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傳統美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落實實踐研究

2021-01-11 09:23李青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傳統美德品德道德

李青

【摘要】小學是人受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優秀的品德,規范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從小就形成優秀的文明習慣,并且有一個良好的道德素養。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中,傳統美德教育是養成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方法,中華文化經過五千年歷史的傳承,其流傳下來的優秀道德遺產,為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優秀的條件。本文列舉了當前傳統美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落實的現狀和問題,尋找傳統美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落實的方法,希望對班級管理中如何應用傳統美德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傳統美德教育;班級管理

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積累了十分優秀的道德文化遺產,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進行自我反省,可以提高自身的品德。在小學教育中,傳統美德教育是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傳統美德教育應用在班級管理中,通過合適的方法,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小學生自覺遵守道德規范,糾正自己的行為,以達到提高學生自身品德的目的。

一、當前傳統美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落實現狀

1.重視知識教育、輕視品德教育

當前小學階段的教育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更注重知識的傳授,將分數作為學生好壞的度量標準,卻忽視了學生的道德培養?,F在的小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網絡,他們的知識面更廣,也更早成熟,對一些事情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1]。但另一方面,由于現在生活越來越富足,一些學生家長對學生過于溺愛,導致學生長期處于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中,導致學生在與他人交往時難以為他人著想,需要學校教育的介入。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要求,還要為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2.空講道理、脫離生活

傳統美德教育經過五千年歷史的傳承,其深刻的內涵對小學生來說理解過于困難,導致教學效果底下,傳統美德教育無法得到有效落實。部分教師在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時,僅僅是為學生空講道理,而不是將傳統美德教育融入實際。比如在教授學生“仁愛”的時候,只是將孔子的思想填鴨般灌輸給學生,學生聽得半懂不懂,理解不能,在實際的生活中也不會去應用“仁愛”的思想去尊重、禮讓他人。所以,在傳統美德教育中,教師需要將傳統美德的道理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自身良好的品德[2]。

二、傳統美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落實方法

1.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除了學生的父母,教師是與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人,學生的自身品德和習慣都在教師的培養和熏陶中養成,教師可以說是學生的榜樣。作為學生的榜樣,教師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為學生做一個優秀的示范。小學生的日常行為通常是模仿大人,所以教師的日常行為更是要遵守規則,在生活的各種細節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就算是將垃圾扔到不遠處垃圾桶中這種小事。教育中身教更勝于言傳,教師以身作則,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優秀的道德素養。

2.加強學習、提高自身

教師在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中,不僅要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當代的小學生過早的接觸了網絡,知識的獲取更加方便,但網絡的知識和觀念參差不齊,小學生的是辨別能力較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前提是自身知識儲備足夠,只有時時比學生多進一步、先學一點,才能在對學生的引導中得心應手,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學習方向。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傳統的美德教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在班級管理中尋找更合適的方法。

3.古今結合、追求進步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但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適應當代的社會,在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時,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利用網絡、電視節目等為學生介紹當代的道德模范,如“感動中國人物”、“道德觀察”等道德建設類節目,結合傳統德育故事,讓學生意識到榜樣并不遙遠,就算是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品德,也可以成為偉大的人。在班級管理中,要根據傳統美德教育讓學生自覺去規范自己的言行,逐漸形成一個互相關心、自我約束、道德高尚的班集體[3]。

4.科學教育、去粗存精

傳統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僅適用于當時的時代環境,與現代社會的規則不相適應,教師在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時,應本著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的原則,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對于墨守成規、愚忠愚孝這種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教師要對其進行批判,對于傳統文化中愛國、自強、勤儉、好學等優秀的道德品質,教師要對其進行發揚[4]。

5.春風化雨、久久為功

傳統美德教育是一項長久的計劃,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以一顆恒心對待傳統美德教育,以一顆愛心為學生的成長。在班級管理中,可以讓學生輪流做班干部,并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想法為他們安排不同的工作,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了解,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可以使學生們更加團結[5]。教師在進行教育時,要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個人情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因材施教,特別是對于班級內的后進生和雙差生,教師更要對學生進行幫助,關心、體諒、愛護學生,以身作則,指導學生進步,讓學生成為社會發展的潛在力量。

結束語: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傳統美德教育,可以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傳統美德教育在班級管理的落實中,要尋找合適的方法。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在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質。最后對學生的教育要有恒心和愛心,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倫恒棟,梁文欽,王磊,等.武德融入學校傳統美德教育的研究[J].中華武術,2020(2):66-69.

[2]嚴蓉.如何將中華傳統美德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的實踐與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1):288.

[3]黃楨.以小組合作為核心的初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20.

[4]王曉寧.中職德育課堂滲透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20(37).

[5]田海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保定學院學報,2020,033(002):110-117.

猜你喜歡
傳統美德品德道德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讓老人幸福 促社會和諧
助人為樂的小牛
做人美德
跟蹤導練(五)(2)
好學者賢
道德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品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