗓,易反復感冒,常伴自汗,偶有輕咳,性格內向,大便溏軟或便秘,舌質淡,苔薄白,脈多浮。

新冠肺炎疫病初愈,小兒肺尚虛,魄不安,對偏肺虛質兒童以利竅安魄,開肺祛毒為調理原則,以從肺論治基本方合定魄丸加減成方。人參5g,辛夷、防風、藁本、玄參、板藍根、川芎各10g,石菖蒲、酸棗仁、煅蛤殼(先煎)各15g,茯神30g,水煎服,琥珀面1g,沖服。方中人參味甘,大補元氣,調營養衛,琥珀質重,鎮靜定魄,二藥配伍定魄力效,茯神、酸棗仁養心安神,辛夷、防風、藁本性味辛溫,芳香走竄,祛風除濕,升達清氣;川芎辛香走竄,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活血行氣;石菖蒲辛開苦燥溫通,化濕豁痰,芳香辟穢;玄參、蛤殼消散郁結濕熱毒邪;板藍根清解疫毒陽熱之性,又能緩和全方辛燥之性,共湊開肺祛邪,祛濕化痰,宣肺行氣,調肺安魄之效,謹防濕毒卷土重來。

3.2 偏脾虛質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質需求較多,然脾的運化能力尚且較弱,又小兒飲食不自節,恣食寒凉,肆傷脾臟,則脾運化水谷常不足以充養臟腑肢骸,運化水液乏力,易被水濕所困。脾喜燥惡潤,水濕困頓,生化乏源,統攝無權?!鹅`樞·本神》曰:“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币鉃樗紤],即人的主觀意識,舍于營血,營充意清。脾臟受困,小兒常精神不振,失憶健忘,注意力難集中。痰熱蘊脾,兒多暴躁好動,行為怪異,難于專注[16]。

偏脾虛質的亞健康兒童臨床表現為面色黃而無澤,口水較多,食欲稍差,偏食,大便偏溏;意不安寧,思緒不定;肌肉松軟,形瘦乏力;唇甲色淡,舌淡胖嫩,舌苔時有花剝,指紋淡滯,脈象浮緩。

萬物無土不生,五行無土不成,四季脾旺不受邪。疫戾毒邪本性穢濁,濕邪重濁黏膩,疫毒濕邪膠著,由肺犯脾,脾胃受累。新冠肺炎疫病初愈,以健脾安意,開肺祛毒為調理原則調治兒童偏脾虛質。炒白術、茯神、鉤藤、酸棗仁、煅蛤殼(先煎)各15g,辛夷、玄參、板藍根、黃芪、當歸、遠志、炙甘草各10g,人參、木香、龍眼肉各5g,生姜、大棗各3g,水煎服。以從肺論治基本方合歸脾湯加味鉤藤成方,歸脾一方氣血雙補,重在益氣健脾攝血,使脾氣健運,生化有源,氣運攝血,意有所舍。從肺論治基本方清解熱毒,消散濕毒,鉤藤輕清疏泄,透散熱毒,防范濕毒再犯。二方合用,既有調肺論治以開肺祛邪之意,又有益氣補血,健脾安意之功,母子兼顧,補正而不藏邪,堅固機體,鞏固疫毒證治療效,抵御濕毒時疫。

4 小結

時值夏秋,暑濕當季,新冠肺炎兒童初愈,亞健康體態的糾“偏”調治,除防止新冠濕瘟疫毒卷土重來,還能預防濕溫時疫。亞健康狀態的體質“糾偏”調治使病前機體異常狀態得到修復,臟腑氣血陰陽恢復相對平衡,增強抗病能力,符合未病先防;病后初愈,臟腑氣血陰陽處于調和漸進的過程,機體脆弱,疾病易復,亞健康體質“糾偏”調治符合愈后防復,符合中醫“治未病”理論?;趦和鹿诜窝椎牟∫虿C和兒童少陽體態特征,從“調肺論治”思想和“五神藏”理論將機體調理與精神調攝相結合的調治思路調治兒童亞健康體態,符合“瘥后防復”的中醫治未病理論,為特定人群的亞健康體態調治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歡
調治亞健康氣血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1)
論Ⅱ型糖尿病的形成與調治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
氣血與心靈的港灣
“搓手”可充盈氣血
龍年生人四之氣運氣養生
蛇年生人四之氣運氣養生
黨員“亞健康”,咋辦?——咸陽探索“黨性體檢”
甩掉亞健康 我們在行動
跟蹤導練(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