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以績效為導向的國有企業文化

2021-01-03 06:38文|林
企業文化 2021年36期
關鍵詞:導向考核建設

文|林 崢

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是企業可持續創新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本文從工作實際出發,分析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顯露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而從績效目標導向的角度,試圖調動員工積極性,完成企業文化的影響滲透,使得員工認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形成追求卓越的工作思維與價值觀念。

一、創建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的研究背景

“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和主旋律,人是企業活動的中心。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是企業可持續創新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因此,在國有企業積極落實勞動、人事、分配等“三項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強績效激勵的“指揮棒”作用,并在公司內部打造良好的績效文化,激發全員工作熱情,使得各崗位員工均能夠將公司發展與個人需求結合,促進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顯得格外重要。

從企業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企業文化是企業相對穩定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準則,本質上是企業職工集體認同且能夠自覺遵守的價值觀念、行為態度。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文化自身的分析、提煉、整合、調整和重塑,打造的重點應關注企業管理氛圍推進,深刻分析不同發展階段下,企業文化是否能夠與企業發展需求及社會發展趨勢相契合,同時,推進將人才開發管理融入績效文化建設,將績效與員工的工作、生活需求聯系起來,使得員工能夠將不斷提高工作績效作為核心目標,實現用文化推動工作效率。

從績效目標導向的角度來看,企業調動員工積極性需要通過運用激勵、公平、人本管理、管理者自身表率行為等多種方式,研究達成任務目標的全方位因素,分析企業環境、團隊和任務對員工的多樣性影響作用,從而完成企業文化的影響滲透,使員工認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形成追求卓越的工作思維與價值觀念。

二、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顯露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導向不夠實

1.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缺失。傳統文化講究“和為貴”,這種不得罪人的文化沉淀反映到工作中,就是充當老好人,特別是在國有企業中,由于人員流動少,在績效考核時,往往管理者對被考核者難以進行批評性評價。國有企業“重資歷、輕能力”的思維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從而導致“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工作認知。因此,企業要使績效管理體系得到順利實施和有效運行,必須建立一種績效導向的文化氛圍,必須把涉及“人”的各項決定,諸如崗位安排、工資報酬、晉升降級等,看成是一個組織的真正“控制手段”,將有關“人”的各項決定向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表明,管理層真正需要的、重視的、獎勵的是什么,必須通過績效文化改變員工認知,從而引導其工作行為。

2.員工價值觀的引導不足。公司在深入員工內心引導員工價值觀調整方面,一定程度上缺乏剛性手段。員工的個人目標與公司的整體目標存在一定差距,這種思想上的差異性不可避免。譬如,公司積極組織參與街頭執勤站崗等社會公益活動,是公司彰顯社會責任的表現,但與員工個人沒有任何利益關聯。因此,在要求員工為企業積極作出貢獻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員工的付出與應得的回報。只有讓員工認同公司的社會價值,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才能促使員工不斷調整自己原有的價值觀以與企業精神相契合。

3.績效管理的標準難以量化。在推進執行能力建設方面,干部員工行為規范落實情況缺乏量化標準。在制度標準建設中,缺少操作性強、具有約束性的量化的考核標準,參加活動以及日常表現記錄不全,工作任務量化不夠清晰,實行目標考核,對員工完成的工作量多少并不能如實反映,如員工管轄的客戶數量、管理內容、工作難易程度、時長等因素在考核上沒有差異。因而不能準確衡量員工履行義務和作用發揮情況,對員工的評價更多的是感性。還需要進一步體現“按勞分配”的分配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唯才是用、人盡其用,才能切實加強執行文化建設。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激勵不夠活

1.分配機制多元化應用存在局限。在分配機制多元化的應用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存在平均主義傾向,容易引發不同部門間工作量有差異但拿平均,同一部門內能力強的員工多干但拿平均,事務性工作員工和創新性工作員工拿平均,新員工和老員工薪酬差距小等問題。事實上,平均主義傾向看起來“人人有份”,實際上正向的激勵作用十分有限,相反還可能會因不公正產生“獎懶罰勤”的負效應。公平作為員工的一種心理感受是薪酬滿意度的根本,將員工實際付出和工作成效緊密掛鉤,重視員工個體差異,合理地拉開差距才是真正的公平。

2.激勵體系的綜合化程度不足??傮w看,國有企業仍較為依賴崗位目標對員工進行管理,十分重視對員工崗位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忽視了對員工崗位工作以外積極行為的認可。比如,為趕工期推遲下班、節假日主動加班、維護公共衛生、節約用電、解決本職工作外的工作難題、排除安全隱患等,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從激勵有效性角度,還需進一步深化完善激勵的內涵和手段。處理好日常激勵和專項表彰獎勵之間的關系,將榮譽表彰與干部政績考核、干部提拔任用掛鉤,注重加強人文關懷式的日常激勵方式運用。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協調不夠準

1.活動和任務推進的系統性有待提高??陀^上,在組織社會類、公司類活動和任務時,與中心工作或員工本職工作結合度低,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單一、創新不夠的問題,不能顧及員工手頭工作情況,導致多項活動“撞車”,同時各部門、各單位不同程度存在任務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的現象,加重了這類員工認為公司活動可有可無,手頭工作忙不完,公司活動是負擔的思想;主觀上,個別干部員工缺乏大局觀、集體觀,存在自轉現象,參加公司活動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個別黨員沒有發揮黨員先進作用。

2.內部互動與交流有待加強。公司上下級之間還未創造出無縫溝通的文化氛圍。中層領導作為績效經理人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大部分人關注的重點還是停留在考核階段,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對員工的溝通輔導及反饋改進、成長及培養等方面的關注度不高。而不論是制定績效計劃、對績效計劃的實施糾偏、績效評估、反饋面談等每一環節都離不開中層領導和員工雙方的互動溝通。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溝通給企業發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強化文化認同。

三、創建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的對策研究

(一)明確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的目標

以績效為導向,著力提升國有企業文化的“三個目標”:一是著力提高企業文化滲透度,提高活動出勤率、有效性、創新貢獻度,增強企業活力;二是著力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提升隊伍的整體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著力推動員工日常管理精細化、科學化和規范化,提升干部員工執行力。

(二)創建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的對策研究

1.以創建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為目標,打造“一把手”工程,加速企業提質增效,促進企業文化實起來。西爾斯公司曾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如果員工對顧客的態度能夠改善5%,那么顧客滿意度會提升1.3%,企業績效則會提高0.5%。這充分說明,員工在向客戶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樹立并提倡激勵體系建設促進企業文化落地,將統一的企業文化認知認同和落實情況作為人才招聘、日常薪酬績效考核、干部選拔和評選先進典型的標準之一,并納入“四好”領導班子建設。

2.以強化績效過程管控為重點,突出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優化考核指標設置,細化完善正面行為和負面行為梳理清單,促進企業文化準起來。一方面通過設置“基準分+突出貢獻加分”的考評方式,解決部門考核指標差異較大、業績橫向不可比的問題,使不同屬性的部門均有獲得正向激勵的途徑;另一方面,強化負面量化考核,制訂細致的減項扣分標準,動態調整負面清單內容,推動被考核人員嚴守安全紅線,減少日常工作差錯,引導并固化員工行為。

3.以運用技術工具為手段,優化多元化的場景應用,豐富激勵機制新內涵,促進企業文化活起來。以員工行為對企業做出的貢獻為核心指引,從企業文化、創新研究、社會責任、部門協作、素質提升等場景維度出發,創新激勵內涵,構建員工貢獻度積分管理新模式。通過操作性強、具有約束性的量化考核標準,對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行為貢獻進行量化積分管理,構筑員工業務、素質和能力提升機制。同時,實施分層分類分崗位激勵機制,在采取多元化激勵方式上加大力度。

猜你喜歡
導向考核建設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基于需求導向的航天青年成長建議與實踐
內部考核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發揮考核“指揮棒”“推進器”作用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