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教育策略

2021-01-28 10:40韋春艷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教育對策心理特點農村留守兒童

韋春艷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多,也就有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選擇外出打工,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一類孩子不但嚴重缺乏生活物資的滿足,更是嚴重缺少家庭的關愛,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心理和精神層面的問題,在嚴重的心理精神負擔的影響之下,就可能會阻礙孩子心里健康的正常發展。所以,社會各界需要開始關注留守兒童的狀態,具體實施有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工作。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特點;教育對策

1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

1.1 自卑心理

通過專業的機構和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在農村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們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體現出了不同層次的自閉、自卑心里。從根本上來看,被父母留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因為長時間與父母沒有交流,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總會因為自己和別人擁有的東西不同,在極度思念父母的情況下,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對父愛和母愛的渴望,導致感官上缺少被保護的感覺,沒有可以依靠的親人。一旦出現這樣的心理,在看到周圍人得到父母的關愛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進行對比,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更多的自卑心理。

1.2 情緒消極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即祖輩監護、父親或母親監護、親戚或鄰居監護、哥哥或姐姐監護。在不全面的環境下成長,這些留守兒童得到的支持也是片面的。他們在與人交往中往往比較敏感,情節嚴重者會產生消極與抑郁等心理。這種消極心理隨著父母遠離的時間越久,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越突出。在長久的留守狀態中,一些兒童在遇到人生困難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極大的自卑感和自我拋棄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1.3 性格孤僻

農村的留守兒童一般都會由爺爺奶奶輩的老人進行照顧,但這一代的老年人思想上通常會比較傳統,在與孩子的溝通當中會存在一定的障礙,影響孩子心理問題的及時發現和解決。特別是孩子在遇到心理上的障礙需要及時獲得排解的時候,爺爺奶奶輩的人很難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不能夠給出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案,導致孩子缺少可以傾訴的對象。長期保持這種狀態,心理和生理中的煩惱和困難不能夠獲得緩解,就會出現很大的心理障礙,使得孩子缺少對外界的信任,認為自己與周圍人格格不入,將自己放在一個盒子中與周圍人分割開來。這樣和周圍隔離的狀態和心理一旦出現,就很難緩解,甚至會越來越嚴重,拒絕和周圍人和事交流,逐漸自我隔離。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這樣不健康的心理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嚴重干擾著孩子正常的生活學習,表現出十分不尋常的生活習慣,甚至是攻擊周圍人。

2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輔導對策

經過機構的相關探索和訴求分析,農村留守兒童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很大的社會隱患,但是也有了明確的解決方向。研究中指明了這些心理問題的造成的問題和不利影響,一方面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的和諧進步;另一方面,它具有干擾兒童們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兒童價值觀,對于人生的定義概念的理解嚴重違背道德規范。所以我們必須馬上行動起來,必須制定有效的手段來加強農村孩子的心里健康將于,對留在農村的小學兒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導。

2.1 學校建立成長袋并給予心理指導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對留守兒童的成長與發展影響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學校要首先給予留守兒童極大的關注,學校教師應從了解每個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出發,采用留守兒童成長袋的形式,對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和與誰生活在一起進行深入的了解。學校要建立家訪和家校交流會制度,家訪的工作主要由任課教師深入到留守兒童的家庭,了解留守兒童在放學之后的生活方式,平時的學習習慣等,學校一邊了解留守兒童的這些問題,一邊做好記錄,便于后期給予留守兒童指導。此外,學校還要定期邀請留守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參加家校交流會議,針對留守兒童經常存在的成長問題給予監護人指導,讓他們懂得兒童的心理問題,一旦認識到留守兒童出現的心理問題,監護人要養成認真指導的態度,讓留守兒童及時得到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指導,讓他們減少對不良行為的偏倚傾向,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同時,學校還應當給予留守兒童心理指導,讓留守兒童在專業的心理輔導下產生積的心理。學校應為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甚至可以設立心理導航站,鼓勵留守兒童將自己的心聲說出來與老師分享。心理教師在給予留守兒童指導時,應指導留守兒童樹立積極陽光的心態,如果遇到一些不好的因素時,可以試著試著將心態放平,并用勇敢自立的心態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2.2 家庭應當給予留守兒童關愛和指導

父母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支持。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只有得到家長的較多關愛和支持,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才會更加健康。家長要從多個方面給予兒童關愛和支持。一方面,父母要盡量減少雙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農村的整體經濟發展相比城市要落后,讓兒童的父母雙方都陪在身邊似乎有一定的難度,為此,父母雙方至少有一方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體會到家人的真正關心。另一方面,父母要在不管多忙的情況下都要加強與孩子的互動,即便見面較為困難,父母也要用視頻電話的形式與孩子多互動,多聆聽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多關心孩子的近況,多聽孩子說說校園內發生的事情,讓孩子體會到即便不在父母身邊依然可以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盡可能讓孩子體驗親情歸屬和父母的關愛,及時為他們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父母還可以將自己工作中的事情講給孩子聽,讓他們懂得父母生活的不易,讓他們體會到父母對家庭的付出,從而培養留守兒童的責任心和感恩之心,引導他們對生活樹立積極的心態。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和關心遲早就會以更好的狀態呈現在孩子身上,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3 結語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成為一個龐大的主體,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他們將來對祖國的貢獻程度。在成長中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教師及學生家長都應給予留守兒童關愛和指導,讓他們樹立積極的心態和人生觀,讓他們看到人生的美好。

參考文獻

[1]王先林.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國陜西農村小學為例[J].教育評論,2016,30(05):96-103.

[2]樊軍德.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輔導修正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18):78-79.

[3]朱雅妮.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教育對策[J].教育,2016,13(6):151-151.

(南寧市上林縣木山鄉民族學校?廣西?南寧?530511)

猜你喜歡
教育對策心理特點農村留守兒童
關于山區高中班主任專業能力訪談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幼兒告狀行為狀況及其對策
淺析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成因與教育對策
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就業狀況及教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