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的困境與對策研究

2021-01-02 19:37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融合農業

楊 迎

(西安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一、概念界定

(一)產業扶貧

產業扶貧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杠桿的扶貧開發過程,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1]。產業扶貧是一種內生發展機制,最主要的目的是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變“開發式”扶貧為“參與式”扶貧,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提高貧困人口的自主脫貧能力,促進貧困人口增收,實現穩定脫貧。

(二)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內涵豐富,既包括經濟、社會與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與生態文明進步,是一個全面振興的綜合概念[2]。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螅?]。2018年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提出要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邏輯。

(三)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關系

產業扶貧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產業扶貧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條件。產業扶貧中涉及的鄉村產業內涵豐富、業態類型多樣,涉及面也很廣。鄉村產業發展,對“三農”發展引領性非常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边@一重要論斷深刻地闡釋了發展鄉村產業的重要性,為鄉村的產業扶貧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鄉村振興促使產業扶貧升級。鄉村振興激活脫貧發展內生動力,有助于產業扶貧升級。鄉村振興有助于強化產業扶貧成效,產業扶貧起到推動貧困對象內生發展、促進貧困個體與貧困區域協同發展、根植發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的重要作用,是避免貧困戶陷入精準扶貧“福利陷阱”[4],防止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待遇“懸崖效應”[5]的有效手段。

二、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

(一)農業產業現代化程度不高

一是農業產業市場化水平不高。在農村,農產品銷售渠道仍然以線下批發零售為主,并未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拓寬銷售渠道,不利于進一步打開銷售市場。同時,大部分農村的農副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集中在各自省內各地區,而省外地區的銷售量相對較少,農業產業的電商化明顯不足。二是設施農業規模偏小。由于缺乏專項資金,大部分農村的設施農業規模都偏小。

(二)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存在阻力

一是建設主體單一,建設資金不足。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的過程當中,政府是主要投資者,社會資本注入不足,導致在修建過程中存在建設力量薄弱的情況。二是人們思想覺悟不高,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困難。農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各個村集體和村民存在嚴重依賴心理,參與修建基礎設施的積極性不足、配合度不高。另外,一些村子存在對基礎設施建設破壞嚴重以及項目與項目之間的協調能力不強的情況,給基礎設施建設帶來極大阻力。

(三)三產融合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一是產業鏈條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規模不大、組織化程度低、科技力量不足、與農戶市場聯結不緊密,難以實現規模效益。二是金融融資困難。這仍是制約龍頭企業發展的瓶頸,并且存在金融激勵扶持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三是災害侵襲頻繁。部分農村地區存在農業生產自然災害頻繁、農業保險滯后的情況。這都給三產融合帶來一定阻力。

(四)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多種制約

一是發展不平衡,差距逐漸拉大。由于人才、技術、資金、信息和地理位置及歷史因素等的差異,村集體經濟發展差距拉大。二是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于:制度不夠健全完善,監督力度不夠,部分村干部法治觀念差,有章不依、有規不循的現象時有發生。三是受思想、觀念、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多項制約,多數村領導班子及農民思想落后,觀念守舊,加之農村人才缺乏、建設資金不足、科學技術匱乏、市場信息閉塞等,嚴重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

三、解決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面臨困境的對策

(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農業優化升級

一是要提高農業產業市場化水平,有效促進產業扶貧發展。要想搭建農民與市場的橋梁,就要加快農業市場體系建設。因此,要加強“三品一標”、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等名優品牌打造,依托市、縣、鎮、村等各級市場,加強市場營銷拓展。二是壯大先進設施農業規模。設施農業蓬勃發展,有利于培育產業扶貧“富根”。因此,需要繼續擴展設施農業,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化農業產業扶貧的科技支撐。三是建立并完善多元化投資機制,加快突破招商引資。運用科學的態度、先進的理念、專業的知識,創新招商引資模式,促進產業集群建設的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形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產業集群建設。

(二)夯實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業發展短板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推動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作用,各地要積極與相關部門銜接溝通,按照鄉村振興計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適當超前謀劃,確保住房、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完善同步到位。二是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各地有關部門應采用免稅、減費、降檻、表彰、宣傳等各項措施吸引社會力量,尤其是吸引有本地血緣關系、本地戶籍的有能力的社會人才、民間企業家回歸家鄉,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充分發揮各大中專院校、各社會團體、大中型企業等的重要作用;各行各業發揮特長,面向農村開展專項對口支援活動等。三是著力加強制度頂層設計。促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健康發展需要統籌多個重要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因此,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合作的優惠制度,健全社會合作模式運行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配套管理機制、項目評估體系、利益平衡與風險分擔機制,不斷在探索中健全該社會合作的制度體系。

(三)促進三產深度融合,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一是提升三產融合發展層次。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延伸產業鏈條是關鍵,要以農業為基礎,發展加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重視三產的聯系與融合發展,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助力鄉村振興。二是激發三產融合要素活力。三產融合不僅需要產業的深度融合,而且需要以土地、資本、人才、知識等各項生產要素的深度融合。土地方面,合理規劃農村用地,有效開發農村荒地,多渠道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為全面深度的產業融合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人才方面,各地區要立足實際,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選拔培育高素質、高技能、愛農村的“本土化”農民人才;另一方面,配合各地區“人才引進計劃”建立長效的引人、用人機制,吸引一批有文化、有專長、懂農村的大學生前往農村,助力產業融合。三是挖掘三產融合多樣化功能。三產融合多樣化功能的充分發掘有利于產業扶貧充分發展。要進一步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強化示范引領,優化農村創業孵化平臺,建立在線技術支持體系。同時,進一步推進文化旅游、電子商務、農業物聯網等有機結合,加快推進農村三產相互滲透、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四)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增強集體經濟活力

一是重視組織保障,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著眼于農村班子的加強和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選好配強村級兩委班子,選出大家認可的,有能力、有本事、會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加強業務能力培訓,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二是立足現實情況,采取針對性發展模式。農村基層干部應視各地區、各農村的特殊情況,縱觀各地全局,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推動產業融合,要立足實際,做好調查,結合當地特色,用“菜單式”取代“一刀切”,助推集體經濟活力。三是爭取政策支持,保障當地經濟發展。要積極爭取扶持政策,依據客觀、真實的理由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扶持,積極爭取城鄉一體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種植業無償補助項目、扶貧開發等優惠政策,為農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融合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融合菜
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前7個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增加12.2萬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