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視野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構建

2021-01-11 00:58姚育芽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初中數學信息技術

姚育芽

【摘要】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具有必然性,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發展學生創新素養,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诖?,結合人教版教材案例,分析初中數學中信息技術的深化應用流程與融合創新策略,使初中數學教師明確如何整合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落實“互聯網+教育”。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有效課堂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已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個突出發展方向。大家普遍發現,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有很多優點,而且可以貫穿于學生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的全過程。具體到初中數學學科,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與數學知識進行更親近的互動,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感知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乃至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印象。當然,上述良好效果的實現還有賴于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要科學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這一有力工具。

一、信息導入突破教學難點

雖然學生已經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但是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思維邏輯能力也不夠健全,并且其感性思維能力仍舊不能超越理性思維能力,注意力不夠集中,也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課程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跳躍性也非常強,對于嚴謹性和復雜性均較強的數學知識學習仍舊存在一定的困難。除此之外,我國的數學課程知識還擁有較強的抽象性。由于初中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對于這些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學習起來較為困難與吃力,而且由于每個初中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語言表達方式、理解能力等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然而,初中數學教師由于受傳統數學教學理念的影響,在給初中生傳授數學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常常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阻礙了我國初中生對初中數學課堂知識學習的良性循環與發展。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傳授初中生數學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突破傳統的初中數學知識課堂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思想,重視初中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每一個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理解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等,科學地制定數學課程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并且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調動初中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從而促進數學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運用微課促進學生課前預習

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學習的效率不同,學習的質量也不同,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會因為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而降低自身的教學速度,這樣會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都會讓學生進行預習,但是在以往的預習過程當中,由于教師沒有辦法對學生在家中的預習情況進行監督,初中生的年齡又比較小,在預習過程當中不夠自覺,因此很多初中生在預習過程當中會出現偷懶的情況,預習的效果無法得到保障。這樣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還是沒有辦法得到有效拉近,整體的教學質量依舊沒有得到提升。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通過信息化的途徑更好地開展課前預習環節的展開、通過信息化幫助教師可以更好地將需要預習的內容向學生進行展示,并且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預習,豐富學生預習的形式,同時激發學生自主預習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了解學生預習情況,實現學生預習的高質化。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錄制有關這節課學習的微課內容,然后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可以根據微課,明確自己的預習方向。在微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先展示一些剪紙紋樣、蝴蝶以及相關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通過問題的形式調動學生這個章節學習的興趣。通過這些展示的圖片為學生講述軸對稱圖形的定義,用一根虛線將圖形分成兩半,讓學生觀察分割的兩半是否一致,從而讓學生可以對軸對稱圖形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教師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以后,就可以通過一些中國古代的錢幣作為檢驗學生預習成果的題目。學生需要對不同的錢幣進行辨認,從而確定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為什么不是。這樣的教學更加有趣,調動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練習結束以后回憶自己以往學習的幾何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而這些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并且以此為下次正式上課時每一個學生需要輪流回答的問題。

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信息化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以圖片,音影的方式,將教材中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和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學公式以非常清晰明了的直觀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緊跟時代潮流,培養自己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現代化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較強這一心理特點,把握學生心理。讓學生興趣使然,以興趣為學習驅動力,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本中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的推演,理論的證明和一些定義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例如在《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多媒體屏幕上演示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在三角形中怎樣做出來。分別與三角形是什么關系,有什么作用。直觀的展示三角形與其他線段之間的變化和聯系,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角平分線、中線和垂線這三條線段的特殊性。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利用圖像動態變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

結語:新時代的教育體制要求教育改革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課程教學。在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創新融合中,還需要廣大數學老師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創新與設計,把握教學效果這一關鍵點,加大信息技術開發深度,更好地為初中數學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謝成蛟. 初中數學信息技術研究[J]. 軟件:電子版, 2019, 000(006):5.

[2]李莎.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上的應用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1):307-308.

[3]張高忠, 于曉玲.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研究, 2020, 000(008):P.69-70.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初中數學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洗去浮華,回歸本真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