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內在矛盾及其優化途徑

2020-12-29 11:55牛燁林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優化途徑

牛燁林

【摘 要】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內含著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分離、生產地與消費地分離、供給時間與消費時間錯位、供給模式與購買模式不同所產生的一系列矛盾與問題。針對這些矛盾與問題,結合對生鮮農產品的現實需求狀況、生產狀況及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建設現實基礎、財力條件的分析,提出可行建議,分工協作共筑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基礎,循序漸進推進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優化發展。

【關鍵詞】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 內在矛盾 優化途徑

一、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內含的特殊矛盾與問題

(一)生產者和消費者分離產生的信用問題

生產者追求的是低成本、高售價,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消費者追求的則是高質量、低購價,以獲得更多的消費效用。隨著生鮮農產品市場范圍的擴大,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環節增多,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出現了經紀人、收購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一系列專門從事交易服務的中間商或中介組織,使生鮮農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疏離,信息不對稱的狀況更為嚴重。加之生鮮農產品不像工業品那樣具有統一的質量標準,產品品質也不是穩定不變的,人們通過眼觀、鼻聞、口嘗,充其量只能判斷產品的鮮度和口味, 卻無法甄別產品的營養成分,以及生產中是否使用抗生素、激素,農藥、重金屬殘留是否超標等,圍繞食品安全信用所產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銷售者與購買者之間的矛盾便成為常態,于是建立良好的生鮮農產品安全信用秩序的要求越來越多。

(二)生產地與消費地分離產生的成本問題

生鮮農產品生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與地域性特征、工業化大生產推動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等因素,加劇著生鮮農產品生產地與消費地的分離態勢。不僅如此,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和交易范圍的擴大,生鮮農產品不僅要銷往周邊的城市, 還要銷往遙遠的城市,甚至要銷往全國乃至國外。生產地距消費地的路途越長,支付的運輸成本越高;生產地與消費地相距越遠,所需的運輸時間越長,生鮮農產品的損耗越大,需要支付的保鮮費用越多。雖然工業品也存在因生產地與消費地分離所產生的成本問題,但遠不如生鮮農產品那樣嚴重。

(三)供給時間與消費時間錯位產生的供求矛盾

任何生物物種都有其生長習性和生命周期,生鮮農產品也不例外。如各類蔬菜,排除人造的生存環境,都是在特定的季節播種,在特定的季節收獲;各種果樹,在特定的季節開花,在特定的季節結果,在特定的季節成熟;畜、禽、魚、蛋、奶類等動物性產品的生長周期雖不同于植物,但其供給也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與生鮮農產品的季節性產出不同,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卻非季節性而是日常性的。這樣,生鮮農產品的季節性供給特性與消費者的日常性消費特性便必然產生矛盾。反季節種植、訂單式生產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卻不可能消除這一矛盾,該矛盾主要是通過生鮮農產品大量且長時間的存儲來調節。如果說,工業領域通過訂單式生產尚有實現“零庫存” 目標可能性的話,那么,生鮮農產品生產卻必然伴隨著生鮮農產品的存儲,存儲是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不可或缺的環節。由此產生以下問題:一是進一步拉高生鮮農產品相比工業品的流通成本水平;二是加大囤積居奇等惡意行為導致市場秩序混亂的風險。因此,科學規劃存儲,適當存儲,對生鮮農產品而言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優化途徑

(一)瞄準多層級需求構建多元化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現實需求,既是推動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的基本動因,也是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的根本目標。既然我國生鮮農產品的現實需求具有低收入人群需求、中等收入人群需求、高收入人群需求等多個層級,那么,與之相匹配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也應該涵蓋低端供應鏈、中端供應鏈、高端供應鏈等多個類型。由于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是我國生鮮農產品的主體需求,所以,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供應鏈仍是我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必須首先予以關注,并作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來建設。同時也要看到,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低收入者正在轉化為中等收入者,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正在轉向橄欖型社會結構,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正逐步成為我國生鮮農產品的主體需求。如何打造既區別于低端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又區別于高端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中端供應鏈,以適應中等收入人群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特點,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至于與高收入人群需求相對接的高端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雖然不是重點投入的對象,卻要精心打造,以充分發揮其引領與開拓作用。

(二)各方分工協作,共筑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

基礎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的硬軟件基礎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各級組織的合力。政府作為社會公共產品或社會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應側重于生鮮農產品的生產與流通組織創新、生產與流通區域規劃、制度政策環境、交通運輸網絡、信息網絡及其他基礎平臺的建設。行業協會作為行業公共性服務的提供者,應側重于生鮮農產品生產與流通人員的培訓,生鮮農產品生產與流通技術的交流與推廣,生產與消費、生產與銷售、銷售與消費等對接平臺的搭建。大型企業或企業聯盟作為雄厚財力的擁有者,應側重于線上線下大型交易平臺的搭建,生鮮農產品生產與流通關鍵技術的開發,大型生產基地、冷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連鎖銷售網絡的系統建設。中小微企業憑借其分布廣、靈活、機動的特點,應側重于生產網點、運輸網點、銷售網點、配送網點等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配套建設。村縣作為農戶的聚集地,應側重于生鮮農產品生產者聯盟建設,并為流通與生產的對接提供全方位幫助。社區作為居民的聚集地,應側重于生鮮農產品消費者聯盟建設, 并為“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輔助性支持。

(三)循序漸進推進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發展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建設,需要相應的基礎,投入巨額的資金,必須分輕重緩急,量力而行, 循序漸進。首先,應切實加大面向低收入人群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建設力度,加速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生鮮農產品的基本安全保障、農貿市場布點少與臟亂差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基層民眾對生鮮農產品供給的滿意度。其次,適度關注面向中等收入人群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建設,使中等收入人群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逐步得到滿足。

猜你喜歡
優化途徑
高校行政人員的績效管理及其優化途徑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優化途徑分析
市場經濟下的城鄉規劃資源配置優化途徑
優化倉儲中心配送策略的途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