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術代表作評價策略研究

2021-01-03 19:18陳曉禹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高校

陳曉禹

摘要: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學術成果。學術成果表現形式和數量的增加使學者對學術代表作評價產生了極大需求,學術代表作評價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但當前學術代表作評價機制仍存在問題,本文對學術代表作評價進行了概述,并通過對其現狀進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優化高校學術代表作評價的策略,以期為學術代表作的日后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校;學術代表作;科研評價

引言

高校學術代表作作為高??蒲腥藛T學術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一直以來都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重視。學術代表作評價是衡量學術代表作的方式之一,包括作者自評、同行評議、第三方評價機構評價等方式[1]。但目前高校學術代表作評價機制存在一定問題,使學術代表作的評價開始受到多方群體的質疑,給學術代表作評價帶來了一定的困難[2]。這引起了學者的思考,如何才能完善高校學術代表作評價機制,使學術代表作評價真正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本文以高校學術代表作評價作為研究對象,從當前現狀出發,對其進行分析,以期為學術代表作評價機制的優化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1學術代表作評價的必要性

學術代表作包括多種類型,不同學科、不同行業的學術代表作也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專業特征,如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研究專利、藝術作品等[3]。高校學術代表作充分展現高??蒲腥藛T的學術水平,政府及相關學術機構也對高校學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資金與技術支持,學術期刊、著作的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這些學術代表作的質量引起學者們的思考,大多學術代表作創新點不足,無論是選題還是論述都與前人研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沒有深入且有意義的見解,自然也就缺少其學術價值[4]。因此,對學術代表作進行評價是當務之急。通過合理且科學的評價,嚴格控制學術代表作的質量而非數量,追求學術成果對社會的貢獻,使學術成果能真正造福于人民,不僅具有理論意義,還要具有實踐意義。

2高校學術代表作評價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代表作質量評判標準無法統一

學術代表作評價對篩選優秀學術成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如何確定代表作真正具有學術價值[5]。不同的評價主體對不同學術代表作會產生不同的評價意見,不同的評價主體對同一學術代表作也會產生不同的評價意見,尤其在人文社科領域。部分學者以研究創新程度作為唯一標準,認為創新性與學術價值正相關;部分學者以研究規范程度作為評價標準,認為研究過程越規范,學術價值越高。當前最為普遍的是追求核心期刊、知名出版社,認為期刊或出版社的水平越高、影響因子越高,學術成果的價值越高[6]。

2.2代表作評價制度體系不完善

由于對學術成果的盲目推崇,學術界亂象橫生,尤其在高校中極為普遍,學術不端、學術造假常有發生[7]。然而,當前針對學術代表作評價的制度體系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在代表作評價過程中,相關程序規范度不足,導致部分被評價者對評價過程的公平公正產生質疑;(2)代表作評價的申訴機制不健全,被評價者對評價結果產生疑問時,難以及時得到處理;(3)代表作評價的監管機制不健全,在評價的全過程中,難以對評價進行有效的監管,可能會影響評價的公正性。

3啟示

3.1完善學術質量評價指標

當前高校對學術代表作評價沒有一個統一的質量評價標準,較多以期刊、出版社的級別來判定學術代表作的級別。但這一方法實際上是不全面的,在代表作評價中,應綜合多種質量評價指標。期刊、出版社的級別是判定代表作學術質量的指標之一,但不能將其作為唯一指標。在實際操作中,可設置多位評價專家,綜合各方意見以后得出最終結論。同時,評價指標不僅包括如載文期刊級別、影響因子等外在指標,還應該探討代表作的學術價值、社會效益等內在指標。

3.2健全代表作評價制度體系

健全代表作評價制度體系,是使高校代表作評價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高學術界對代表作評價結果的認可程度。在實際實施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構建公平、公正、完備的代表作評價制度體系:(1)選擇評價小組時,評價小組成員應由公認的具有較高學術科研能力的學者擔任,不僅要征詢多方意見,還應采取回避原則,避免因人情往來引起的錯誤評價。(2)在評價過程中,要保證透明、公開的狀態,如果涉及機密文件,也應當保留相應文件,使評價過程能夠被追溯。(3)建立健全申訴機制,評價結束后,應開通相應的申訴渠道,若相關人員存在疑慮,工作人員或評價小組能夠及時回復。(4)建立嚴格的學術代表作評價監管機制,避免行政力量的滲透。

參考文獻

[1]謝珍,馬建霞,胡文靜.學術代表作評價:方法述評與研究展望[J/OL].情報理論與實踐:1-15.[2021-10-15]. (網絡首發論文)

[2]田賢鵬.高校教師學術代表作制評價實施:動因、挑戰與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20(02):85-91.

[3]曾建勛.重視學術代表作的識別與遴選[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1(09):1.

[4]臧峰宇. 學術評價不妨嘗試“代表作”制度[N]. 光明日報,2012-03-21(002).

[5]莫偉民.高校學術評價“代表作制”怎樣實行[J].中國高等教育,2016(08):31-33.

[6]張曙光.學術評價亂象:表征、誘因與治理——基于量化評價的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45(03):154-160.

[7]田賢鵬.高校學術不端行為懲戒之過程審思--基于程序正義視角[J].北京社會科學,2017(05):4-13.

本文系2019-2020年武漢工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課題一般項目"人文社會學科代表作評價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優化研究"(項目編號:2020YB09)。

猜你喜歡
高校
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知識管理
淺議高校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