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評估

2021-01-12 08:42
關鍵詞:縫線出血量產后

曲 平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傳染病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162650)

產后出血是臨床常見、多發的產后并發癥之一,長期以來便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1]。產婦產后2小時出血量超過400毫升或者是產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毫升,便可診斷為產后出血[2]。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約占70%左右。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目前,產后出血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少數產婦需采取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嚴重影響產婦的生理、心理健康。臨床上,對產后出血患者,必須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以迅速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為探討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現對68例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分組實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的68例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惡性腫瘤、臨床資料不全及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妊娠期合并癥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各34例。實驗組:年齡21~41歲,平均(31.62±4.57)歲;孕周37~41周,平均(39.08±0.31)周;初產婦20例,經產婦14例。對照組:年齡20~42歲,平均(31.54±4.65)歲;孕周38~40周,平均(39.02±0.28)周;初產婦18例,經產婦15例。比較兩組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子宮壓迫縫合術。于術前開展子宮壓迫試驗,若出血情況明顯改善,則手術成功率較大。子宮壓迫縫合術的操作如下:將膀胱腹膜下推,并使膀胱腹膜反折,將子宮下段充分暴露出來。于子宮內側3厘米位置或者是子宮右側切口位置的下緣3厘米處由外至內地進行進針,經過宮腔,于子宮內側4厘米位置或者是子宮右側切口位置的上緣3厘米處進行出針。然后將縫線拉至與宮角距離3厘米左右的宮底,垂直繞向子宮后壁,并于對應前壁處進針,進入宮腔橫向至子宮左側后壁與右側對應位置出針,使縫線垂直經過宮底,到達子宮前壁,于右側對應位置處,縫合左側子宮切口的上、下緣[3]。助手負責進行子宮加壓、收緊縫線兩端,觀察止血成功后,再進行打結。子宮表面有2條凹痕,將子宮切口關閉。在打結的時候,要確保用力適度、勻速、緩慢。若是縫線過松,則達不到止血效果;若是縫線過緊,則會給子宮供血造成阻礙。把子宮放回腹腔后,仔細觀察出血情況,確保陰道未流血、子宮下段無切口滲血現象之后,便可以關腹。

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常規止血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給予宮縮劑治療、子宮按摩、及時輸血、宮腔紗條填塞術、子宮切除術等方法進行治療。如,由于宮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者,采取注射宮縮劑、宮腔紗條填塞術,并配合子宮按摩的方法進行治療;由于凝血功能障礙所致產后出血者,給予補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方法進行治療;對于出血量較大,采取上述方法無法有效止血者,采取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2組產婦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出血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術中出血量的測量方法:對術中紗布、墊子使用前后的重量差進行計算,血液毫升數=重量差÷1.05[4]。術后出血量:胎兒娩出、羊水流盡后,在會陰部放置一個儲血盤,并用量杯測量;并計算術后墊子使用前后的重量差。術后出血量=量杯測量值+術后墊子使用前后的重量差÷1.0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計量資料以率、±s進行表達,并實施x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出血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出血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s,毫升)

表1 2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出血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s,毫升)

n 術中出血量 產后2小時出血量 產后24小時出血量實驗組 34 756.85±123.65 185.14±17.42 405.6±13.64對照組 34 1215.62±186.54 328.32±31.53 521.36±18.62

3 討 論

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產后并發癥,其發病率約為2%左右,對產婦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如胎盤前置與胎盤早剝、軟產道損傷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是誘發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4]。臨床治療產后出血,常用方法是給予宮縮劑,如縮宮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可通過刺激子宮肌層收縮,達到止血的效果。應用宮縮劑無法有效止血的情況下,可采取宮腔紗條填塞術、子宮動脈結扎術、高選擇性動脈栓塞術、子宮切除術等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但存在操作復雜、效果不佳、可使患者喪失生育能力等缺點與不足[5]。應用宮縮劑,對難治型產后出血的效果不佳;應用子宮動脈結扎術,不僅失敗率較高,還有可能引起其他并發癥。

隨著產科醫療理論、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具有安全、有效、簡單、便捷等一系列優勢的子宮壓迫縫合術不斷改進、優化,并在臨床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子宮壓迫縫合術是以壓迫止血為作用原理,通過壓迫子宮壁血管,來達到降低出血部位血流速度、促進凝血因子的聚集、減少出血點的目的,進而達到止血效果。子宮壓迫縫合術有著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較短、縫合效果好等優勢,可減少機體損傷,術后恢復較快。

本研究結果發現,應用子宮壓迫縫合術進行治療的實驗組,其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出血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明顯低于應用常規止血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說明,產后出血患者應用子宮壓迫縫合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產后出血,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縫線出血量產后
基于反向P–M擴散分割的縫線斷線檢測
稱重法和升級容積法并用對產后出血量的估算調查
綜合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出血量及新生兒評分的影響
女性產后便秘怎么辦
剖腹產橫切口兩種縫線縫合的對比探討
媽媽們產后的生理煩惱
應用氨甲環酸對髖關節置換術出血量的影響
膽囊底縫線牽引兩孔免夾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操作體會
縫線抗議
全膝關節置換術中應用氨甲環酸灌注關節腔以減少術后出血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