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網絡暴力的倫理審視

2020-12-29 11:55茍奎奎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網絡暴力

茍奎奎

【摘 要】 全媒體時代,人人成為信息傳播者,多種多樣的傳播方式顛覆了以紙質媒體為主的傳播模式,但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以突破道德底線的網絡暴力現象最為嚴重。本文以全媒時代為背景,以“江歌被殺案”為個案,對案件所反映出的倫理沖突及其現狀和原因進行分析,為網絡環境環境的凈化帶來一些建議,并提出網絡暴力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 全媒時代 網絡暴力 倫理審視

一、全媒時代的網絡暴力及倫理沖突

(一)全媒時代的網絡暴力的表現

全媒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信息傳遞模式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人人都可以通過移動超級終端擁有自己的信息發布平臺,平等參與信息生產與交流,擁有話語權,分享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觀點主張,影響網絡輿情,甚至形成網絡暴力。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在狂熱、非理性的情緒支配下,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絡事件發表網絡言論而給當事人帶來的傷害行為[1]。網絡暴力在性質上可分為“非理性人肉搜索”和“網絡謠言”兩種形式。在“江歌”案中,網友因為想要幫助江歌母親“伸張正義”,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對劉鑫進行人肉搜索,并公之于眾,對當事人帶來傷害,正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而網絡謠言,顧名思義,是不法惡意者編造的虛假言論和信息。這些虛假信息和惡意言論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通過網民傳播,嚴重傷害了網絡群體之間的信任感。是虛假的言論,是由不法者惡意編造,網民成為被利用者,謠言傷害了網民群體的相互信任感。在“江歌”案中,網民對劉鑫信息的泄漏,以及不明真相的傳播各種謠言都是網絡暴力的體現。

(二)全媒時代網絡暴力的倫理沖突

1.“伸張正義”與“侵犯隱私”的沖突

全媒體時代,在實現數據信息的公開與共享的同時,“侵犯隱私”與“伸張正義”之間的沖突也愈演愈烈。在“江歌案”中,由于無法聯系到劉鑫,江歌的母親為了給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將劉鑫的個人信息公布于眾,而很多網友為了“伸張正義”,對劉鑫進行騷擾,通過網絡暴力對劉鑫進行“人身攻擊”,對劉鑫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從倫理學角度來,我們同情江歌的母親,但網絡暴力給劉鑫一家帶來的傷害也不容小覷。不得不承認的是,全媒體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網友在為江歌“伸張正義”,將劉鑫的信息發布到網絡時,卻忽視了對劉鑫隱私的侵犯,但我國可能還沒有十分健全的法律來規范,所以,即使在全媒時代,我們也應該在網絡上保持理智,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這也是規范網絡行為的一種意識與手段。

2.虛擬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中的權力與義務之間的沖突與矛盾。

隨著媒介的融合,在媒介權力格局中個體是有權利、有機會、有渠道發表言論和主張,全媒體讓公民更便捷的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但是網絡空間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匿名性等特性,使網民在網絡空間沒有束縛,這也讓網民意識到沒有了現實社會中的限制,存在僥幸心理,甚至故意忽略和選擇性遺忘其在虛擬空間中的責任和義務,這樣以來,嚴重破壞了網絡空間的正常秩序,也對現實社會造成了很大影響。

二、全媒時代網絡暴力的成因

(一)由全媒體的時代特點決定

1.“全息”媒體。當下媒介傳播形式不斷豐富,更加多元和深層次化。圖文、音頻、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使得媒體發展更加完善化,聲光電等各種全息媒介,突破了各種產品之間的技術壁壘,使人們深度卷入,信息可以在各種介質之間進行高效的傳播,新的技術環境在給媒體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的同時,信源的多種多樣也導致信息的爆炸,人們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實性而傳播的各種信息就會引發網絡暴力。也正是因為媒介的多種多樣,“江歌”案一夜之間在網絡上傳的人盡皆知,導致全面民圍觀,產生網絡輿情,成為網絡暴力爆發的根源和基礎。

2.“全程”媒體。 “全程”描述的是媒體的無界化,信息傳播逐漸突破時空的局限,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被現代網絡技術捕捉、記錄并保存,無時無刻不在的媒體也讓事件公開化、透明化,事件的發生、發展的所有環節,全部都在傳播鏈條之中?!敖琛卑笍囊婚_始就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也正是因為在這種環境下,事件發展的每一步都會產生不同的輿情,網友對事件的密切關注不斷地影響事件的發展及其方向,從“江歌案”到“江歌遇害案再起波瀾”事件,網友在不停轉換的輿論中,各抒己見,難免產生爭執,引發網絡暴力。

(二)由虛擬空間引起的群體極化效應影響

群體極化最早由美國學者詹姆斯·斯托納提出,是指群體成員本具有某種態度傾向的觀點,經過互動之后群體的態度和觀點會比討論之前成員個體態度的平均值更趨向于極端化。簡單地說,若群體內成員的觀點原本比較積極,在經過交流與討論之后,觀點就變得更加積極,反之亦然。這就是群體的特點,憤怒和傷心的情緒可以互相傳染。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受到別人情緒或者觀點的干擾,從而失去了獨立判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當易怒,極端情緒出現在網絡平臺時,借助互聯網傳播速度,這種情緒蔓延得十分快,一度達到失控地步,導致網絡謠言向網絡暴力演變[2]。對當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和傷害。

三、全媒時代網絡暴力治理對策

(一)主流媒介及時、即時輿情引導

主流媒體作為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承擔著重大的責任,在社會各種熱點事件的沖擊中,首先要堅持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領,堅持主流輿論思想陣地。其次,要順應新媒體發展態勢,轉變傳播策略,充分發揮主流輿論宣傳優勢,增強自身政治引領地位,提高輿論引導的有效性。另外,主流媒體應緊跟時代步伐,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傳播方式,讓主流思想深入民心。

(二)加強公民互聯網法治思維

1.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雖然我國加大了對網絡輿論保護和規制的力度,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滯后性。對此國家應該建立明確的法律法規,完善輿論監督體系,對網絡暴力施暴者追究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保護被施暴者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惡意發表網絡暴力和不實言論的人,違法必究,追蹤到底。

2.是處理好用網和治網的關系

自媒體在擁有言論自由權力的同時,也必須承擔媒體人的責任和義務。過去網民把自己隱秘起來,打著維護正義的旗子,在網上肆意妄為,卻不用承受一絲責任。但法治社會,暴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武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加快網絡立法,維護網絡秩序,進行上網的實名制,進行事后追責,懲罰參與暴力言論者的不良行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的“避難所”[3]。并對允許發布網絡暴力的平臺進行規范,不讓平臺成為網絡暴力的土壤。因此,要嚴格把握網絡傳播的內容,不斷提升對網絡事件的分析,規范網上用語規范,明確網絡道德的基本原則[4],減少網絡暴力的發生。

3.是加強媒介素養,從娃娃抓起

提升公民媒介素養,從孩子做起,提升網絡原住民一代在虛擬空間的文明道德水平。

在缺少倫理道德的虛擬空間,人們只能依靠主觀行為意識來傳播。因此國家要加強網民的道德宣傳[5],培訓網絡倫理課教師,在學?;蛏鐓^開設文明上網的課程,并根據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舉辦網絡暴力危害的講座,讓人們意識到自己一時沖動帶來的情緒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學會文明上網,教導他們要有自己獨立判斷精神,尊重事件的客觀真相,尊重當事人的隱私。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線,本著尊重事實和尊重人格的原則,爭取人人做一個學法,懂法,用法的有道德的網民[6]。

結 語

人們常說網絡發達了,網絡文明還很遠?,F在我國有八億多的網民,如果不提高這些網民的素質,讓他們隨意在網上暢所欲言,滋生網絡暴力,必將引起社會的不穩定。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干擾了正常的信息機制,網絡暴力已經成為人們自殺推動力之一,要把網絡暴力這堵無形殺手的墻推翻,政府必須要增強網民的道德規范意識。習近平總書記也在第1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指出,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導,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向社會傳播各種正能量,感化和引導群眾往積極向上的言論方向發展,淡化社會矛盾,把社會輿論風氣引入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安利梅,從網絡暴力談網民道德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2):93

[2] 毛向櫻.網絡語言暴力行為的治理之策[J].人民論壇 2017(7):78~79

[3] 楊嶸均.網絡暴力的顯性歧視和隱性歧視及其治理――基于網絡暴力和網絡寬容合理界限的考察[J].學術界·學科前沿2018(10): 105~106

[4] 林愛珺,網絡暴力的倫理追問與秩序重建[J]暨南學報2017(4):112~114

[5] 左月,孫樂怡.新媒體時代網絡暴力治理研究[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版),2019,39(02):121-124

[6] 劉績宏.網絡謠言到網絡暴力的演化機制研究[J].當代傳播2016(3):83~85

猜你喜歡
網絡暴力
淺析新媒體輿論監督現狀及對策
“網絡暴力”
大眾傳播視域下的網絡暴力研究
網絡暴力的法理學透視
中國的網絡政治學簡論
網絡暴力對中學生的影響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