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農村自然資源,助力大班體驗活動

2021-01-21 21:17呂娟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47期
關鍵詞:自然資源體驗農村

呂娟

摘要:尊重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幼兒主動去感知、去體驗、去生成、去探索、去發展。讓幼兒沐浴愛和自由,經歷快樂、美好和有深度的學習,并樹立學習的主體意識,達到使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自然資源;體驗

一、目前現狀的反思

大班孩子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也較中班增強,對于自然植物生長變化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四季的交替和各種自然現象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雖然孩子們生活在農村,但是電視、電子產品使孩子成了穴居動物,很少親近自然很少參與家庭的種植。班級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也流于表面形式,讓孩子們種種花澆澆水,觀察記錄成長的過程,沒有真正地參與去種植、管理、收獲、合作、分享等過程的體驗。幼兒的學習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隨時隨地發生在生活中。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學習、思考。

二、我園自然資源優勢

我們是蘇北地區,一年四季分明。我們幼兒園坐落于鎮中心位置,周圍有大片農田,冬天有麥田,春天有農民種植的油菜花,夏天收獲大蒜和小麥等,秋季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各種農作物。各種時令蔬菜水果植物種類豐富多樣。充分開發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讓孩子們在田野放風箏,逮螞蚱、捉蝴蝶、摘番茄……,讓孩子們喜歡自然、親近自然。同時開發利用我們幼兒園的種植園、小池塘、綠草地、自然角等區域,根據不同季節和植物生長規律,帶領孩子們開展生態體驗探索活動。幼兒通過活動體驗種植的整個過程,積累種植、觀察、研究等經驗,能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觀察、記錄種植故事會表達自己的發現何感受。

三、親自然體驗為源? 筑童夢樂園

(一)自然體驗活提升心理健康

我們人類有親近自然的天性,我們走近自然心情就會變得舒暢,激發心中美好的感受。幼兒親近自然的天性比成人還要強烈,在自然環境中孩子開心、快樂,有無限讓他們新奇、有趣、美好的事物。我們大班組織了春游觀千畝油菜花,牡丹花、芍藥花,摘山楂、蘋果、草莓放風箏 、栽多肉等戶外體驗活動。幼兒集體共同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游玩,激發他們表達交往愿望和激情。他們在活動中互相幫助怎樣摘的蘋果比較甜,討論山楂可以做成哪些好吃的等。自然體驗活動為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寬松愉悅的環境,幼兒的交往也變得頻繁主動,友好快樂。

(二)自然體驗活動促進探究愿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設寬松的環境”

1.種植園的利用。比如:大班開展了種植活動,種植了要過冬和不過冬周期較長的大蒜、豌豆、大豆、小麥、玉米、豌豆、萵苣、花生等作物。選種、挖地、播種、收獲整個過程孩子參與其中,他們討論設計種植計劃、生長規律、值日表等一系列活動。

2.自然角的利用。平時結合班級的自然角進行測量、觀察水、土、陽光對植物有哪些影響,把種植過程完整的記錄。

3.利用園內池塘、沙池、水池草地的資源,孩子觀察蝌蚪的生長過程、魚兒的生活習性;螺螄、烏龜在水中怎樣生活;草地有各種小野花,野草都能引起孩子的探究愿望,抓螞蚱 、看蝴蝶和蜜蜂采蜜等。

4.利用季節變換的資源,風箏怎樣飛的高飛得遠?為什么海棠果紅紅的嘗一嘗卻是酸的?柿子怎樣變成柿餅?草坪上白白的一層是雪嗎?大自然是幼兒知識的源泉,可以給孩子無限探索的資源。幼兒在與自然互動中,調動著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著幼兒去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的愿望。

(三)自然體驗活動促進幼兒體質發展

大自然為幼兒提供了最完美的運動場地,他們在自然中能夠盡情地自由奔跑、跳躍、歡呼等等。不受空間的限制,盡情放飛自我?!?-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幼兒動作發展)目標2中,要求5-6歲能連續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適當停歇)。我們春秋組織兩次活動,春天看油菜花或芍藥花,地方很廣闊平坦,孩子們在優美的油菜花田邊小路邊走邊欣賞美景;秋天摘山楂和蘋果,要步行上上山,摘山楂、摘蘋果還需要合作搬運即愉悅身心又鍛煉孩子的耐力。園內有場地可以滿足大班孩子的運動奔跑的需要,我們組織放風箏比賽,引起全園孩子們關注和參與,孩子們在操場和草地上奔跑歡呼,熱情一直不減。自然中有芬芳的空氣、明媚的陽光、清澈的流水、藍天白云,有效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讓孩子們健康快樂。

(四)自然體驗活動提升藝術素養

大自然的是美德源泉。五彩繽紛的鮮花、形態各異的樹木、藍天白云、橋梁湖泊……這些都是孩子們的觀察對象,是他們美的認識來源。如:我們大班在美術活動中,幼兒用各種樹葉為主要材料進行樹葉拼貼畫;美工區 小樹枝、小石子、玉米稈等都是我們創作的素材;班級的自然角和我們的種植園是孩子們最愛的寫生園地;放風箏活動后孩子們畫《春天》多了風箏的圖案。幼兒學習具體形象的特點,要想表現美,首先要感知美,有了具體形象的感知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感想感受。

尊重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幼兒主動去感知、去體驗、去生成、去探索、去發展。讓幼兒沐浴愛和自由,經歷快樂、美好和有深度的學習,并樹立學習的主體意識,達到使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我們教育者應保有守望之心、等待之情,像春風化雨浸潤桃李一樣,為孩子創設適宜的成長環境,順應自然,因性而教,從尊重每個生命的角度去播種幸福的種子,聽花開的聲音,看小荷初露角!

參考文獻:

[1] 胡彬,許芊芊《自然的情懷——自然教育探索之旅》[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14.

[2] 李季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施問答[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自然資源體驗農村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論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方法
對提升鄉村文明旅游活動的研究
淺析越南經濟發展展望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