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篇章

2020-12-30 14:42秦皇島市教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劉紅軍
河北教育(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師德辦學育人

■秦皇島市教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 劉紅軍

近年來,秦皇島市堅持以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以推進教育公平為重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社會公平的不懈追求,堅持改革創新,完善工作機制,擴增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均衡師資配備,解決發展瓶頸,努力探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有效模式,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

質優促進公平:夯實均衡發展根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教育體制綜合改革從點上攻堅、到重點突破、再到全面深化,不斷完善頂層設計,以高考改革帶動和倒逼學校辦學、依法治教、教學改革等,有效激發了教育發展的動力、活力,為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依據和支持。河北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省建設”的發展戰略,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清晰定位,在實現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向高位均衡邁進。

2019 年,秦皇島市委、市政府對教育給予力度空前的關心和支持,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推動全市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性舉措,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教育工作,教育、財政、人社等多部門在《秦皇島日報》公開承諾支持教育舉措,各縣區黨委、政府依法履行主體責任,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職工積極響應,全市上下聚力同心、目標同向,為深入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政策撬動變革:高位統籌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永遠在路上。我市在全面檢驗已有改革措施落地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破除利益固化的格局,破除不符合時代要求的體制機制弊端,努力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學??茖W發展的體制機制。

2019 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行動方案》《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中小學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加大財政投入和用地保障,市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解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校長全員聘任、競爭上崗,建立校長后備人才庫,學校自主聘任中層干部;教師市域統籌、動態調整,設立周轉編,及時補充、調整緊缺學科教師;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崗位設置比例動態調整,市財政每年安排100 萬元獎勵優秀教研成果;減輕學校和教師非教學負擔,充分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

軟硬同步升級:優化教育資源布局

我市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核心,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并舉,通過教育資源優化提升工程、農村薄弱學校改造、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三大舉措,著力解決“城鎮擠”“鄉村弱”的二元矛盾,有力推動義務教育資源布局均衡。

2019 年,市、縣兩級投入資金4 億元,將主城區8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納入教育資源優化提升工程,通過優化新建、資源整合、改建擴建拓展人口密集區域內辦學空間,有效擴大城鎮學位供給。努力吸引企業捐贈辦學,合計投資超過5 億元的宏興實驗中學和安豐中學已經高標準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

持續加大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在推進全面改薄工程基礎上,實施學校清潔取暖改造、農村學校旱廁改造、學生營養餐供餐環境改善等工程,逐步改善農村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環境。2019年重點實施了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投入2000 萬元,建設改造16 所學校,全市182 所小規模學校和74 所鄉鎮寄宿制學校設施設備配備均已達到國家標準;實施土操場改造工程,投入1.6億元,惠及學生4萬多人。

興教必先強師:打造優質師資團隊

近年來,我市下大力度提升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水平,學校的硬件差距不斷縮小,師資的不均衡不充分已經成為限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和根本。

積極實施強師興教行動,為均衡補充優秀師資作了最大努力。探索建立編制配備和政府購買服務相結合的教師補充機制并實現同工同酬,破解編制天花板。設立教師周轉編,對確需補充教師的使用臨時專戶編制予以補充;通過特崗計劃、三支一扶、銀齡計劃、師范生頂崗實習等渠道,解決教師不足問題,所需費用納入財政預算。試點實施縣管校聘,將教師從“學校人”變為“系統人”,為均衡教師資源配置創造了制度條件。堅持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制定了傾向農村、偏遠地區學校教師系列政策措施,實施“鄉村補貼、周轉宿舍、定期體檢、榮譽制度”等惠師政策。

以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為指引,強化師德規范、名師培養、教師流動三項強師工程。制定校長行為規范、教師行為規范,劃定底線紅線,端正辦學行為。完善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懲“五位一體”師德建設長效機制,通過師德論壇、師德巡回報告、師德演講等活動發揮師德典型的引領作用,通過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有償補課整治行動等加大師德規范力度。實施“卓越教師”培養工程,建立合格教師、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名師、港城教壇名家“五步培養法”,以名師工作室建設帶動骨干教師培養,培育學科專家型名師隊伍。加大縣域內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力度,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教育集團內成員學校間定期開展教師和校長交流。

發展回歸本原: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我市以課程延伸推動全面育人、豐富特色提升學校內涵,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充分認識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引擎,把“豐富經歷”作為體現育人為本、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美育提升行動、綜合實踐活動、組建學生社團、推動科技教育等渠道,整體推進課程育人、學科育人。開展經典誦讀、非遺文化、長城文化、本土文化進校園活動,推動開展創客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建立校園足球四級聯賽機制,開展夏季帆船帆板、冬季冰雪體驗活動,定期舉辦體育節;新建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利用好柳江盆地地質學博物館等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實現勞動和實踐育人。整體推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創建活動,開創錯位發展、互補互利的發展局面,全市涌現出海文化、石文化、長城文化等一大批成型的特色校本課程和學校文化品牌。

猜你喜歡
師德辦學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師德的實踐思考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呂狂飆:師德建設需警惕從崇高師德簡單轉向底線師德
師德“紅線”持續發力還需多方努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