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象

2021-01-11 13:37郭婷婷徐嘉憶裴鶴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學藝術形象

郭婷婷 徐嘉憶 裴鶴

【摘要】文學藝術,是借助語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是一種反映社會生活的意識形式,屬于社會意識形態。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去達到創作人想展示出來的場景或者體現對當時社會的思考與反思,總的來說是生活與個人的相互碰撞。在這個過程中,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被形象的表現出來:古代舉行慶典時的歡歌載舞、暗戀心儀對象的羞澀以及如何種植水稻等,創作者通過文字以及一些渲染手法把文學藝術形象的表現。即使是天馬行空的神話傳說系列,也是描繪的有聲有色十分具體形象。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形象是文學藝術的一個共同特征。

【關鍵詞】文學藝術、共同特征、形象

引用:“文學”這個名詞相當于一個總的概括,從國家區別來看它有外國文學和中國文學之分,從中國時代來分,它可以為古代文學和當代文學以及其他種類的劃分等;文學這個龐大的體系存在很多的旁枝末桿,又存在一定的共同基礎。文學藝術在這些共同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發展和壯大,無論形式如何變化多端,內容如何豐富多樣,它都帶有這些共同基礎的影子。大家常見幾種的文學藝術形式中,無論是小說,散文,詩歌,劇本還是民間傳說,它們從場景到每個人物特征無不形象生動具體,基于此,本文將從“形象”這個文學藝術的共同特征展開。

一、創作場景的形象性。

如果談論文學藝術最基本的特征那一定逃不開創作主體的現實生活。很大一部分文學作品都是直觀描寫現實生活,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思維的延伸和拓展,受此影響創作者在構建場景時或多或少存在現實因素,而形象生動的場景會讓整個文字顯得活靈活現,既利于創作者表達思想情感,也利于閱讀者欣賞。所以形象在文學藝術的共同特征中一方面提現為:創作場景的形象性。

比如,大家普遍熟悉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詩經》,原名為《詩》又稱《詩三百》。收錄的大都是記錄民間風俗或者人們生活狀態的內容,涵蓋歌功頌德、農事、燕饗、戰爭徭役和婚姻愛情等幾個方面,反映的是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对娊洝防锏膬热荽蟛糠种苯用鑼懮顖鼍?,有周人的祭祀活動如何進行;有勞動生活的真實寫照還有對遭遇不平的怨悱等等。通過《詩經》,我們不難發現:文學藝術作品將生活描寫的十分具體形象,他們把日常的行為習慣轉換用文字轉換,讓后來者能清楚看到當時社會所具有的風俗或者活動。

無論是什么年代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描寫現實生活還是虛構內容,作品里的場景一定十分形象。創作者構建活靈活現仿佛身歷其境的場景,讓讀者能親切感受所發生的事件和體會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內容。

二、創作內容的形象性。

很多文學作品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是創作者將他所想表達的內容具體形象描寫出來,讀者能體會到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東西,產生共鳴。如果文學藝術作品連最基本的故事內容都無法描寫具體,無法讓讀者將自己帶入到作品之中,那么除了作者本身,很少有人能讀懂作者所寫所想。因此,在這種動力催動引導下,創作者對待創作內容是形象的。

比如,柳青的《種谷史》,它是“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中最具有代表的作品,是紅色經典之一。柳青在創作這部文學作品尊重生活真實,以自己生活中皇甫村參與當地農業合作化為現實基礎,通過描寫互助組的鞏固和發展以及試辦農村合作化的事件,表現了建國初中國農村的社會矛盾,反映了土地革命后農村社會關系的變動。為何《種谷記》能得到較高的評價,關鍵在于它把所要描寫的內容形象具體的表現出來。能讓讀者通過作者形象描寫的內容去感受當時中國的社會矛盾和關系變動。

無論是何種文學藝術形式體裁,最重要的是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形象描寫出來,是作品形成的一個基礎,這也是文學藝術的一個共同特征。

三、創作人物的形象化。

文學藝術作品里離不開人物的烘托與推動,無論何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里一定存在著“人物”這個要素,也許這個“人物”是創作者將其進行擬人化。因為創作者是“人”的身份,所以很多創作者喜歡將專屬“人”的思維想法和行為習慣加入到文學作品中;而且通過加入人物,不僅可以讓創作者創作時十分順手流暢,也有利于讀者理解文本,更好的將自身帶入作品去與作者產生共鳴。因此,人物的形象化是文學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撐點,也是文學藝術作品的一個共同特征。

比如,楊沫的《青春之歌》,這部作品寫的是知識分子在革命中的“成長史”,也是第一部反映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說??坍嬃艘粤值漓o為中心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人物心理刻畫十分細膩、準確,作者將人物的肖像描寫和人物內心時間融為一體,不僅使人物性格更加形象鮮明,也能讓讀者感受到三四十年代知識分子的模樣。

創作人物的形象化是文學作品里存在的共同點,作家通過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去展示描寫的事件和表達作品的思想主題。同時鮮明的人物形象也能讓讀者更好的感受到作者所傳遞的思想。

總結:“形象”是每個文學作品中都能找到的一個特點,也許每個作家形象化的點不一樣,但是這并不妨礙作品的廣受喜歡。也因為“形象”的不一樣,不文學作品才有各自的文學特色?!靶蜗蟆辈粌H是文學作品的共同特征,也是未來創作者需要學習掌握的創作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平一.藝術創作中美術創作的方法分析與形式流變[J].名作欣賞,2021(27):176-178.

[2]張旭.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文化價值試解讀[J].文教資料,2020(31):22-23.

[3]何紅梅.中國文學作品中的意境研究[J].廣西教育,2019(19):136-138.

作者簡介:郭婷婷(1999-),女,聊城,漢,本科,煙臺理工學院2021級學生。作者單位:煙臺理工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3

猜你喜歡
文學藝術形象
脫下工裝 你也可以是詩人
論電視新聞解說的幾組關系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導向
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技巧分析
鐵骨柔情——論《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形象
開創硬漢派偵探小說先河
論導演創作的指揮棒
《水滸傳》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豬形象比較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