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老年教育的變革與發展路徑

2021-01-11 20:24廖玄弢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老年教育新媒體

廖玄弢

【摘要】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交際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新媒體環境給老年教育提供了嶄新的發展路徑。根據老年人口的身心特征、多元化需求和個人需求,社區教育需要突破傳統養老模式的局限,構建適合老年教育發展的新模式,以進一步推動老年人教育事業的發展,形成我國的老年教育多元化、普惠性、大眾化發展之路?,F就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老年教育發展的變革路徑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老年教育;新媒體;變革路徑

一、引言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和應用的時代,新媒體環境為老年教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和渠道?!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彪S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影響無處不在,影響著社會的各個領域。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進一步推動老年教育的發展,構建現代老年教育模式和體系,提高整體教育質量。

二、融入新媒體的老年教育變革路徑

(一)線上線下一體化學習,實現老年教育模式跨界融合

目前,老年教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政府支持的老年教育的實體辦學,另一種為依托網絡或電視為媒介的網上辦學。

1.線上線下學習方式的融合

基于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老年學習模式,合理規劃老年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適合老年群體的學習時長、學習需求的課程,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教育,加強線上課程學習服務能力,適時打造各類老年教育線下學習體驗基地,讓老年人通過聽講、體驗、分享和展示等多種形式,達成完整的學習體驗。

(1)O2O課堂教學模式——根據老年群體身心特點,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利用新媒體(如Pad課件錄像、音頻、視頻、手機微信、電腦QQ直播課堂、電視等)將課堂教學和線上教學相結合,構建O2O課堂教學模式。

(2)體驗式探究學習模式——構建老年教育線下學習體驗基地和游學模式?;邮潜WC教育質量不可或缺的環節,體驗式探究模式可以通過新媒介技術的互動支持學員在課堂上開展內容學習探究,也可支持學員在非正式學習情境(如超市、博物館、科技館、生態園等)或游學中開展體驗式探究學習,提升老年學員的媒介認知,消除媒介互動中的教育參與障礙。

2.線上線下學習資源的融合

建立線下教師支持服務團隊運行機制,根據線上課程學習資源,結合相關學習的需求,開展線下面授輔導??筛鶕W習情況提供按需線下互動課程服務,派相關專業教師送課到指定學習地點進行面授輔導,形成良好的、線上線下互動的老年學習大環境。

(1)遠程專遞送教模式——以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刻錄光盤等視頻、音頻、文本方式,為偏遠地區、農村地區或落后地區的老年群體提供享受優質教師資源的機會,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遠程專遞送教模式為薄弱地區因缺師少教而無法開展老年教育課程的問題提供了解決對策。

(2)合作共享教學模式——利用高校系列優質師資,在政府支持下聯合高校和區域單位(如社區、敬老院)合作,結合當地特色和文化,根據當地老年教育課程等資源缺乏的需求,開發課程,設計教學,為當地老年人提供在線課程教學平臺,分學期、學科等進行系統化教學,老年學員自愿注冊就近學習,實行區域自主班級化管理學習模式。此外,為相關在線學習課程提供線下約課教師,根據該區域老年人的需求預約教師進行面授課或講座,提高老年人的學習熱情和教學效果。此模式可以大幅度增加老年教育的受教率,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老年教育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滿足大數據背景下多樣化需求,實現老年教育的共性與個性化結合

維可托·邁爾·舍恩伯格在《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一書中提出:大數據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向受教育者提供各種所需學習的課程,同時提高了教師和教育行業對受教育者指導的有效性,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彈性學制、個性化教學和家庭學習的模式。老年教育的需求主要從學習意愿、學習結果評價、學習喜好、學習形式等方面滿足當前老年群體對新媒體的學習使用需求。在學習資源的選擇上,結合大數據分析,應該關注老年群體的身心特點、愛好,盡量多樣化,做到投其所好。

移動端碎片化學習模式是大數據時代利用新媒體技術滿足個性化需求和多樣化需求的教育模式。老年教育利用碎片化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習者螺旋性記憶學習知識,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模式是指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碎片化資源、碎片化媒體進行的自主非正式學習方式。學習者圍繞學校里的相關課程,根據興趣并自主選擇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循序漸進式學習,這是一種自主性系統學習,只不過是用碎片化方式進行的學習模式。

(1)學習門戶設置方面,要求媒介上的字體、間隔要大,字體與背景顏色的對比鮮明,以方便老年人的閱讀;要用通俗易懂的詞句表達,便于老年人理解;要用象征性較強的圖像代替文字,以便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檢索信息;動態效果的圖像要能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但動的頻率不能太大,以免影響老年人視覺;在操作方面,避免使用滾動條,避免鼠標等光標拖動困難。

(2)應該以積極樂觀、健康休閑、融入社會、方便易用等學習理念為導向,滿足老年學員的實際需求;在交互設置上,應設置以學員與教師及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為主、親情友情互動為輔的模式。

(三)創新辦學理念,實現老年教育運行的媒介大融合

在信息化時代下,融合互聯網+的特點、轉變老年教育的傳統辦學理念成為發展趨勢之一,而老年教育和互聯網+的融合中體現出“開放、共享、普惠”的理念,可以更好地發揮教育的作用。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下,互聯網+老年教育中“開放”的理念意味著老年教育觀念的開放、辦學方式的開放、學習資源的開放和學習對象的開放;“共享”的理念要求數字化學習資源、課程資源、師資隊伍、理論研究團隊可持續性合作及共建共享;“普惠”的理念呼喚大眾化的、便捷的、惠利于民的教育。

隨著新媒體時代技術的發展,媒介間的融合已不鮮見。媒介從理論層面發展到實踐層面,已成為當今媒介發展的主要形式和重點策略。老年教育媒介融合中的互聯網+老年教育,既可以利用傳統媒體的優勢,又可以突破傳統媒體的局限,改善其不足的地方。根據老年受眾群體的偏好,建設不同類型老年學習載體,可滿足老年受眾不同于其他群體的需求。依托電大系統興辦老年教育的辦學實踐突破了實體辦學的局限,利用系統遠程教育技術的優勢,探索互聯網+老年教育的媒介融合辦學新模式,構建了學校實體老年教育、基層社區實體老年教育、社會合作辦學實體老年教育、老年電視大學(網上老年大學)、老年學習共同體培育(老年自主學習)“五位一體”的多元化辦學新格局。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彌補老年教育的短板,吸收傳統教育模式的豐富經驗,融合新媒體創新模式,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多的教育內容與服務功能,發揮老年教育的影響力,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程思岳,黃宜梁.現代信息技術促進附近老年教育發展[C].老年教育策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老年教育新媒體
發達城市老年大學課程適切性研究
引導社會參與豐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老年教育供給側改革與發展研究
淺談對老年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思考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葫蘆島市城市人口老年教育問題調查研究及發展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