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比經皮射頻消融術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小肝癌的臨床療效

2021-01-12 08:42左文濤周忠進
關鍵詞:經皮射頻組間

左文濤,周忠進*

(廣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隨州 432700)

肝細胞癌屬于為人體生命質量威脅較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小肝癌指的是單一腫瘤直徑小于3cm的肝癌,對人們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隨著乙肝患病率的提高,肝癌患病率隨之增加。據統計,每年死于肝癌患者占肝癌死亡的50%。臨床治療中,腹腔鏡下肝切除術應用較多,經皮射頻消融術治療效果顯著,患者預后情況顯著好轉[1]。本次研究中,以本院在固定時段內收治的小肝癌患者為研究樣本,通過實施不同的臨床治療方案,分析小肝癌接受經皮射頻消融術與腹腔鏡肝切除術的臨床療效,詳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時間段為:2018年2月-2019年3月,研究樣本定義為58例我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依據患者就診時間,分為接受經皮射頻消融治療的研究組(29例)與腹腔鏡肝癌切除術的對照組(29例),研究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23-73歲之間,平均(48.6±2.1)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在24--75歲之間,平均(47.85±2.21)歲。一般資料數據分析無意義(P>0.05),數據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行腹腔鏡肝癌切除術。體位保持平臥位,氣管插管,行全麻。于右肋緣下打開手術切口,創建四孔二氧化碳氣腹。借助腹腔鏡探查肝臟癌變情況;解剖剝離肝十二指腸韌帶、膽道、血管系統等,切除肝臟上惡性腫瘤病灶。對血管、膽管實施結扎,清洗腹腔,置入腹腔引流管,術后實施抗感染治療。

研究組接受經皮射頻消融術。引進國外冷循環射頻系統,體位保持平臥位,借助影像學手段定位標記穿刺點。行0.5%利多卡因針局部麻醉與靜脈麻醉。電極針順腫瘤長徑進入,直達病灶底端。射頻輸出功率140--150W,手術18min,控制電極范圍。電極針腳避免損傷相近臟器與膽道血管。射頻針尖溫度達到75℃后拔針,達到消融與止血效果。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狀況,包括ALT(丙氨酸氨基酸轉移酶)、AST(門冬氨酸氨基酸轉移酶),完成數據統一后進行組間數據對比。

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類型、例數,完成時數據分析后用作組件數據對比。

采用QOL生存質量評定量表完成評估,總分140分,涉及28個評分項,每項以分為1-5分五個評分標準,分值與患者狀態成正比。

1.4 數據處理

SPSS22.0,計量資料格式統一為(±s),由T值進行結果校驗;計數資料格式統一為(n,%),由x2值完成校驗,以P值區間(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狀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A LT、A S T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0日后,研究組患者ALT、AST臨床指標(32.51±10.85、30.52±5.55)相較于對照組患者同組數據(41.20±10.9、49.82±6.17),組間數據差異存在意義(T1=3.0428,P1=0.0036;T2=12.5238,P2=0.0000)。

2.2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治療結束后,對照組患者出現8例相關并發癥,分別為:出血2例、疼痛2例,胃腸道不適2例、肺部感染2例,發生率27.59%;研究組患者出現2例相關并發癥,分別為出血1例,胃腸道不適1例,發生率6.90%,組間數據差異存在意義(x2=4.3500,P=0.0370)。

2.3 對比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數據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研究組112.32±2.32分、對照組118.41±2.35分;組間數據差異無意義(P>0.05);治療30日后,兩組患者分值均有效下降,其中研究組患者分值為52.64±1.34分、對照組患者分值為82.35±1.58分,組間數據差異存在意義(T=77.2275,P=0.0000)。

3 討 論

小肝癌作為原發性肝癌指的是肝臟實質細胞的惡性腫瘤,是其中存在手術治療指征的疾病之一。在臨床手術術式選擇上,腹腔鏡肝癌切除術應用廣泛,在實際手術中,由于病灶毗鄰位置、瘤體大小、安全邊界等影響因素,手術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且術后復發率高,手術創傷大[2]。近些年來,射頻消融治療手術在腫瘤疾病的治療中有著較廣的應用。射頻消融手術實施過程中,借助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掌握腫瘤并在,通過將電極針置入腫瘤病灶,以較高的射頻功率灼燒腫瘤病灶,達到滅殺腫瘤因子的治療目的,有效的控制腫瘤病癥的發展。該手術屬于微創手術,術后康復效果良好,并發癥發生率低,對患者的生理指標影響較低,臨床應用價值顯著[3]。為此,我院提出射頻消融技術用于治療小肝癌,通過將癌變部位實施射頻消融,致使腫瘤壞死引發腫瘤細胞死亡,大奧達到小肝癌治療效果。經皮射頻消融術具有重復性強、安全性穩定、適應性廣泛的特點,可達到切除瘤體根治效果[4]。

本研究中,治療前,兩組患者ALT、AST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0日后,研究組患者ALT、AST臨床指標(32.51±10.85、30.52±5.55)相較于對照組患者同組數據(41.20±10.9、49.82±6.17),組間數據差異存在意義(P<0.05);且在治療有效率方面,研究組療效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結束后,對照組患者出現8例相關并發癥,發生率27.59%;研究組患者出現2例相關并發癥,發生率6.90%,組間數據差異存在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分值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數據差異存在意義(P<0.05)。

綜合分析,經皮射頻消融術治療小肝癌的臨床療效顯著,對改善肝功能指標有積極作用,術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預后改善顯著,臨床治療價值具有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經皮射頻組間
經皮迷走神經刺激對抑制控制的調節機制*
經皮耳迷走神經刺激抗抑郁膽堿能機制的探討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來氟米特聯合醋酸潑尼松片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5G OTA射頻測試系統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低場核磁共振短死時間射頻線圈與射頻開關的設計
關于射頻前端芯片研發與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種用于經皮脊髓電刺激的可調便攜式刺激器設計
要背溝,不要“虎背熊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