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貼敷對普外科腹腔鏡術后腹脹的預防效果及護理體會

2021-02-05 02:13
醫師在線 2021年1期
關鍵詞:鳴音臟腑經絡

浙江省人民醫院 浙江杭州 310014

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等優勢,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但術中需要建立人工氣腹。手術操作及二氧化碳氣腹導致患者盆腔內臟神經受到牽拉,會出現腰背疼痛,惡心嘔吐等[1]。有文獻報道顯示,腹腔鏡術后腹脹發生率高達81.7%[1]。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經絡學說,將研制出的中藥貼敷于穴位上,通過經絡與藥物的刺激,合用藥方可以達到調理腸胃、散寒理氣、行滯通便之功效。為了探討穴位貼敷對腹腔鏡術后腹脹的預防效果及護理體會,本文筆者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診的114 例患者分成2 組并進行如下研究。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內選擇我院收診的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共108 例,根據就診順序按照1:1 比例分成對照組(n=54,先就診)與實驗組(n=54,后就診)。所有入組對象臨床資料完整,均需進行腹腔鏡手術,男性,52-80 歲,對研究知情且愿意參與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不愿參與研究的病例,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精神障礙、嚴重殘疾、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排除。對照組:最小54 歲,最大79 歲,平均(64.5±5.91)歲,體質量48-74(59.1±2.83)kg。實驗組:最小51 歲,最大78 歲,平均(63.4±6.14)歲,體質量48-73(60.3±3.48)kg??陀^分析上述兩組病例的臨床資料,差異并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腹腔鏡手術,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如管道護理、鎮痛護理、飲食干預、活動指導、環境護理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穴位貼敷干預,穴位貼敷前,根據患者病情,選?。ㄉ耜I、氣海、關元)穴位,神闕穴為任脈要穴,通五臟,具有梳立中焦、通腹行氣、通便導滯之功效;氣海為盲之原穴,主治水谷不化、便秘等;關元為小腸募穴,主治腹脹腸鳴。采用中藥(大黃等加陳醋調制而成)手術后2h 進行貼敷干預,配合臨床基礎治療,通過經絡與藥物的刺激,以達調理腸胃、散寒理氣、行滯通便之功效。貼敷期間,密切觀察病人腹脹發生情況,查看有無出現腹部陣發性或者持續性脹痛現象,觀察記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另外,觀察貼敷局部周圍皮膚狀況,若是出現過敏癥狀,立即停止貼敷。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生情況;②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③調查患者對本次護理干預的滿意程度,實施百分制,90-100 表明非常滿意,60-89 分表明滿意,0-59 分表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將研究數據錄入SPSS20.00 軟件中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n)、百分率(%)表示,予以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腹脹情況

統計兩組病人術后腹脹發生情況,實驗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顯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腹脹發生情況[n,%]

2.2 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見表2。

表2: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

2.3 護理滿意度

表3:調查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57,%]

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2 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是腹腔鏡術后患者最常見的胃腸道功能障礙,因此,積極預防腹腔鏡術后腹脹,具有重要意義[2]。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表里,貫穿上下”,是人體營衛氣血循環運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上述物質在運行通路中的交匯點,是“肺氣所發”和“神氣游行出人”的場所。根據中醫臟腑一經絡相關理論,穴位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不僅有反映各臟腑生理或病理的機能,同時也是治療五臟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點。各種致病之邪滯留在人體內部,臟腑功能受到損害和影響,致使經絡澀滯,郁而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則百病生焉。而運用穴位貼敷療法,刺激和作用于體表腧穴相應的皮部,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從而達到以膚固表,以表托毒,以經通臟,以穴驅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3]。貼敷藥物直接作用于體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熱拔毒,消腫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膿,改善周圍組織營養的作用。還可使藥物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聯絡臟腑,溝通表里,發揮較強的藥效作用。本文筆者通過對比觀察發現,實驗組術腹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而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梢?,穴位敷貼在預防腹腔鏡術后腹脹方面,應用價值高。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敷貼前,應詳細詢問病人的皮膚過敏史,觀察穴位敷貼周圍皮膚情況,局部皮膚若出現紅疹、瘙癢等現象時及時停止使用,并報告醫生,配合處理。穴位敷貼中,正確選擇穴位,神闕穴應用松節油清洗,其余穴位予以75%乙醇消毒,貼敷穴位輕輕按壓,24h 更換1 次,在此期間,周圍皮膚保持干燥清潔狀態。穴位貼敷期間,密切留意患者有無出現不良反應,一旦發現需對癥處理,部分嚴重病例,需給予抗過敏治療。

猜你喜歡
鳴音臟腑經絡
腸鳴音監測儀在臨床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
身體出現這5個現象 說明體內的經絡不通
肚子為什么會“咕?!表??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嚕聲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中醫研究進展
傾聽“臟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臟腑疏通術
《易經》養生法
經絡養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