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安全視角下的華語競爭力研究

2021-01-02 19:37郭光明邱玉婷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華語規劃語言

郭光明 邱玉婷

(貴陽學院 文化傳媒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5)

一、研究背景

語言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一個國家的語言能力越來越成為該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此情形下,提高華語的國際競爭力,不僅是因應國際社會競爭激烈的被迫之舉,而且是實現我國和平崛起的題中應有之義。運用合理的語言規劃理論,可以幫助華語實現科學、有效的國際傳播,減少因盲目傳播而造成的語言矛盾和語言沖突,從而實現世界各國語言的和諧發展。

語言文字安全問題,最早是在冷戰結束后的非傳統安全研究中開始受到關注和重視的。歷史上發生的許多社會、政治運動,原因之一就是語言問題。比如,20 世紀70 年代發生的魁北克獨立運動,就是一次由爭取法語官方地位而引發的“語言運動”;同樣,南斯拉夫的解體,主要也是因為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的語言、宗教不和。隨著語言資源觀和語言戰略構想的提出,語言安全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并逐漸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不可否認,現在的國際社會已然是一個多語社會。多語社會的各種語言之間往往地位有差別,學界將之分為高階語言、中階語言和低階語言。一般意義上所說的語言安全問題,主要指的是低階語言遭遇高階語言的入侵問題,或者是中階語言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免淪為低階語言。本文的研究屬于后者。

隨著人們對語言資源、語言功能及語言規劃的深入探討與研究,學術界也開始出現把語言和非傳統安全結合起來研究的新領域、新課題。2010 年3月,《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刊發過一組“語言關系與國家安全”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討論了中國的語言與安全問題,反映了學界的若干思考。例如:戴慶廈的《語言關系與國家安全》提出了“語言和諧”問題,并用大量實例表明目前我國的語言關系基本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部分不和諧因素,應當引起高度關注;王建勤的《美國“關鍵語言”戰略與我國國家安全語言戰略》詳細介紹了美國“關鍵語言”戰略的形成及實施情況,并富于創造力地提出了我國國家安全語言戰略問題;趙蓉暉的《國家安全視域的中國外語規劃》從外語地位、語種、教育等方面論述了外語規劃的國家安全問題;靳光瑾的《語言文字信息化與國家安全》從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的角度論述了其與國家安全的關系。2018年5 月,該學報又刊發了兩篇以“國家戰略視角下的語言安全研究”為主題的研究論文:刁晏斌的《語言安全視角下的全球華語及其研究》在語言安全視角下考察了全球華語狀況,并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框架性分析;張治國教授的《語言安全分類及中國情況分析》從語言安全的角度切入,將語言安全區分為3 種基本類型,并結合語言政策理論分析了中國的語言安全問題。這些論文基本代表了目前國內學界針對語言安全主題的深度研究成果。本文立足于全球華語,嘗試在語言安全的視角下,結合語言規劃理論,探究如何從語言本體規劃、語言地位規劃、語言習得規劃、語言聲望規劃4 個方面增強華語的國際競爭力。

二、語言本體規劃與華語競爭力

一種語言是否強勢,與其背后的國家語言能力(乃至國家實力)緊密相關,包括語言資源擁有能力、語言使用及服務能力、語言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國民語言能力、語言人才儲備能力、語言影響力、語言管理及語言事業發展能力等。當然,強勢語言并非一成不變。在現代,英語成為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美國知名“全球語言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如今,全球有將近15.8 億人會說英語,超過世界總人口的1/5。與此同時,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且漢語是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顯示,截至2011 年12月,中國已在至少96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8 所孔子學院和500 個孔子課堂,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而語言競爭存在于語言規劃的諸多方面,要想使華語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必須在語言規劃的諸多方面作出努力。

王輝指出,“語言本體規劃”是對語言自身的規劃,主要包括文字化(Graphization)、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和現代化(Modernization)[1]。我們認為,華語的本體規劃是指對華語本身的改造,包括音韻、語法、詞匯以及書寫系統等方面的改造,目的是讓華語的書寫形式(包括漢語拼音和漢字)標準化和規范化。

為增強華語的國際競爭力,在語言本體規劃方面可做的工作有:

(一)擴大漢字和漢語拼音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翻看歷史,我們發現越南早期是用漢字記錄越南語,公元10 世紀以后,越南人創造了字喃(也叫喃字),但仍與漢字并行使用,足見當時漢字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F如今,我們可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在發展經濟、文化的同時,增強漢字和漢語拼音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比如,在一些特定或者公開的場合倡導用漢字或者漢語拼音拼寫人名、地名、機構名等,由此提升漢字和漢語拼音的國際影響力。

(二)向國際社會輸出更多的華語詞匯

前些年,一則名為“‘Tuhao 土豪’有望攜手‘Dama 大媽’以單詞形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的消息引起了國內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據相關數據統計,當時《牛津英語詞典》中就已有200 余個包含華語淵源的詞匯。而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華語借詞已經在英語詞匯系統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實際上,英語中各類華語借詞不斷涌現。代表中華歷史文化的詞語,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經》)、feng shui(風水)、Mandarin(官話)……這些詞語已經進入英語的日常詞匯中。文體娛樂方面,如kongfu(功夫)、Tai Chi(太極)等詞更是隨著中國功夫電影的傳播而廣為人知。政治經濟方面,如lianghui(兩會)一詞,是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早帶頭使用,漸漸地,這個詞逐漸成為各大國際媒體的通用詞匯;我國的貨幣單位jiao(角)和yuan(元)也已被收入英語詞典。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華語流行詞匯有望被收錄在英語詞典之中,像maotai(茅臺)、Peking opera(京?。?,等等。

總部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發布報告稱,自1994 年以來加入英語的新詞匯中,“華語借用詞”數量獨占鰲頭,以5%~20%的比例超過任何其他語言來源。該機構主席帕亞克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由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華語對國際英語的沖擊比英語國家還大?!?/p>

近年來,隨著國際社會華人華僑中文母語意識的提升,以及席卷全球的“華語熱”,再加上頻頻見諸報端(主要指國外媒體)的漢語新詞,這些都在提醒著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向國際社會輸出華語詞匯這個語言戰略。

三、語言地位規劃與華語競爭力

陳章太認為,“語言地位規劃”是指對語言規劃時為語言文字確定應有的、合適的地位,即它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并協調各種語言關系[2]。在此基礎上,馮志偉又將語言地位規劃進一步分成兩個方面,即決定某種語言在社會交際中的地位、決定某種文字在社會交際中的地位;同時,他還把語言本體規劃細化為三個部分,即共同語的推廣和規范化、文字規范和標準的制定、科學技術術語的標準化[3]。

一般而言,語言地位規劃通常涉及國家語言和官方語言的制定,或者是政府行政語言、教育語言以及法庭語言等的選擇,或者幾個方面都有。而這種語言地位規劃,同樣適用于在國際社會中提升華語的地位。就目前來看,英語已然成為“世界通用語”,而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德語、漢語、日語等緊隨其后,成為“世界語言”的第二方陣。提升華語的競爭力(國際地位),首要面對的就是這些第二方陣語言的互相競爭。因此,我們在規劃華語的國際傳播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明確目標,切勿錯判世界語言的局勢。

李宇明曾把語言運用領域歸并為五大功能空間[4]。要想華語的國際地位盡早實現“質的提升”,可從這五大功能空間著手,進行華語的語言地位規劃。

(一)努力爭取讓華語成為聯合國的會議語言

作為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的漢語,若能夠成為聯合國大會的會議語言,就說明華語的國際地位有了實質性提高,并真正成為一種權威語言。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們距離這一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

(二)盡可能讓華語成為國際社會的傳媒語言

在實現了上一目標之后,要想繼續提升華語的國際地位,還應努力爭取讓華語成為國際社會的傳媒語言。比如,用華語發布國際要聞、解讀國際公約,把華語作為各國外交談判、國際交流活動所用語言的選擇之一。當務之急,就是要在海外的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媒介上開辟華文版塊,讓更多的人接觸、使用華語。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擺正華語與外國通用語之間的關系。唯有如此,海外華語教學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其他語言規劃與華語競爭力

(一)語言習得規劃與華語競爭力

庫珀(Cooper)將習得規劃從豪根(Haugen)所提出的模型中的“實施”部分分離出來,并賦予其它獨立的地位?!霸诹暤靡巹澐矫?,已經有許多致力于語言學習、語言推廣和語言普及方面的實例。其中一個著名的例證是,一個國家的政府設立像‘英國文化委員會’或德國‘歌德學院’之類的文化機構,為這類機構提供一定的資助,以便推動本國語言的對外傳播,換句話說,就是推動其他國家學習本國語,促進本國語作為其他國家第二語言的學習?!保?]374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外國青少年接觸華語,或讓國外的教育機構把華語作為其教學媒介語——至少是列為語言課程。從目前來看,爭取讓華語在海外成為一門語言課程是我們現階段的主要目標;而要實現華語作為國外的教學媒介語,則是我們的中長期目標。

(二)語言聲望規劃與華語競爭力

哈爾曼(Haarmann)提出應該在地位規劃和本體規劃之外加入另外一個維度,即聲望規劃。他認為,語言的聲望規劃將對語言規劃的成敗產生影響?!凹偃缬幸环N語言必須得在社會上推廣開來,可是,該語言只是在比較低俗的文化層面使用,而在比較高雅的層面沒有什么地位,那么,為該語言制定一項聲望規劃就顯得十分必要了?!瓘倪@個意義上講,聲望規劃通常是地位規劃的一個先決條件或一種前提?!保?]375

為此,加強華語在海外的宣傳和推廣,不斷提升華語在當地的聲望,是我們提升華語國際競爭力的當務之急。

綜上所述,在語言安全的視角下,我們應當有步驟、有計劃地推行華語規劃。具體而言,要首先進行華語聲望規劃,提升華語的國際影響力;其次是進行華語本體規劃,讓華語進入國際社會的語言運用層面;再次是進行華語的地位規劃,繼續擴大華語的使用領域;最后是進行華語的習得規劃,使華語成為國際上常用的教學媒介語,進一步提升華語的國際地位。

結語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討論的出發點是在增強華語的國際競爭力的同時,避免讓外界產生“華語入侵”之感。殷鑒不遠,在蘇聯解體前,俄語在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及中亞等地一度“霸凌”當地語言而成為第一語言,但在蘇聯解體后,這些國家和地區重新制定了語言政策,俄語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因此,我們首先要擺正華語與外國通用語之間的關系——華語只是作為第二或第三語言,而絕非要成為某國(地區)的強勢語言。而且,一般而言,語言規劃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之所以會造成社會、政治等方面的安全問題,往往是在操作和實施層面出現了重大失誤。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魁北克獨立運動,就是因為英國殖民當局的語言規劃侵犯了當地人的一些基本權益——利用特定語言限制他們的就業和升職機會。為此,本文所提倡的是充滿寬容與和諧的華語語言規劃:既要認可當地各種語言的存在,也要尊重當地民眾在特定領域使用“特殊”語言的權利和自由。

猜你喜歡
華語規劃語言
曹景行:華語新聞界里一個響當當的名字
我們的規劃與設計,正從新出發!
語言是刀
規劃·樣本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我有我語言
華語大片經典改造的迷失與救贖
華語電影概念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