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

2020-12-29 11:55王洋洋夏雨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創業意向創業環境創業教育

王洋洋 夏雨 

【摘 要】 影響創業意向的決定性因素很多,而當前大多數關于影響創業意向因素的研究是僅僅聚焦于某一或某幾個因素,總體上比較分散,缺乏對影響因素的系統性整理與歸納。本文首先對創業意向的測量方式進行歸納,然后分別從企業家特質、學生創業教育、創業環境以及創業心理視角等五個方面對已有文獻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關鍵詞】 創業意向 創業環境 企業家特質 創業教育

一、創業意向定義及測量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創業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之一?;谶@一背景,大量專家學者開始進行創業問題的研究。有學者將目光放到了創業意向的研究上。我們對以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為主題的文獻進行了歸納與梳理。國古典經濟學家Richard于1755年首次將創業這個概念引入經濟學領域。此后,國外各個學者對創業進行了不同的定義,Cole認為創業是企業以利潤為導向的有目的性的發起、維持和發展行為。Jeffry在其經典教科書里對創業下的定義是: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與運氣相結合的為方式。Paud.D.Reynolds把創業概念延伸到了從人們創業意識產生之前到企業成長的全過程。他認為創業應該分為四個階段:未成年、創業行動開始之前、開始創辦企業、企業成長。

賀丹從創業可能性和創業準備兩個維度對創業意向進行了測量;Macro van Gel-deren et al.采取多變量測量方法,從以往興趣、考慮、自由職業偏好、受限制時的職業偏好、行為期望五個方面綜合測量了創業意向,兩種測量方法經實證研究均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李志能認為創業是創造出新產品、新服務或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劉常勇認為創業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歷程, 是創業者依靠自己的想法及努力工作來開辦一個新企業。宋克勤認為創業包括創業者、商業機會和資源等要素。羅天虎主編的《創業學教程》將創業定義為“社會上的個人或群體為了改變現狀、造福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創造財富的艱苦奮斗過程”。

意向反映個體將有意識的計劃或決定付諸行動的動力。范巍和王重鳴指出,創業意向是潛在創業者對從事創業活動與否的一種主觀態度,是人們具有類似于創業者特質的程度以及人們對創業的態度、能力的一般描述。

三、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

(一)基于企業家特質視角

1.冒險精神。在人們的潛意識當中,創業者身上往往都具有敢于冒險的品質,而這種品質也成為創業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條件。而關于如何去測量一個人所謂的冒險性,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投射法,所謂的投射法就是向受測試者提供意義比較含糊的刺激環境,讓其自由發揮,分析其反應,然后推斷其人格特征;第二種方法是自陳法,所謂的自陳法就是讓受試者個人提供關于自己人格特征的報告。在以往采用自陳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其研究結果顯示創業者的冒險性高于非創業者的冒險性(張玉利,楊俊,2003)。

2.風險承擔。風險承擔是指企業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動承擔風險,即指一個企業以其內部的資源來彌補損失。許多學者都想要探究創業家是否比一般的經理人更加偏好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有很多學者開展了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Brockhaus在1980年進行的研究。Brockhaus將創業家與經理人分各自分為一組,通過許多與實際商務行為相同的情境模擬實驗,從而來觀察這兩類研究對象的風險偏好程度。但是這個實驗所得出的結果與我們所想象的截然不同,該實驗的結果指出,創業家與經理人在風險偏好方面并沒有什么顯著的差異(李乾文,2004)。

(三)基于學生創業教育的視角

1.個人背景。個體的創業意圖受到年齡、性別、教育水平以及父母角色模型的影響。此后,Brenner等在1991年通過研究證實了性別差異對創業的影響,該研究指出男性比女性更易于擁有創業傾向。

2.在校經歷。研究認為,先前的經驗和管理工作對今后的創業表現有非常高的相關性。Van和Clouse(1990)做了一個實證分析,發現在創業時更能處理好復雜情況的學生往往是哪些有多元經歷的人。

3.前瞻性人格。Bateman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前瞻性人格(proac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前瞻性人格是指個體不受情境阻力的制約,主動采取行動以改變外部環境的傾向性。Krueger(1994)將前瞻性人格引入其對創業意圖及可能性的研究中。Grant在1995通過對大學生和MBA學員的研究,在控制了性別、教育水平以及父母一方為企業家等額外變量之后,發現前瞻性人格與創業意向有關,實驗表明前瞻性人格解釋了創業意向17%的變異。Becherer&Maurer在1999年以215家小公司的總經理為被試對象,研究發現公司總經理在前瞻性人格量表上的得分越高,其公司銷售額的增加越多。

4.創業能力。美國國家創業教育研究基金—考夫曼基金資助項目的相關研究成果表明,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須具備以下能力:個體的創新能力、組織能力、策劃能力、控制能力、指揮能力和協調能力等。其中,Mark在1995年對美國最成功的創業者進行研究。研究表明,創業者所具備的上述各種能力對其創業的影響為正相關效應。張斌(2007)等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創業能力對創業意向的影響。

(四)基于創業環境的視角

創業意愿和行為的經濟、社會、文化、政治以及來自外在環境的支持或幫助服務等綜合性因素統稱為創業環境。他認為創業環境包括兩個層面。首先,它包括影響人們創業意向和行為的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因素;其次,它涉及便利創業過程的來自外在環境的所有支持或幫助服務。

國外文獻中關于創業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展開:(1)企業家創業的一般環境,比如個人企業的法律法規、有經驗的創業個體、有技術的勞動力、顧客或市場的可接近性、企業間的激烈競爭、友好的政府政策以及培訓或支撐服務等環境是否有利于創業者進行創業;(2)創業環境中公共政策的作用,包括創業基金、稅收優惠激勵、個人想法及革新的保護、教育的投資、降低進人障礙的政策等;(3)某一國家或區域的創業環境。Dana的研究指出,各種規章及限制少、提供稅收及其他激勵、為個人提供倉啞培訓和咨詢服務的國家,個體創業的可能性大。

五維度模型和九方面模型是國外的學者在進行創業環境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兩種模型。五維度模型認為創業環境主要由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會經濟條件、創業和管理技能、對創業資金支持和對創業的非資金支持等方面構成。GEM(全球創業觀察)研究提出的九方面模型主要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 、政府項目、教育和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業環境和專業基礎設施、國內市場開放程度、實體基礎設施的可靠性、文化及社會規范等九個方面。

我國學者熊彤認為大學生創業環境是各種影響因素的綜合體。他把大學生的創業環境分為創業的硬件環境和創業的軟件環境兩大塊。政府、社會、高校、家庭等的影響被列為硬件環境;而軟件環境則包括融資、信貸、社交和社會服務等。國內學者在對創業環境進行研究時,主要針對家庭支持、學校教育和政策環境三個方面,下文對這三個方面進行細致的剖析。

(1)政策環境

齊昕,劉家樹在研究中指出所謂創業政策,指的是國家各級政府機構對大學生創業所制定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楊德彬認為政府的創業政策是指包括貸款、工商注冊、稅收以及人事等諸多方面對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政策。劉群在研究中指出政府政策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是顯著正相關的,此外,大學生們認為在政府支持措施對創業意愿的影響上,其重要性由弱到強依次為稅收優惠、社會保障、社會管理、政策支持以及大學生創業基金支持??偟膩碚f,由于大學生缺乏資金、人脈和社會經驗,因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將會顯著地影響大學生的創業意愿。

(2)學校環境

高校為大學生現階段生活和學習的主要生活環境,不僅對學生起到傳播知識的影響,在塑造大學生價值觀以及引導其行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效果,因此,高校的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愿也有很大的影響。王華鋒(2010)認為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主要包括開設相關創業課程、開辦創業教育講座、開展創業指導培訓以及舉辦創新創業競賽這四個方面。大學生通過系統的創業課程的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創業知識體系;通過聆聽成功人士的創業講座,能夠極大得調動學生的創業激情。通過參與創業指導培訓,置身于創業場景中,學生能夠更快地了解創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宜;而創新創業競賽的開展,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把握創業過程的整體流程。劉群,孟永(2012)通過調查分析得到的結論如下,參加過創業講座或者創業指導培訓的大學生他們的創業意愿較沒參加過這系列活動的大學生要來的高,并且創業意愿隨著參與該類活動次數的增多而增多。

(3)家庭環境

作為大學生,很大一部分都缺少資金、人脈和社會經驗,這樣一來,家庭支持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就至關重要。國內很多學者通過研究得出家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均有顯著的影響關系。李瓊(2012)通過實證分析表明大學生的創業意愿與其父母所從事的職業、家庭收入情況以及家庭對其創業的支持程度等存在相關關系。該研究分析得出如果父母均為企業家或者是雇傭他人的個體戶,那么對孩子的創業意愿影響較強。楊德彬(2011)通過研究發現父母的價值觀對大學畢業生是否選擇創業會產生影響。通俗的來講,如果父母支持孩子創業,那么他的創業意愿就會增大;但是,如果父母不支持孩子創業,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孩子的創業意愿。何忠偉,郭君平(2010)在研究中指出家庭經濟情況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具有顯著影響。他們的分析結果表明,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孩子的創業意愿越強;反之,孩子的創業意愿就不會這么強。

(五)基于創業心理視角

歐陽潤清在其文章中表明,來源于創業者個體的行為障礙、能力障礙、情緒障礙、動機障礙以及認識障礙所構成的創業者心理壓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強弱??陆终J為心理資本與創業意愿在總體上是成正相關關系的,同時,近期與遠期的意愿也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其中事務型心理資本和人際型心理資本對遠期創業意愿的形成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但對近期創業意愿的形成只有微弱的削減作用。雖然總體而言,國內學者對創業意愿方面的研究已經較為成熟,但是較少涉及到對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前因變量以及其具體影響機制的研究。因此,對學術型創新創業主要群體(即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形成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具有可行性與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金玉芳,董大海,張海松,2007:《消費者產品知識對其激活域的影響研究》,《預測》第26期.

[2] 錢永紅,2007:《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浙江大學學報》第7期.

[3] 張斌等,2007:《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4] 李俊.大學生創業意愿的調查與分析——以上海1256名大學生為樣本[J].現代大學教育,2008(6):23-26.

[5] 李永強,白漩,毛雨.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經濟學動態,2008(2):81-83.

作者簡介:王洋洋(1996-) ,男,漢族,江蘇鹽城人,學生,管理學碩士,浙江財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夏雨(1997-),男,漢族安徽安慶人,學生,管理學碩士,浙江財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房向: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創業意向創業環境創業教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