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中年級數學簡便運算教學

2021-01-11 01:01鄭瑞華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簡便運算中年級存在問題

鄭瑞華

【摘要】目前小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就是簡便運算,通過簡便運算可以有效提高運算速度,進而提高答題效率。但目前小學中年級數學簡便運算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研究和探討提高小學數學簡便運算的有效策略,進而提高小學生簡便運算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年級;簡便運算;存在問題;教學策略

小學中年級簡便運算教學是一大重點也是一大難點,做好簡便運算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簡便運算的法則、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計算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展。但由于這部分內容具有些許難度,且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得要領,導致簡便運算的教學與學習變得復雜困難?;诖?,下面就如何有效進行簡便運算教學做具體分析。

一、小學數學簡便運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簡便運算意識薄弱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解題。但是目前有一些教師并沒有嚴格按照新課標要求進行教學。他們認為掌握運算定律就是學會了利用簡便運算,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學生缺乏簡便運算的意識,無法靈活運用簡便運算的法則。

(二)學生缺乏生活經驗

小學生處于低年齡階段,因此對必要的生活經驗較缺乏,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理解不到位,甚至有些學生無法理解這些實際問題,如:在學習購買物品花費金錢的相關問題時,學生缺乏類似購買經驗,不利于他們對類似數學問題的學習,同樣不利于他們數學簡便運算能力的提升。

(三)學生遺忘、混淆定律

目前簡便運算的相關知識在教材編寫中占據同一個單元,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將五大運算定律的特點及時理解、消化,再加上他們對生活經驗的缺失,導致對簡便運算的運算定律也沒有清晰的認識,最終使其極易遺忘和混淆簡便運算算法。

(四)教師評價方式單一

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相比,教師更注重他們的學習結果、所獲得的知識以及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簡便運算教學活動時,大部分都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運算定律,與其認知規律不符,因此僅僅只能解決簡單的計算,對于復雜問題的解決依舊存在問題。

二、小學中段數學簡便運算教學策略

(一)完善運算律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要想讓小學生深刻體會簡便運算的價值并熟練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教師就需強化運算律教學,讓學生先夯實自身知識儲備,為后續的學習與提升做好準備。教師應正確認識到,運算律雖然是高度抽象的數學模型,但其起源于運算,因此簡便運算與四則運算在本質上存有聯系,且兩者都與現實生活問題緊密相連。因此,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教師首先可帶領學生溫習舊知識,讓其構建起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現實生活問題為學生創設出具體的教學情境,利用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了解運算定律的形成與用法。具體如,教師可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跑步問題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小明新制定了一個跑步計劃,第一天跑了300米,第二天跑了500米,第三天跑了800米,問三天一共跑了多少米?在提出問題情境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得出此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方案一:將三天跑的路程相加;方案二:先計算出第二天與第三天的路程,將其與第一天路程合并,或算出第一天、第二天路程將其與第三天路程合并。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計算,并提醒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注重分析與總結,學生很快就會發現新問題,即無論三個數字怎樣組合,最終和不變。此時教師再圍繞這一定律對學生做深入講解,由于學生之間已經經歷了思考、計算、總結這一過程,因此對教師的講解將更加容易理解與消化。

(二)注重思維訓練,深化應用技能

在小學中年級簡便運算教學中,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即使學生正確掌握了簡便運算定律與性質,若缺少靈活的思維,缺少對簡便運算的深入理解,其仍然無法實現對簡便運算的靈活應用。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有意識、有策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思維訓練,以此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展,促進學生計算能力提高。具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單向延展法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將某一相關知識點確定為端點,并引導學生圍繞這一知識點進行分析、思考,將與該知識點有關的或由該知識點引出的其他知識進行排列,構建網狀、樹狀架構體系,以知識為引子,促進學生思維拓展,讓學生能形成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活動方式。其次,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將簡便運算相關內容引進去,讓學生自主構建簡便運算的基本模型,從而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三)注重例題講解,鞏固教學效果

在小學中年級簡便運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典型例題的應用,通過典型例題的詳細講解、反復訓練深化學生對簡便運算的理解,提升學生計算能力[3]。如小學中年級簡便運算章節中有這樣一道典型例題:32×125=?當教師給出學生這一題目后,通常情況下學生會采用以下算法:32×125=125×(4×8)=125×4+125×8=1500;但也有部分學生會算出錯誤答案,而這部分學生算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將題目與運算律混淆,因而寫出“32×125=125×(4×8)=125×4×8=4000”這樣的計算步驟。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需以此為例,指出學生平時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審題,要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習慣,使學生克服慣性解題思維,提高計算中的選擇性反應能力。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多積累、歸納與總結這類經典題目,并通過反復的練習掌握計算方法,最終實現準確解題。

綜上所述,簡便運算教學是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簡便運算教學,對于提升學生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實際,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簡便運算定律,讓學生熟練掌握簡便運算方法,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鍛煉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恒麗.簡便不等于簡單——例談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的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7(14).

[2]宋雨晴.優化小學數學簡便運算教學的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8(32).

[3]楊亞萍.小學計算教學策略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猜你喜歡
簡便運算中年級存在問題
讓簡便運算的教學不再“復雜”
小學高年級簡便運算中的常見錯誤與解決對策
情境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
小學中年級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簡便運算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淺談中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中年級作文訓練要點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