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背景下的智慧康養小鎮與鄉村建設

2021-01-21 11:59羅丹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
關鍵詞:鄉村建設鄉土文化特色小鎮

羅丹

摘要:全球老齡化日益顯著,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除了需要特殊照顧的老年人,出現了退休后可以完全自理生活,且生活不再圍繞工作、家庭,有了更高的生活品質追求的年輕的老年人。這對城市建設,帶來了更高的挑戰。本文通過分析新余市養老現狀,提出有利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養老;智慧;鄉村建設;特色小鎮;鄉土文化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這也是將特色小鎮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特色小鎮上升到國家層面,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雖然各省市在經濟、自然等方面背景都決然不同,但任然出現了千篇一律的情況,真正具有特色的小鎮屈指可數,用智慧康養小鎮帶動特色小鎮建設,既可以促進養老產業的協同發展,也為特色小鎮、鄉村振興建設開辟了新的途徑。

1、養老的現實環境

1.1 社會環境

居家養老是最傳統的養老方式,也符合我國當前的國情和發展現狀,符合中國人的心理,但現階段同樣存在各種問題,首先是專業性不強,無法提供專業的護理和生活照顧,其次是達不到所需求的精神追求,容易造成獨居老人,也難以產生可以復制的產業鏈。

老年人除了對于專業護理的需求,對生活品質、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需求也非常大,隨著老年人社交場地的縮小,容易引發負面情緒滋生,本文研究智慧康養小鎮,擬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覆蓋面廣、優秀的生態景觀環境、專業團隊管理的新型特色小鎮。

1.2 經濟問題

養老沒有完整的產業鏈,老人的吃穿住行、娛樂、護理、醫療等分散,住,需要特殊照顧的老人,自住和跟隨子女均不方便,醫療,以目前退休人員人均工資,不足以家家請護工,看病貴看病難也是不容忽視的難題,同時娛樂而是不可缺少的養老問題,目前為老年人提供娛樂的場所只有各級老年體協,門檻高、覆蓋面窄。

2、智慧康養小鎮現狀

智慧養老的開發和建設很早就有一定的探索和使用,但普及率低,任然存在不足之處。

2.1 技術層面

目前,針對智慧養老的建設和發展,主要圍繞醫療和養老結合,利用“互聯網+”等新型技術手段提高養老的服務水平,并且在理論上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但差異化不顯著。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且操作難度高,沒有達到老年人可適應的操作便利性,導致很多產品只是機械性安裝在住宅中,并未被有效使用。

整體來說,智慧養老的投入使用僅在頂層設計,用戶體驗感差,交互性弱,大部分為被動使用,迫切需要從制度規范、個性化差異等多角度開發產品。

2.2 特色小鎮研究

新余市具有優良的生態環境,有仙女湖風景區、百丈峰景區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有馬洪老酒特色小鎮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文資源,是具有發展特色小鎮區域競爭優勢的,但主要是發揚歷史文化,僅作為觀光用途,離智慧小鎮還有很大差距。

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深入訪談法、智慧生態設計相關研究方法等,對江西省等地的特色小鎮和新余市當地老人的走訪調查,調查老人養老的普遍特征和特點,進一步挖掘老年人深層次的態度、需求。 運用場景構建、人物系統分析等設計方法,使智慧生態社區設計更加可視化。

3、智慧康養小鎮建設

3.1 鄉土背景下的康養小鎮建設

儒家文化、農耕文化集合并作用在自然地形當中,形成田園阡陌,從新余市民俗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宗教文化等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中,挖掘可用元素,將城市特有的地貌作用在智慧康養小鎮的景觀設計中,體現出鄉土背景。

新余市也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羅坊會議、興國調查等等紅色文化資源也具有獨特的景觀形式。

3.2 康養小鎮的空間建筑景觀要素

鄉土背景下的小鎮景觀設計應是保留原場域中的山水格局、地域文化,再提供更高階的養生景觀設計、健康徒步步道、四季溫泉、蔬果茶葉采摘等等一一實現。

建筑材料可以依據建筑功能的不同,采用當地木材、磚瓦,根據地形變化建筑布局和形式。

3.3 康養小鎮的標準化產業

智慧康養小鎮不僅提供優良的景觀建筑室內環境,還要有完整的配套,研發便捷個性化的智慧交互平臺、健康餐飲、心理資助中心、綜合商業服務等等。

【參考文獻】

[1]楊磊.老年人交互性智能產品研究[J].美與時代,2018.2.

[2]楊云帆.我國建立多元養老模式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5.01.23.

[3]徐芹,生桂勇,徐祥生.智慧化特色小鎮理論研究綜述[J].區域經濟,1673-5889(2020)29-0080-03

[4]陸益龍: 《后鄉土性: 理解鄉村社會變遷的一個理論框架》,《人文雜志》2016 年第 11 期。

[5]費孝通: 《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第 37 - 41 頁。

[6]王露璐: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鄉土倫理研究及其方法》,《哲學研究》2007 年第 12 期。

[7]包翠榮.城鄉智慧養老助力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發展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26

[8]尹怡誠 , 張敏建 , 陳曉明等安化縣冷市鎮特色小鎮城市設計鑒析[J]規劃師,2017,33(01)134-141

[9]魏薇,林茜旅居養老綜合體的建設特點和發展現狀分析[J]中國市場,2017(07)54-55

[10]馬繼敏.山東昆崳智慧養生養老示范基地景觀設計[D].景觀中國,2020,11.

[11]周燕珉,秦嶺.我國老年建筑的發展歷程、現存問題和趨勢展望 [J].新建筑,2017,35( 1) .90-91.

[12]周燕珉,林婧怡.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養老建筑設計: 中、日養老設施設計實例分析[J].裝飾,2012,55( 9) : 32-37.

[13]袁帥,劉賀.養老建筑未來發展方向及可行性研究[J].中國新 技術新產品,2018,26( 24) : 107-108.

[14]李玉,邵夢珂.鄉村振興背景下鄉土文化在鄉村景觀中的應用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21,01.034

猜你喜歡
鄉村建設鄉土文化特色小鎮
論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創新
“特色小鎮”切莫成為“房地產小鎮”
家電使用及維修現狀調研分析
借助鄉土文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從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運動略窺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對現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啟示
借助鄉土文化資源 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試論新背景下鄉土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回歸與運用
發展“特色小鎮”,核心在哪
與特色小鎮文化共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新途徑
淺析中國新舊城鄉建筑景觀的建設與繼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