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亞文化發展新特點

2020-12-29 11:55郭治郊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佩奇亞文化文化

中國青年亞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早已完成了從1.0到2.0版本的蛻變。中國社會在這四十年間的加速轉型、媒介技術的迭代更新、商業邏輯的普遍侵透,都為青年亞文化的孵化和培育提供了舒適的溫床。今天,中國青年亞文化的發展,無論是從內容、形式、規模、結構、走向都愈發展現出新態勢。

一、以“困境”為主題的表達

五月初,作為青年亞文化群體聚集的重鎮——嗶哩嗶哩彈幕網站,發布了一條站在前輩視角來給予年輕人贊美和祝福的名為《后浪》視頻廣告,卻伴隨了許多質疑和反感的聲音,甚至遭遇了圈內青年群體的輿論反噬。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內容多展現的是精英青年的境況,與廣大年輕群體面對的現實生活不符,忽視了當代青年人生活中的困境。近年來,我們看到關于“困境”主題的青年亞文化樣式在逐漸增多,例如“佛系文化”,因其強調一種無欲無求無所謂、不悲不喜不強求的生活態度而受到青年人的熱捧?!皢饰幕弊鳛橐环N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文化,無疑在其中最為典型。年輕人喜歡在網絡上運用消極、頹廢、哀傷的圖片、表情包、文字、視頻等表達自身的生存狀態。我們可以關注到與該文化相關的語詞還有“我太喪了”“我太南了”“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好”等。再比如“夸夸群文化”中的“求安慰”“求鼓勵”“求點贊”等,在現實困境中大家渴望能抱團取暖。從本質上看,這都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的一種現代性表征?!胺鹣登嗄辍薄皢饰幕薄翱淇淙何幕钡任幕瘉碓从谏钪械摹按鞌「小?,社會整體的現代化進程帶來了社會競爭的加劇,自然也就容易產生學習挫敗感和職場挫敗感,從而凸顯出以“困境”為主題的表達訴求。他們在現實生活對自我身份角色的不滿,渴望找到窗口進行暫時逃離。這種現象在電競文化、二次元文化、追星文化、同人文文化、惡搞文化等,都有所折射。

二、“部落化”走向“部落文明”

早期亞文化圈與圈之間界限較為分明,青年亞文化群相對隱蔽,大部分交集與對話都在圈子內展開,活動軌跡也不易被察覺,規模建制上較小,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有限。但經過這么多年的沉淀,一些亞文化圈在規模和建制上都有所發展,再加上與其它亞文化的相互借鑒,在內涵上有所豐富。例如以某個偶像明星為追捧對象而形成的飯圈文化。粉絲組織內部成員圍繞著元文本以及脫離元文本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愈發頻繁,產生了數量驚人的“粉絲交談”文本,而且類型豐富, 包括粉絲小說、粉絲漫畫、粉絲視頻等一系列粉絲藝術形式。粉絲組織的規?;?、結構化、制度化、和功能化特點使其建構起自身的“文明系統“。此外,媒介技術的迅猛發展加速了亞文化由“部落化”向“部落文明”的形成過程。各式各樣的網絡亞文化圈實際上正作為其代償,建立著一種新的、以共同趣味為依據的情感共同體,不斷地凝聚著“集體智慧”,積淀著“部落文明”。例如今年年初網絡上爆發的肖戰粉絲攻擊AO3事件,這其實是兩個部落分明之間的沖突,因各自擁躉的文明存在對立,而展開的互相攻擊事件。

三、趨向“幼齡化”、“低智化”

從主體來看,中國青年亞文化中的中國青年有一種不斷呈現幼齡化和低智性的趨勢。例如2018年初興起的“佩奇文化”?!芭迤妗北臼怯鴦赢嬈缎∝i佩奇》里的卡通人物,受眾指向是0到5歲的學齡前兒童。然而在網絡空間、商業文化與社會情緒的共振下,“佩奇”在青年中頗有市場,小豬佩奇表情包也成為了線上交流的社交工具。短時間內網友們制造了海量童真稚氣的表情包,引發病毒式傳播,“佩奇”一時成為新晉網紅,甚至滲透到現實生活的交流中。青年人在對佩奇文化的追捧,多少有幼稚的成分。在這種文化中青年沉浸在過度美好、簡單的想象中,似乎自己還是個孩子,想恒久停留在童年的夢境中。還有洛麗塔服飾亞文化中,也存在許多30歲以上的女性通過服飾妝扮成十七八歲的少女形象,模仿其表情,動作,語氣……裝傻充愣、賣萌扮嫩,完全是一張早面目全非的青年面孔??傮w來看青年亞文化還是難掩其膚淺表面的特質。一方面青年亞文化發展周期太短,往往在短短數年類異軍突起,缺乏底蘊和人文積淀,與傳統文化存在脫節。另一方面,青年亞文化的發展是對年輕人諸多矛盾心態的契合,利用網絡和媒介發揮自我創造力、狂歡式表達、惡搞情緒發揮,無需深刻反思和邏輯推理,企圖以一種低幼化的姿態規避現實。

四、在商業收編中“被死亡”?

2017年至今,亞文化或其元素經由視聽節目,以各種姿態展示在大眾面前,國內視聽節目對亞文化的收編持續發生。一是通過青年亞文化的符號元素植入并呈現于節目中。目前,耽美文化、吐槽文化、表情包文化等文化都是網絡綜藝節目中的常用元素。二是把青年亞文化的精神核心作為節目其設計的前提。騰訊視頻推出的重新改版后的《吐槽文化》,將吐槽文化推向主流,也使得吐槽逐漸從個人情緒宣泄演變成為全民的娛樂表達。三是在青年亞文化節目設計基礎上,對節目進行產業鏈開發。不過我們看到青年亞文化在經過商業化運作后確實有了大的飛躍同時,商業的助推也縮短了其壽命,大眾往往是被節目新奇的亞文化風格或符號以及商業、主流文化重構的粗淺寬泛的身份認同。例如吐槽文化從早前的收視爆棚到2019年的慘淡收官,早期奇葩說作為現象級網綜好評如潮到今天爭議不斷,都可以看出青年亞文化出現后勁不足,疲軟的態勢,在經過一輪“娛樂至死”后迅速走向“被死亡”。

總 結

縱觀這些發展新態勢,青年作為青年亞文化的主體,他們是體驗者也是傳播者,他們是積極的創作者也是意義的操縱者。這也一再提醒我們理當對青年的生存狀態給予更多關注。這是一個龐大而極具活力的群體,他們是創造世界文化的主力軍,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中堅力量?;蛟S他們年輕、焦慮、不成熟、淺薄、娛樂至上……但我們不應忽視,沉溺于亞文化中的中國青年人,在他們看似膚淺又離經叛道的外表下,每一個心靈深處也懷著自由與夢想。

作者簡介:郭治郊(出生年份1995—) 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西南昌,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文藝美學,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郵編330038

猜你喜歡
佩奇亞文化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小豬佩奇,一只會賺錢的豬
佩奇去醫院
佩奇換零錢
《小豬佩奇過大年》
玩具變“潮” 已成為一種亞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亞文化
小區域內亞文化區劃分路徑研究——以重慶市區域內亞文化分區研究為例
“腐敗亞文化”何以揮之難去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