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中學化學課堂的實踐研究

2021-01-20 04:33何婷梁小琴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案例設計中學化學課程思政

何婷 梁小琴

【摘要】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分析思政視域下中學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從教師、教學內容、學生的角度提出策略,圍繞提升學生的理想信念、四大自信,增強家國情懷、科研精神等方面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設計出具體的教學案例,目的是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課堂,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思想得到升華。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學化學;教學策略;案例設計

作者簡介:何婷(1998.06-),女,南寧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碩士研究生,曾獲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梁小琴(1998.03-),女,南寧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碩士研究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要堅持顯性和隱性教育相向而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終與人才培養體系相融合[1],積極發揮各學科教育的作用,創造教育合力,實現“立德育人”的教育目標。目前許多學校都在響應推進課程思政。課程思政是一種新型教學理念,把德育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文素質等優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科專業教學中,既能學習專業知識,又能培養有道德情操的人才。本文通過分析課程思政視域下中學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策略,以人教版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為例,融入德育理念,形成思政與中學化學融合的課堂。

一、課程思政視域下中學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課程思政雖然培養了許多學生崇高的愛國情懷、正確的“三觀”和民族意識,但開展時間尚短,在融入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淡薄

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者,應把立德樹人作為自覺行動,率先垂范,言傳身教。在當今教學中,部分教師思政育人意識薄弱,認為思政教育有所屬的課程,將立德樹人任務僅僅寄托在思政教育的學科上,并未意識到學科融合更能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僅僅傳授專業知識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思政育人的主觀能動性[2]。例如教師在講授元素周期表時,如果單純強調知識內容而忽略化學家門捷列夫背后的埋頭苦干、持之以恒精神,就會導致學生過分注重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卷面成績,思想上卻得不到培養。

(二)中學化學與思政結合不緊密

目前中學化學與思政融合處于初步階段,絕大部分教師雖有思政育人的理念,但對思政教育的內涵認識模糊,教學流于表面,在課堂上也更趨于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設計,未能將思政目標分解落實到位和起到兩者的協同效應,思政融入方式刻板,只在幾個切入點零散地開展教學。例如在講解無機非金屬材料時,教師不僅能從物質組成切入思政元素,而且可從結構、性質、用途等角度去挖掘,形成一條鮮明的思政育人主線。

(三)缺乏獨具特色的化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

雖然有關中學化學教學方式的研究有很多,但有關思政教育融入中學課堂的研究還處于摸索的階段,融合相對少,教師在教學中可提供的有價值的參考案例資源稀少,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思政方向不明確。因此,圍繞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建立思政共享機制是當下推進課程思政發展的重要工作。

二、課程思政融入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組建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從事立德樹人和教書育人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正所謂“有德無才非一好師,有才無德不足當一名教師”,作為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思想陣地,教師的政治站位高度會影響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建設一支德才兼備、具有高水平的政治理論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儲備的教師隊伍是課程思政融入中學化學課堂的重要環節。在培訓教師的專業技能時,不僅要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強調教師多關注時事熱點,參加學校關于課程思政的報告會,觀看“學習強國”平臺中思政的視頻和文章[3]等。

(二)挖掘中學化學中的思政元素,讓思政走進課堂

課程思政走進中學化學課堂的關鍵是要清楚專業知識中的思政元素。教師要深入學習課程、教材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找到專業知識與價值觀的契合點。例如在講解熵增定律時,可將其與“自律”“努力”以及“國家管理”相聯系;在講解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時,可與“人生平衡”相聯系,人生中總會遇到許多影響自己的因素,如何將這些影響進行調整內化是關鍵;在學習堿金屬時,可講解“侯氏制堿法”,學習科學家侯德榜背后鍥而不舍、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全面了解學生各階段思想需求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師要清楚學生各階段的思想需求。如初中階段學生在心智方面還不夠成熟,人生理想也不明確,對家國情懷、科研探索精神等的感知還不夠強烈,抽象和辯證思維都處于起步階段。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使其更通俗易懂。高中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建立了價值觀、人生觀,教師可以分層次滲透更深層次如哲學方面的思想。所以教師在滲透德育時,要基于學生當下的思維、心智,以實然為重點,做到思政無處不在。

三、思政融入中學化學的教學實踐——以“氯及其化合物”為例

“氯及其化合物”這節課主要涉及氯氣的化學性質、氯水的成分及漂白作用。氯是一種典型的非金屬元素,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中。在該節課中有許多能與思政融合的切入點,教師可從氯的結構、性質、用途等方面出發,圍繞化學學科與思政結合的理念,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育學生要有中國心、中國情,用化學知識造福社會,關注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明白氯氣對生活的作用之大。本節課的教學框架如圖1所示。

圖1“氯及其化合物”的教學框架

(一)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疫情期間84消毒液的廣泛應用。

思政元素:該環節以觀看疫情時期的視頻為思政切入點,回顧疫情時期的艱難險阻,強調工作態度和責任心,以及學科知識在維護人民生命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在化學中彰顯家國情懷,樹立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喚醒學生的使命感,讓學生明白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人類的生存密切相關。

(二)環節二:實驗探究,探索新知

1.活動1:氯氣的物理性質

【科學史話】氯氣的發現

思政元素:借助科學家的科學史實,探索氯氣的發現過程,擴大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科學家堅持不懈的毅力,激發學生敢于面對生活困難的勇氣。

【展示】用提前收集好的氯氣(通過回顧聞刺激性氣味的方式)以及視頻報道中氯氣泄漏的處理方式,引導學生歸納出氯氣的物理性質。

2.活動2:氯氣的化學性質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氯的結構,思考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學生】根據氯氣的最外層電子結構,可推測出氯氣具有氧化性。

【視頻觀看實驗】

(1)氯氣與金屬單質的反應

①氯氣與鈉的反應;②氯氣與鐵反應,并加入適當蒸餾水;③氯氣與灼熱的銅反應,并加入適當蒸餾水。

【思考】觀察分析現象并思考氯氣是否還能和其他活潑金屬反應。

【歸納】金屬與Cl2反應會生成高價氯化物。

思政元素:該環節從學生回顧的氯的結構出發,根據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通過化學思想由結構推測性質,并由個性到共性進行類比推理,發展學生哲學思維的關鍵是樹立辯證主義唯物觀,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想。

(2)氯氣與非金屬的反應

【視頻】H2在點燃和光照下與Cl2反應,同時強調實驗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教師】讓學生了解自來水消毒工藝,并從價態的角度預測Cl2溶于水反應會生成什么物質,如何驗證猜測,引導學生畫出氯、氫、氧元素的原子結構。

(3)氯氣與水的反應

【提問】氯水的化合價變化如何?還會有其他物質生成嗎?

【學生】學生思考,觀察記錄現象,寫化學方程式,推測會有HCl生成。

【實驗探究1】

方案1:取樣,向少量新制的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硝酸。

方案2:取樣,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試液。

【現象】石蕊試液變紅色,滴加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HCl生成。

【歸納】由反應物的組成元素和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推理,可知還有一種化合價升高的含氧化合物。

【講述】新生成的物質為次氯酸:HClO。

【引導】書寫出氯氣與水的化學方程式:Cl2+H2O= HCl+HClO。

【思考】為什么養金魚的自來水需要曬太陽?結合課本“科學·技術·社會”欄目中的數字化實驗討論分析。

【次氯酸見光分解】2HClO2HCl+O2↑

【提問】84消毒液能起殺菌、消毒的作用,新制氯水也能起漂白作用,它真正起作用的內因是什么?

【實驗探究2】

①把干燥的和濕潤的有色紙條各一張,分別放入兩個盛有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蓋上玻璃片,觀察現象。②將有色鮮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蓋上玻璃片,觀察現象。

【學生實驗并描述現象】①干燥的紙條不褪色,濕潤的紙條褪色;②干燥的氯氣是有色鮮花變色。

【結論】氯氣不具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HClO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漂白。

思政元素:強調實驗操作步驟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學生防范能力,進而在探索消毒水起作用的成分時,從價態的角度預測氯和水的產物,引導學生運用分析和綜合思維來辨析新制氯水的成分,形成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通過實驗來檢驗氯水起漂白作用的原因,讓學生明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氯氣與堿的反應

【資料卡片】自主閱讀與Cl2相關的淮海戰役故事、劉伯承元帥寫的《防毒歌》。

【思考】資料反映了氯氣的什么性質?讓學生類比Cl2與H2O反應,試著寫氯氣與堿的“防毒”反應方程式。

【資料卡片】漂白液和漂白粉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其中的主要成分。

【思考】根據卡片寫出其合成方程式,然后與小組討論其保存方法,并解釋原因(強酸制弱酸的角度)。

【書寫方程式】制取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 +H2O。漂白粉:Cl2通入石灰乳,2Cl2+2Ca(OH)2=CaCl2+ Ca(ClO)2 +2H2O。

思政元素:以歷史小故事為切入點,從故事中挖掘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腦分析能力,同時感受中華民族智慧的力量,增強學生的科學文化自信。

(三)環節三:知識遷移,課后思考

【展示氯氣用途的圖片】漂白劑、冶金、染料、聚氯乙烯、藥物等。

【總結】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思考研究非金屬性質的思路,并建立模型。

【課后思考】思考新聞報道中氯氣的污染與防治以及發生氯氣泄露應該怎么做。

思政元素:該環節通過展示氯氣在生活中的用途、氯氣的污染與防治,讓學生明白事物皆有兩面性?;ば袠I是經濟支柱,但同時會帶來污染。我們既要發展經濟也要保護環境,既不可全否也不可全肯,將專業知識升華為倫理道德,將知識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理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四、結語

思政課堂是一項連續的工作、長期持續的過程,不是一兩節課就能達到效果的,應讓其常態化,成為一種教育習慣。教師在教學中將擬定的課程思政教學“適時、適當、適量”有機融入,自然展開,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達到效果。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僅僅在于單方面傳授知識,也在于培養出有思想的學生,以吾輩之力,興后浪之起。

【參考文獻】

胡大平.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樹人水平[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79-83+2.

顧佳麗,叢曉雨,榮鳳新,趙剛.分析化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21,49(03):144-145+148.

趙培亮,游文瑋,馬豫峰.醫科大學《基礎化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J].廣東化工,2021,48(04):147-148.

猜你喜歡
案例設計中學化學課程思政
基于微課的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重慶市政府債務風險案例研究設計
案例教學法在VB中的應用
一對一個性化教學對高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案例研究分析
案例教學在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
素質教育推進中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在新聞中學化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