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中的職業健康風險和個人安全防護指南

2021-01-28 17:40
實驗與分析 2021年2期
關鍵詞:氣密性防護服顆粒物

根據具體實驗室的危害源選擇正確的個人防護產品// 在實驗室,實驗人員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的一些職業風險,本文結合國內外幾個經典的實驗室職業健康案例,與大家就防護服與呼吸防護產品的選擇及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探討。

實驗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通常都會遇到的職業健康風險。職業健康風險大體可以分為化學噴濺、生物制劑的感染、火災/爆炸與其他風險?;瘜W噴濺事故在實驗室時有發生,化學品可能會少量地飛濺到手上、臉上、眼睛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引起化學腐蝕、化學吸收等傷害,一般情況下只是少量飛濺,量并不是很多。生物制劑的感染通常發生在生物實驗,實驗人員會接觸到一些血樣制品,或者一些含有病菌、病毒的生物制劑,必須做好個人防護,防止感染。而火災/爆炸的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操作易燃易爆的化學品時,操作不當而引起的,或者使用設備不當、電路老化等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風險,例如機械類的傷害、電擊、高溫、輻射、噪音等引發的職業健康風險。

國內外實驗室職業健康的案例不勝枚舉,據有關數據統計,本世紀20年間,僅國內實驗室就發生了百余起實驗室安全事故,近千名實驗人員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雖然國外的數據沒有明確的信息,但也不會樂觀。下面是幾個國內外實驗室職業健康的經典案例。

國內外實驗室職業健康案例

1997年,美國Karen Wetterhahn毒物化學教授,因在實驗中不慎將二甲基汞灑在手上。二甲基汞滲過她帶的乳膠手套,接觸到皮膚上,但當時他并沒及時就醫,而繼續做實驗。在十個月之后,他竟然不治身亡。

還有在2008年的加州大學,有一位年輕的研究助理桑吉在使用叔丁基鋰時發生意外。叔丁基鋰鈉在空氣當中燃燒起來,并燒著了桑吉的衣服。當時桑吉沒有穿阻燃的防護服或者實驗服,也沒有第一時間到淋浴噴頭下滅火,而是驚慌失措的到處跑動,從而加劇了火勢,導致她全身40%以上的皮膚重度燒傷,經搶救不效身亡。

在2001年到2011年這十年間,美國化學安全委員會統計:美國實驗室研究所共發生有記錄的職業健康風險案例就多達120件。

在國內,這樣的案例也有很多,例如,2008年,上海某研究所的博士生在使用過氧乙酸時,沒有戴防護眼睛,結果過氧乙酸濺到眼睛,致使雙眼受傷。同年,一個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鋁的時候,由于他沒有帶防護手套,化學藥品粘到手上,也沒有及時沖洗,導致左手的皮膚受到嚴重被腐蝕,而不得不去植皮。

還有2010年的生物制劑的感染案例,在東北農業大學28名師生被發現感染了一種與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種傳染病并列的乙類傳染病—布魯氏菌病,又稱布魯菌病。

上述案例的發生除了實驗人員的粗心大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穿戴安全防護用品,或者沒有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那么在實驗室,實驗人員要如何選擇個人防護用品?在選擇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的時候,又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或者相關標準作為依據呢?

個人防護產品相關法律法規

美國職業健康協會(OSHA)對實驗室的操作環境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實驗室職業健康防護,首先要考慮工程控制;其次是管理控制、實踐訓練,最后是個人防護產品(PPE),如果通過培訓、SOP操作的訓練等,還不能完全的把風險控制住,就需要個人防護產品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個人防護產品是人體的最后一道防線,但也并不是說你穿了個人防護產品就是100%的安全。實驗人員對個人防護產品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防護產品是在其他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的無奈之舉,千萬不可忽視實驗室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控制。

根據具體實驗室的危害源選擇正確的個人防護產品,如果實驗室沒有化學品的風險,只是一個物理機械性能的實驗室。那么可以只配備護目鏡上安全鞋等,防止物理性能的傷害的防護產品就可以了??傮w來說,在配備實驗室個人防護裝備的時候,一定是根據實驗室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考慮。在國內,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規,來嚴格要求各大實驗室要配備什么樣的個人防護產品。但國內外都有一些關于個人防護產品的相關標準,以身體防護產品和呼吸防護產品為例。

身體防護產品標準

國外對個人安全防護產品的研究起步比較早,歐洲的ISO標準對于身體防護產品做了詳細規定,把防護服分為六個等級,一級是氣密性防護;二級是鑒于一級和三級之間,氣密性和液密性之間,氣密性比一級差了一點,目前對于二級分類存在著分歧,因為市面上的找不到這樣的防護服,所以歐標漸漸地把二級分類給淡化掉了,就只剩氣密性防護服。接下來就是液密性的防護服,液密性防護服又分為三級液體致密性就是有壓力的噴濺和四級噴濺致密性,四級是相對來說壓力比較小的噴濺。五級防護服是防顆粒物粉塵,細菌、病毒是附著在粉塵上進行傳播的,也屬于顆粒物。六級是有限噴濺,只有少量的液體噴濺,在實驗室絕大多數都是少量的液體噴濺。一般來說,在實驗室很少會用到一級防護服,除非是在一些高致病的病毒實驗,或者是一些制毒化學品實驗的時候,有可能也會用到氣密性的防護,例如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P3)或者四級實驗室(P4),這類實驗室的要求等級非常高。對于普通的高校生物實驗室,例如動物實驗室,選擇五級或者六級的防護服就足夠了。

目前中國有兩個關于化學防護服級別的標準,一個是GB24540,另一個是GB24539。GB24540主要是針對防酸堿類化學防護服的規定,所以并不全面,而GB24539基本上是按照歐標的分類來制定的,但由于國內實驗室方法和設備的限制,目前這個標準還沒有得到非常廣泛的認可和實施。美標將防護服分為A型、B型、C型和D型四類,美標的分為會稍微簡單一些,A型氣密性、B型液密性、C型也是液密性,D型就是粉塵/有限噴濺。按照嚴格的意義上來講,美標并不是根據化學防護服來分類的,而是根據環境的危害程度來分級的,例如在A級的危害環境中,也就是立即危害健康,又叫做IDLH環境,威脅到生命的環境中,就需要最高等級的氣密性的防護。防護服的選取原則:

■ 依據法規。參考GB標準、CE標準和行業標準進行防護服的選擇。

■ 防護效果。是否能提供針對具體化學品的滲透實驗數據,以保證化學防護效果。

■ 工藝質量。是否優良好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是否經過認證。

■ 舒適度。是否柔軟,透氣。

■ 耐用性。面料是否強韌、耐磨。

呼吸防護產品標準

呼吸防護可以分為供氣式呼吸防護和過濾式防護,供氣式呼吸并不常用,實驗室主要是過濾式防護,過濾式防護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口罩,另一類是濾毒罐??谡诌^濾功能的關鍵是濾棉。對于過濾棉的標準,美標、歐標和國標都給了明確的規定,見表1。國標與美標很相似,都是選用0.3μm顆粒物來進行測試,0.3μm的直徑最難被過濾掉,區別是國標把過濾效率的最低要求降到了90%。

歐標又與美標和國標有一定的區別,國標與美標對過濾的顆粒物的性質都做了要求,N與KN型口罩主要用來防護非油性的顆粒物,P、KP和R既可以用來防護非油性顆粒物,也可以用來防護油性顆粒物。例如,PM2.5的防護,選擇N與KN型口罩就可以,像類似于噴漆等作業,顆粒物一般是油性的,P1、P2、P3濾棉會更合適,在自然界,或者實驗室能夠遇到的顆粒物絕大多數是非油性的,實驗室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來選擇個人防護產品。

近年來,尤其是高校實驗室,國內高校實驗室的安全與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西方國家高校重視實驗室安全和健康問題,多年不斷推動全面的校園安全、健康及環境管理發展,管理人員當中具有不少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國內高校在推進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同時,職業健康管理也應該受到關注,也需要提升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和參與。

猜你喜歡
氣密性防護服顆粒物
車門氣密性對風噪的影響分析
集成有散熱功能的防護服
道路空氣顆粒物污染與騎行流的相關性研究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熱濕舒適性主動式改善方法研究
關于布袋除塵器氣密性試驗新方法的研討
獨具IP魅力的防護服時裝秀
某排氣系統球鉸氣密性仿真分析
基于高溫防護服設計的數學模型研究
多層介質阻擋放電處理柴油機尾氣顆粒物
關于環境領域英文符號PM2.5 中文名稱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