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收閱讀法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的運用策略

2021-01-21 10:49聶旭東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47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初中語文

聶旭東

摘要:為了提升初中生的現代文課外閱讀素養,讓學生的現代文課外閱讀更有效,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吸收閱讀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板塊上說“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而我們現行的部編版初中語文考題為150分,其中閱讀部分的考分就占50分左右,閱讀部分的現代文閱讀幾乎是只考查課外閱讀(約35分)。由此,可見現代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俗話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活到老,學到老”。為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國家也提倡終身學習,全民閱讀。成年人尚且都需要讀書學習,那么青年學生就更該珍惜美好的年華,加強閱讀。我們學生的閱讀分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種方式。課內閱讀的重要性毋庸贅言,師生應該精鉆細研。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拓展與補充,它強調整本書閱讀、古詩詞積累。

一切閱讀都是為了“吸收”,只是我們現在的閱讀目的不再是找尋書中的“顏如玉”“黃金屋”了,而是吸收書籍中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所謂“見多識廣”,沒“見”就沒“識”,我們初中生的“見”就是加強閱讀,課內閱讀是有限的,課外閱讀是寬廣的,加強課外閱讀對學生是大有裨益的?,F行部編版初中語文提出了課內外閱讀總量400萬字的要求,規定了12本課外必讀名著,其中《朝花夕拾》《海底兩萬里》《傅雷家書》等大都是現代文閱讀。為了提升學生現代文課外閱讀的能力,讓學生的現代文課外閱讀更有效,教師就應該對學生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在此,以《朝花夕拾》的閱讀為例,我要向初中生推薦一種現代文課外閱讀方法——“吸收閱讀法”。下面就重點為大家談談現代文課外自主閱讀中“吸收閱讀法”的運用與實施。

一、吸收基礎知識

(一)吸收生字

識字與寫字方面,新課標規定七至九年級“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边@些常用漢字在現代文課外閱讀中就可學到不少。如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學到以下漢字:

鑿(záo)、莢(jiá)、椹(shèn)、蛉(líng)、蝥(máo)、攢(cuán)、斂(lian)、罕(han)、秕(b?)、系(jì)、鹡鸰(jílíng)、蛻(tuì)、鼎(d?ng)、竇(dòu)厥(jué)、倜儻(tìtang)、叵(p?)、拗(?o)、盔(kuī)、箔(bó)因此,閱讀一篇文章,學生就可以認識以上這么多生字,并從文中就能學到怎么運用,這樣大的吸收量,就可以彌補課內閱讀的不足。何樂而不為呢?

(二)吸收新詞

在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過程中,我們也能認識“確鑿”“輕捷”“倜儻”“同窗”“人跡罕至”“人聲鼎沸”等重要詞語,結合課文,我們也能體會到這些詞語在口語交際和寫作中應該如何運用

(三)吸收佳句

課外閱讀中佳句的吸收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第二段中“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一句,就是一個經典名句。學生細細研讀此段文字,就可發現前兩個“不必說”是與后文的“單是”呼應,既表達了寫景的詳略,又勾勒出兒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但是,“單是”以后的內容才是作者強調的重點。揣摩此句的妙處,學生就可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這樣的句式寫景、敘事,增添作文的層次性和生動性。

(四)吸收修辭

修辭知識在語文基礎知識中的重要地位,是眾所周知的。課外現代文,特別是記敘文類作品中,幾乎是沒有哪一篇文章中不用修辭的。比喻、擬人、夸張等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在課內閱讀中就可以學到。但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它們的運用方法和表達作用,學習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述中去,增強語言表達效果。這些修辭知識,在學生閱讀《朝花夕拾》的過程中就能吸收到很多,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段就用了排比、擬人手法,在此不再多言。

二、吸收寫作方法

(一)吸收布局

除注重語言的組織表達外,寫作是要講究布局謀篇的。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整體感知中,學生可以體會到安排文章寫作順序的一種方法——緊扣文題,以時間為序。細讀課文第二段,學生可以感悟到動筆之前就要安排好寫作詳略;讀到第九段,學生又可體會到文章如何巧妙過渡,使文章結構安排嚴謹,渾然一體。

(二)吸收技巧

學生在閱讀《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時,閱讀第二段就可體會到如何安排文章寫作的詳略,使文章的表述話題更集中,重點更突出。同時,閱讀該段,學生也可以體會到如何調動各種感覺器官進行觀察、寫作景物,學到“動靜結合”的寫作技巧。閱讀第七段,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里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

三、吸收文本資源

(一)吸收主題

我們的閱讀只不能停留在積累知識的層面上,還應該提升到思想認知的高度上來。所以,我們的學生不管是課外閱讀整部書,還是課外閱讀一篇文章,都要領悟其主題思想,接受思想教育。例如,學生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了解該文在懷念、感謝恩師的初衷里,也有對封建教育的批判。我們的學生也就可以自然地把現代教育與舊式教育加以對比,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

(二)吸收問題

我們所指導的初中生的課外現代文的閱讀,也是有一定的目的——提高語文測試中“名著閱讀”題的答題正確率。所以,我們就應該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吸收一些問題。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朝花夕拾》過程中,我就設計了以下淺顯易懂而又??碱}目:

魯迅的散文《? ? ? ? 》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所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 ? ? ? ? ,表述了對貓? ? ? 、

? ? ? ?、? ? ? 等特性的憎惡。作者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 ? ? ? 的同情和對? ? ? ?的憎惡。

閱讀《朝花夕拾》,我們認識了那位“給哥兒買來‘三哼經’”的保姆? ? ?,我們記住了三味書屋那位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 ? ? ? 地入神讀書的壽鏡吾老師,我們記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異國老師? ? ? 。

總之,人生時時需要閱讀,閱讀的人生最美麗!愿我們青年學生珍惜大好年華,廣泛閱讀,“吸收”書籍中的營養,享受現代文課外自主閱讀中的快樂吧!“讀”出精彩的人生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

[2]魯迅.朝花夕拾[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

猜你喜歡
課外閱讀初中語文
英語課外閱讀不同階段的方法與措施探究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提升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