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中的趣味教學

2021-01-11 13:43唐麗萍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鐵罐桂林山水趣味

唐麗萍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初級階段的學習,影響著學生后續的學習與生活,因此教師更應該重視這個階段的教學與管理方式,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改善以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現象,通過趣味教學來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教學

引言: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很多教師還在選擇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既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又使得閱讀課堂喪失了應有的感染力與活力,導致學生閱讀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亟需優化閱讀教學方式,應將調動學生閱讀學習興趣作為首要目標,選擇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使語文閱讀課堂煥發新的光彩。

一、采取角色扮演,營造趣味學習氛圍

在閱讀教學中,理解文章人物的情感、總結文章內涵主旨對學生來說一直是十分吃力的學習內容。面對單調枯燥的文字學生很難代入進去,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自然理解起來更加困難。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開展角色扮演的實踐活動,為閱讀教學營造更加趣味生動的學習氛圍,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角色扮演屬于一種游戲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稚氣未脫,他們喜愛游戲,享受游戲,游戲教學的方式可以使他們更快速的融入課堂學習之中,讓學生對游戲與學習活動抱有相同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在扮演文章人物時,學生更能代入到人物之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與性格,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讓語文課堂更加生動多彩。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課文《陶罐與鐵罐》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分別扮演陶罐、鐵罐、旁白以及后來的普通人。在學生開始表演以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入新的表演內容,如當鐵罐傲慢的問陶罐話時,學生可以加入動作、神態來使得鐵罐傲慢的性格更加突出;在念臺詞時也可以思考如何停頓、加重語氣更加符合鐵罐的性格等,讓整個表演更加多彩,更具細節。教師可以讓有表演欲望的同學都參與進課堂表演之中,多增設幾輪表演,最后與學生一起共同點評哪幾位學生表演的最好、哪些表演最為傳神,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熱鬧。在表演完畢后,教師再將學生的注意力帶回課本之中,提問學生:“觀看了表演之后,你對陶罐與鐵罐的性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嗎?你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心得與認識嗎?”、“為什么陶罐與鐵罐的結局不一樣?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學生在觀看參與了更為直觀的表演后對課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回答問題上不會顯得過于吃力,從而使得學生閱讀學習的效率得以提升,讓語文課堂氛圍更加熱鬧有趣。

二、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式,由于學生在學生之間更放得開、有更多共同話題,學生的積極性更能體現出來。因此,教師可以積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有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改善自身閱讀學習地位較為被動的問題,同時使學生之間能夠優勢互補,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氛圍,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分組時盡量不要簡單的讓學生以同桌為小組、以前后左右的同學為小組,這樣很難保障小組內的學生存在差異性,有可能出現閱讀能力更為優秀的學生同在一個小組,而閱讀學習表現較差的學生同在一個小組,最后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質量相差較大。因此教師要盡量將有一定差異性的學生編入一個學習小組之中,小組人數控制在4到6人左右,讓閱讀學習表現更好的學生成為小組內的榜樣,在小組學習中做好示范,并使得各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更加平均,從而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課文《觸摸春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學習問題:“‘觸摸’春天怎樣理解?我們怎樣才能‘觸摸’到春天?你認為課文中作者的‘觸摸’是什么意思?”這些問題都十分發散,每個學生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認識,因此這種問題更加適合小組討論學習,每個學生都可以聽取他人的意見來找到共鳴或者靈感,使學生探究課文的熱情更盛。

三、創設趣味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使課文更具感染力,讓課文的意境能夠更直觀的體現在學生眼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聯想到熟悉的生活,產生更豐富的聯想,從而讓學生能夠融入閱讀學習之中。因此,教師可以將情境創設與趣味教學融合在一起,以情境來展現課文的內涵與魅力,帶給學生更加生動豐富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課文《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先用生動的開場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逐漸鋪設情境:“同學們,你們知道桂林山水嗎?這個地方景色宜人,優美靜謐,有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稱號。你想象中桂林山水的美景是怎樣的?”讓學生先踴躍發言,說一說自己相關的經歷。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直觀的展示桂林的山與水究竟是何種絕色,利用圖片、視頻配合輕柔緩和的音樂,讓學生能夠深深陶醉在桂林山水的動人美景之中,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能夠被情境牢牢吸引住。在展示完后,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提問:“這些美景符合你的想象嗎?你觀察到了哪些特點?哪些美景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讓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心得與認識,學生對桂林山水的欣賞與好奇都提升了不少,對課文有了更豐富的學習興趣,等學生充分交流過自己對桂林山水的認識后,教師再正式帶領學生走入課文學習。學生在課文學習時更能代入進去,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獲得了良好的學習體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領略到文章的精髓與獨有的魅力,調動起學生探究的熱情,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不再被動,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更受學生喜歡的、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徐世昌.談小學語文閱讀中的趣味教學[J].學周刊,2020(16):115-116

[2]王德發,王璐.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趣味教學[J].內蒙古教育,2020(02):64-65

[3]楊俊平.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9 (18):142

猜你喜歡
鐵罐桂林山水趣味
寫好人物神態,彰顯人物性格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桂林山歌
對話顯“品格”
午睡的趣味
妙趣橫生的趣味創意
趣味型男
讓你HOLD不住的趣味創意
《陶罐和鐵罐》告訴了我們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溯源c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