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的設計與編排策略探析

2021-01-21 20:29張銘歡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
關鍵詞:編排演員戲劇表演

張銘歡

摘要:形體動作設計與編排是戲劇表演的重要環節,優秀的形態動作設計、精心的形體動作編排能夠進一步提升整場戲劇的表演效果,為觀眾呈現出真實動人的戲劇表演。在戲劇表演作品中,要考慮演員表演與形體動作的需求,考慮不同形體動作帶給觀眾的不同感受,考慮不同形體動作所產生的不同表達效果、對人物的塑造影響等。本文簡要分析了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基本特點,分別從設計思路、編排策略兩個方面入手研究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

關鍵詞:戲劇表演;演員;形體動作;設計;編排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藝術的追求逐漸增多,對藝術作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更好的為觀眾呈現戲劇表演,是設計與編排形體動作時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形體動作是戲劇表演的重要元素,更是戲劇表達、情節發展、人物塑造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實際過程中,需要認真考慮不同戲劇表演的需求,考慮不同人物形象、戲劇氛圍對形體動作特點的需要,從而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形體動作;通過合理的編排將動作融入戲劇表演中,讓觀眾更深入的走進人物角色的內心世界,形成良好的觀賞體驗。

一、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基本特點

形體動作是戲劇表演的重要構成,也是向觀眾呈現戲劇中心思想、表達人物角色情感的關鍵因素。在戲劇表演中,形體動作需要具備如下特點。

第一,能夠服務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戲劇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是重中之重。不同人物形象不僅僅是單一的臺詞能夠塑造的,而是需要發揮多種舞臺元素,共同塑造而成的。形體動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關鍵勻速之一,不僅承擔著表演劇情的任務,更要體現出這個人物形象的個體特征,向觀眾傳遞這個人物形象的情感與內心活動等,增強戲劇的感染力,形成真實、立體、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第二,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形體動作可以表現為演員的神態、肢體活動等,需要直觀地向觀眾傳遞信息,讓觀眾了解劇情發展、情感變化、情緒波動等;還需要通過形體動作的設計精準呈現出角色的特殊氣質、性格特征。戲劇表演中,不同角色的形體動作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就是為了起到溝通、傳遞信息的作用。

第三,具有較強的可視性。從戲劇表演的視覺效果角度來看,觀眾觀看戲劇,最先關注的都是無聲的信息,比如:舞臺的布景、人物的服飾、人物的動作、人的神情等。人物的動作與神情能夠最直接的傳遞信息,比如:一位老人的角色,蹣跚的步伐、微微彎曲的后背、顫抖的手、呆滯的神情、老辣的表情等,這些都可以向觀眾傳遞出這個角色是老人的角色。通過形體動作的編排,形成兼具藝術性與可視性的表演[1]。

二、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的設計思路

(一)強調形體動作的剛柔并濟

在戲劇表演中設計演員的形體動作,需要遵循剛柔并濟的思路。從戲劇表演藝術的角度來看,每一名戲劇角色的肢體動作、神情神態等都直接影響著角色的塑造效果,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對形體動作的設計,既要讓觀眾看懂內容,了解這個角色的特點與性格,也要增強形體動作中的表演張力,保證每一個動作到位,要保證動作與神情的協調,也要控制動作的力度。以“公主”的角色為例,為了表達公主的柔弱、善良,會采用一些小幅度的肢體動作,通過探頭、擺手配合低頭、微微移動眼神的神情。同時也要保證這名演員的每一個“微小”的動作到位,不要隨意的做出動作,而是要保證每一個動作的韻律、動感,這樣才能呈現出具有藝術效果的形體動作,給觀眾以美的享受[2]。

(二)以表演需求加強對形體動作設計的控制

工作人員設計形體動作,需充分考慮戲劇的表演需求,加強對動作過程、動作完成方法的控制。大部分的戲劇表演者,在舞臺上都會下意識的忽略對自己形體動作的控制,更加關注形體動作藝術美的呈現。但是這樣會影響形體動作對角色處理的作用,難以直接體現對角色的處理。因此,在形體動作設計時,需加強對動作的控制,以此來更加清晰、直觀的表達角色的內心活動。舉例分析,在“哈姆雷特”的表演中,主人公不僅需要完成各種形體動作的藝術處理,更需要考慮這一角色在這一場劇情中的內心波動,對形體動作加以控制,比如:“增加‘拔劍’動作的力度,可以表現人物內心的沖動”,再比如:手部的微微顫抖,然后忽然停止顫抖,可以表現主人公對自己內心波動的控制、對自己情感的壓抑等。通過這樣的方法設計形體動作,才能夠呈現更高質量的戲劇表演效果。

(三)以角色情感流露設計不同的形體動作

設計戲劇表演的形體動作,需要把握人物角色的“下意識”與“有意識”的動作?!坝幸庾R”的形體動作就是角色本身為了表達自己的激動、歡喜的情感而做出的動作,比如:大笑、癲狂地來回走動、嫵媚回頭一笑等;“下意識”的動作則是指角色本身在戲劇中經歷各種人生變化,在情感變動時“不小心”流露出來的動作,比如:努力克制著不歡喜,但是仍然忍不住嘴角上揚,腳步變得更加歡快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將角色本身的“意識”進行整合,同時保證形體動作的協調、適度,充分展現戲劇表演內容,展示出人物角色真實的內心活動。

三、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的編排策略

為了呈現更好的戲劇表演效果,需要對演員的形體動作進行編排,具體策略如下。

第一,根據戲劇劇情風格編排形體動作。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戲劇表演已經逐漸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征,但是由于戲劇表演形式的相同之處,仍然存在通用的技巧——形體動作的編排。在實際編排中,工作人員需考慮戲劇的風格特征與時代背景,要保證人物的形體動作符合戲劇中的大環境與社會背景。比如:在“哈姆雷特”中,若讓主人公做出“蹲下”的動作是不符合邏輯的,既不符合主人公的身份,也不符合當時社會對貴族儀態的要求。這就需要考慮中世紀歐洲背景之下,人物形體動作與貴族禮儀規范的關聯,保證人物的形體動作符合當時社會背景貴族人士的日常行為。

第二,根據人物角色特征編排形體動作。在同一部戲劇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各具特色。需要根據不同角色的性格、地位、劇情發展、人生經歷等為其設計、編排個性化的形體動作。針對性格急躁的角色,可以圍繞“氣急敗壞”、“沖動”等進行設計;針對“性格溫和”的角色,可以規范其每一個動作細節,呈現出有條不紊、不急不忙的特點。在塑造“文人雅士”時,要對其行走的姿態、抬手回頭的方式與速度進行編排,要求其動作行云流水一般,以此強調人物角色的設定。由此可見,戲劇表演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外在形象與其形態動作一定要相匹配,不能夠出現人物性格與其形體動作截然相反的情況,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形體動作設計與編排的作用,提升戲劇表演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形體動作的設計與編排,在戲劇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相較于舞蹈中的形體動作,戲劇中的形體動作需要表達人物的情感變化、內心波動,或者暗示劇情的發展、戲劇的轉變等。戲劇形體動作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形體動作的設計與編排時,需要充分考慮如何與劇情風格相對應、如何與人物性格相契合、如何與劇情發展相襯托,不留痕跡的融入劇情中,與戲劇的表演渾然一體,這樣才能夠獲得更高的戲劇表演效果,充分發揮形體動作的設計與編排效果,提升戲劇表演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潔.戲劇表演中形體動作的分寸拿捏研究[J].戲劇之家,2021(08):23-24.

[2]李意君.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動作的設計與編排[J].戲劇之家,2018(23):23.

猜你喜歡
編排演員戲劇表演
初中兩種版本教材中電學實驗的編排比較與分析
提高報紙編輯版面編排策略的探析
電視節目編排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微表情在戲劇表演中對藝術真實塑造的作用
雜技藝術與音樂簡析
淺析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特征
社會學視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瑯琊榜》淺評
競技性拉丁團體舞編排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