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可持續性濱海景觀設計研究

2021-01-28 10:40陳澤廷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摘要:青島作為山東半島中重要的濱海城市,在其特有的歷史文化及自然資源的沉淀下,形成了當地獨特的濱海景觀空間,并發展成青島城市開發與建設的核心區域。如今,在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下,城市濱海景觀空間的設計與規劃逐漸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本文將可持續性思潮與青島灣濱海景觀設計研究結合,總結并闡述城市濱海景觀設計的原則,進而從景觀、功能兩方面探索出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濱海景觀設計的切合之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濱海景觀設計;青島灣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在現代社會中科技、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引發出一系列環境資源破壞、能源短缺等發展問題。為了在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基礎上,還能合理解決這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曾發表過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界定,并將這一理念滲透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不同發展領域及各個專業中,也奠定了今后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良好基礎。

隨著我國東部沿海城市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將自然景觀優美的濱海地區作為旅游休閑及游憩的場所之一,這也更加促使了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而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下,將城市濱海景觀設計與社會發展相結合,還能達到共同進步的作用。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目前絕大多數的濱海城市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等發展較快,但同時也面臨了資源過度開采、環境惡化等問題。隨著“美麗中國”環保策略的提出,構建完善的可持續性濱海景觀設計體系變得尤為迫切?;诖?,如何通過整合景觀、人文、功能等方面要素解決濱海城市發展出現的不平衡問題,已然成為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也能為濱海景觀的設計研究帶來新的發展途徑。青島灣當地迫切需要營造集自然生態與人文風情相結合的可持續性濱海景觀,本次選題具有研究和創新性,設計圍繞青島濱海地區當地生態保護在對其該區域濱海景觀進一步的設計研究,不僅能夠拉提高當地旅游環境質量,并帶動青島旅游業及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這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1.3.相關概念闡述

1.3.1濱海景觀

濱海景觀在廣義上來說是連接城市陸地和海洋并具有一定景觀價值的地帶,其中包括濱海道、特色街區或景觀島嶼等,且這些組成部分還囊括人為景觀區、人文景觀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是濱海城市珍貴的旅游資源。

1.3.2可持續性的濱海景觀設計

最初將可持續設計理念沿用到景觀設計中,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的團隊在《可持續環境與發展宣言》中發聲。此后,越來越多的景觀設計師開始將可持續設計理念有道到濱海地區的自然景觀中,同時將人工與當地人文風俗結合,定義并滿足了現代旅游的發展需求。

2.濱海景觀可持續設計發展的要素

2.1 景觀要素

濱海景觀可持續性的景觀要素包括地形要素、水資源要素、植物土壤要素等。地形因當地地理環境而異,正確利用地形的復雜變化能使我們更好的熟悉場地環境,了解場地特征,這就可以借助地圖來幫助我們進行土地繪測、環境評估等。

植被和土壤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要素,由于濱海地理臨近海洋,土壤相對鹽堿化嚴重,不利于植被的種植覆蓋,所以對濱海景觀地帶土壤的排鹽、隔鹽改善工程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濱海地區的植物不僅應具備觀賞功能,還應該有著凈化環境、改善空間層次等其他功能,這也需要在設計之前對當地植物種類及生長情況進行詳細研究,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2 功能要素

對濱海景可持續設計的功能要素可以從視覺要素、空間要素及交通流線要素上體現。視覺要素設計應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并盡可能的將這些所需信息進行藝術化、地域化處理,比如在濱海景觀空間出入口等處設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導視牌和標識牌;在人口密集處設置安全警示牌等。

空間的具體組合形式可包括圍合型,流線型、中心型等,不同的組合形式以及對空間尺度和層次的把量都會影響人們的觀景感受,這些可以根據青島灣當地濱海景觀進行具體的設計研究。

交通能夠連接濱海景觀內的不同空間或節點,其主要包括道路及道路旁的綠化系統等。景觀道路的設計可以在滿足基本道路需求的前提下,將當地環境特色融入其中。其次,景觀道路的鋪裝材料除了選擇常用的瀝青、混凝土外,還可選擇排水性好、易磨損、防塵、防滑的合成鋪裝材料或自然石板,以強調濱海景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青島濱海景觀可持續概念設計——以青島灣為例

3.1 青島灣的地理概況及景觀區域現存問題

3.1.1青島灣地理概況

青島灣是青島市著名的天然海灣,四周緊鄰團島、小青島、膠州灣口以及青島老市區中心。青島灣濱海景觀區內有著較多的景點名勝,是青島市內著名的濱海景觀風景線。

3.1.2青島灣景觀區域現存問題

在對目前青島灣景觀區域現存問題總結后,可分為以下幾點:

①青島灣濱海景觀區域功能單一,且在設計上幾乎沒有體現出青島的歷史、文化魅力,缺少城市特色;

②濱海景觀的具體綠化功能弱,例如游客休息的綠化區、納陰區較少,缺乏人性化的設計;

③生態分區及開發的規劃不合理,這會導致青島灣自然資源浪費且造成建設性的破壞,不利于可持續性濱海景觀設計的發展。

3.2 青島灣濱海景觀設計中遵循的原則

青島灣濱海景觀設計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其遵循的原則可以從生態化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上著重考慮。由于青島灣濱海區是有著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所以如何將自然景觀與人工環境結合,實行自然生態優先原則,以保護青島城市生物多樣性,維系自然生態平衡,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互、相互依存的景觀形態。

在人性化的設計原則上,應該考慮到景觀是為人所用,所以應該盡可能的方便人與自然進行“交融”,并且在景觀道路的設計上更需要突出“人情味”,不僅要舒適、方便,還要做到安全、合理,例如實現人車分流、安裝無障礙設施及開設公共服務區等。

3.3 青島灣濱海景觀可持續性設計

為了創造出獨具特色青島灣濱海景觀設計,使當地文化脈絡與自然景觀融合發展,可以從植物、交通和節能這三方面設計。

在交通方面,可根據不同的景觀空間和植物的種植方向,結合青島灣的地形地貌等特點,進行不同人流、車流的路線設計。流線可根據人們的需求,設計形式、主次多變,或寬敞明亮、或曲徑通幽等,激起游客的性質。

如今越來越多的景觀設計運用到了循環再生的節能系統,這也是滿足可持續性設計的主要方式之一。節能系統的設置能減少環境的污染及資源的浪費,例如利用透水草坪等雨水收集系統,實現景觀區的植物灌溉;其次,將太陽能、風能等天然能源轉化為電能,實現夜晚的景觀照明,最大程度滿足濱海景觀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葉青. 與旅游經濟結合的濱??沙掷m發展景觀設計——以山東四座黃海海濱城市為例[D]. 天津大學.

[2]張雪. 黃島可持續性濱海景觀設計研究[D]. 南京林業大學, 2014.

[3]滕曉麗.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膠州灣地區濱海景觀設計與研究[D]. 湖北工業大學.

[4]賈秉璽, 孫明. 基于景觀生態學的可持續景觀設計[J]. 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 2010(3):29-31.

[5]蔡錦淮. 基于景觀生態學的可持續景觀設計[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4(18).

作者簡介:

陳澤廷、(1998.7),女,漢族,山東省青島市,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年級2020。研究方向:公共藝術與景觀設計。

(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山東?青島?266100)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視角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建筑節能新材料應用探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