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融合”背景下中職學校勞動教育“六化”模式貫通一體的實踐研究

2021-01-11 20:24王愛玲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勞動中職

王愛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贬槍Ξ斍爸新殞W校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為核心目標,緊扣勞動品德與精神、勞動態度與習慣、勞動知識與技能三大勞動素養,構建中職學校勞動教育“六化”模式,實現生活勞動教育日?;?、生產勞動教育課程化、服務勞動教育社會化、勞動教育實施常態化、勞動教育課程思政化、勞動素養評價多元化,從而形成中職勞動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長效機制和有效模式,以期能夠為中職學校勞動教育的落實與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以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 生活勞動教育日?;?/p>

(一)勞動教育目標生活化

勞動教育可以為學生社會化發展提供支持,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樹立起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在新時期發展下,中職學校勞動教育應當堅持從生活勞動教育目標生活化角度出發,落實五育并舉原則,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借助適合的勞動教育目標與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明確生活勞動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逐漸提升品德修養,實現智力發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勞動活動的基礎上實現陶冶情操目標。

(二)展現勞動教育育人功能

勞動教育具備全面育人的功能與作用,需要從學生日常生活來開展教育,同時也是需要落實到生活實際中的。因此在中職學校勞動教育中需要確保實踐載體的具體化,堅持從生活實際出發,保障教育的多樣化。開展勞動教育時應當堅持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基本要求入手,展現勞動綜合育人功能,發揮以勞樹德作用,為五育并舉發展提供支持。如借助文化熏陶來激發學生勞動意識,在物質文化中需要從專業設置出發,突出專業氛圍,在學校中增設勞動精神文化墻,或是懸掛大國工匠事跡、勞動模范簡介等。在精神文化中可以開展工匠精神進校園等工程,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表現方式,及時將匠心文化引入到教學中。

二、生產勞動教育課程化

(一)完善勞動教育內容與勞動素養評價制度

在中職學校中應當堅持從五育并舉角度出發,做好生產勞動教育課程化設計工作,實現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目標。通過將生產勞動教育單獨提煉出來,主動整合勞動教育內容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對學科知識進行探索時,做好備課環節,找到勞動教育與課程之間關系,實施勞動教育教學。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幫助學生掌握勞動技能與職業體驗,實現對現有實踐課程的創新,適當增加勞動課時比例。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行,為中職學校生產勞動教育課程化開展提供了指導,同時也提升了勞動教育地位。如完善勞動素養評價制度,通過將勞動素養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結合在一起,在指定有效獎勵機制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技能與成功展示,競賽活動等,通過以客觀的角度針對學生的勞動過程、最終結果等進行記錄,在做好具體考核、公式等的基礎上展現勞動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二)完善勞動課程體系

第一,針對當前中職學校課程設置進行優化,主動將勞動教育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展現勞動課程體系的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第二,增設來動教育必修課程,確保勞動教育的高效開展。如可以開設《勞動教育》等公共必修課等,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出發,積極開展專題教育活動。通過確定教學標準、實施方案等,能夠保障中職學校勞動教育的高效開展。第三,開設勞動主題選修課,并由相關部門開展。第四,在專業課程中融合勞動教育內容,全面貫徹教育應當主動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理念,借助勞動教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第五,積極開展實習實訓課程,為勞動教育開展提供支持,構建合理化實訓體系,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樹立起正確的擇業觀。

三、服務勞動教育社會化

(一)展現社會資源優勢

服務勞動教育社會化其實就是要堅持從專業服務角度出發,做好以勞立德工作,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將學生帶入到社會服務中去,確保學生能夠在參與公益勞動以及志愿服務等活動中不斷提升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逐漸樹立起崇高的理想與信念。

(二)做好專業輻射工作

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學校中需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應當主動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做好為社會服務工作。因此學生可以主動與教師一起參與到職業體驗活動中,在創新體驗形勢的基礎上掌握專業知識。如可以借助直播、互動、線下手工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或是定期參與到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中去,在積極開展專業服務活動的基礎上勞動智慧展現出來。通過動員全社會力量,在協同做好勞動教育的基礎上提升教育效果。因此在勞動教育中需要轉變教育系統之間的局限性,在加強聯系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教育系統,如家庭勞動教育、社會勞動教育、學校勞動教育等的融合,構建出合理化的勞動教育社會化格局,對學生產生出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勞動教育實施常態化

(一)以學生家庭為主,保障勞動的經常性

要讓家庭成為學生參與勞動的輔助性場所。為了轉變家長對勞動教育的錯誤認識,在學校中需要積極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利用家長講座、網絡平臺等宣傳勞動教育,讓家長認識到家庭勞動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的意義所在,保障勞動教育開展的全面性。如引導學生參與家務勞動,通過讓學生主動幫助家長承擔家務,能夠鍛煉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同時也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圍,確保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加強與家庭資源之間的結合,在構建高效協同管理機制的基礎上利用制定《家務勞動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發揮家校協同教育作用。為了提升家庭教育有效性,還需要鼓勵家長組建家長委員會,以輔助的方式為學生勞動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充足的勞動時間?;蚴强梢灾谱骷覄談趧忧鍐?,及時幫助學生掌握力所能及家務勞動的方法,主動承擔勞動職責,產生參與勞動的熱情,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從學校層面保障勞動教育實施常態化

為了強化學生的勞動成果,可以在學校中開展勞動技能比賽等,針對學生的勞動技能情況進行分析,設計出不同的競賽項目?;蚴强梢栽趯W校與班級中增設勞動崗位制度。學校作為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就需要從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出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態度,明確勞動目標,做好細節研究工作。如可以將節氣文化與農事勞動結合在一起,轉變學生對勞動的錯誤認識,讓學生在參與實踐中產生出正確的認識,理解節氣文化與勞動之間的關系,掌握勞動技能與方法,感受到勞動的艱險與收獲的喜悅。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勞動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熱愛勞動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