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的思考

2021-02-08 06:55宋宇航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應對策略

宋宇航

摘 ?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要性,如何建設具有較強凝聚力、引導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定全體人民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成為現下黨中央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利用知網、萬方、圖書館、數據庫等,收集關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的相關資料,結合專業知識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具有借鑒意義、參考價值的資料,為論文撰寫提供理論參考。研究過程中發現,當下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主要存在教育缺少針對性、傳播媒介應用深度不足、馬克思主義理論語言較難理解的問題,提出應借助開展分層教育、靈活運用網絡載體、轉變語言形式等途徑,轉變這一現狀,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逐步提升大眾思想認知。本研究一方面是從理論層面對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大眾化發展理論依據與必然性進行概括,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應當遵循的原則,肯定了大眾化發展對于人們思想認知形成的積極作用與影響,為后續開展的有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具有理論意義;另一方面,結合實際對當下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大眾化問題的應對策略,對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64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5-0077-05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是重要的指導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本土化發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相互結合,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馬克思提出,理論必須要被大眾接受、掌握,才能真正將思想轉化為力量。尤其是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趨于穩定,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然而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社會輿論宣傳較為復雜,群眾容易受到不同理論、思想觀念的沖擊,很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受到阻礙。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對有關理論產生深刻認知與理解,借助語言通俗化、生活化的方式,拉近人民與黨之間的距離,促使社會大眾能夠逐步形成較為健全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品格、道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首先是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概念做了深入概括,然后闡述馬克思大眾化必須遵循的原則,分析現階段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概述

(一)馬克思主義概述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主要包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主要部分內容,是馬克思、恩格斯吸收、繼承人類關于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反復實踐,最終豐富、完善、發展形成的無產階級思想科學體系[1]。

(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依據

任何一種科學理論的提出,都要基于特定的理論背景與外部條件,才能保證科學價值,而根據馬克思的思想觀念,不難發現,理論只有被大眾廣泛接受、理解、認知,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若是無法實現大眾化,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就很難體現。因此,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應具備一定的理論依據,可以為后續開展的有關工作提供重要指導。

第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大眾化觀點。在馬克思的觀點中,理論大眾化必須普及且應用,大眾化理念應貫穿于理論形成、產生、創造的各個階段。恩格斯在與馬克思的來往信件中,表明要通俗地敘述英國與美國的共產主義實踐,不難看出,在二人的認知中,通俗易懂是保證理論價值充分發揮的重要前提,只有將理論形成、發展與群眾相結合,才能加快理論體系建設。

第二,列寧的大眾化觀點。在列寧的個人觀點中,同樣肯定了理論大眾化的重要性,即將深奧哲學轉變為簡單易懂的內容,使社會大眾在看到后就能清楚了解其內容,更有助于思想鞏固與認知,在列寧撰寫的馬克思主義講解文章中,也運用了大量通俗、簡明的語言,對共產主義理論構想、思想觀念進行闡述。

第三,毛澤東的大眾化觀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毛澤東就明確提出了大眾化的這一概念,是基于革命實際情況所提出的,融入了大眾化實質性探討,是我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與實踐思考[2]。

(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然性

1. 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各種新媒體產生,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尤其是新媒體,微信、抖音App、微博都是較好的平臺,也是公眾現下使用較為頻繁的應用軟件。有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將其作為載體,發布各類新聞信息,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內容,在實現大眾化發展的同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創造有利條件。比如人民日報就開設了抖音App官方賬號,能夠播放實時動態新聞,除了發布熱點新聞事件以外,還會發表習近平總書記、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全權大使耿爽、華春瑩等人的言論,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的強大,也能起到較好的宣傳作用,能夠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馬克思主義普及,是網絡載體較好利用的充分體現[3]。

2. 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選擇

馬克思主義誕生已經超過了170年,推動了共產主義運動,是共產主義運動的核心思想。根據《共產黨宣言》發表后的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若是想持久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與本土實際相結合、與時代發展相同步、與群眾緊密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科學性與真理性。雖然,馬克思主義誕生于西歐,但隨著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中國,其中國化發展也成為必然,而推動其中國化發展的重要原動力就是大眾化發展,只有讓社會群眾對其有著更為深層次的了解,才能不斷豐富、拓展其內容,這是保證其旺盛生命力的關鍵。

3. 是保證我黨執政地位的前提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員也需要樹立崇高的共產主義政治信仰,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與國家,是社會群眾的模范典型。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西方資產階級思想進入國內,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理念造成較大沖擊,對一部分思想意志不堅定的黨員造成沖擊,逐漸改變了黨員內心服務于社會大眾的堅定理念,最終走向貪污腐敗的犯罪道路。黨之所以能不斷走向成功,立于不敗之地,最大的原因是黨與人民群眾始終保持密切聯系[4]。中國作為無產階級政黨,應當以人民群眾利益為唯一追求,因此國家和政黨必須堅定不移地維護人民權益。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為本,關注人民生存與利益問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其大眾化發展,有助于理論知識被人民群眾所掌握、運用,既能夠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積極作用,也是對中國政黨執政地位的重要肯定。

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原則

任何意識形態、理論研究成果,都需要被大眾所接受,才能體現其自身價值,真正從理論轉變為實踐,因此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必然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適應,具有重要意義。

(一)合規律原則

規律性是萬事萬物所固有的本質穩定聯系,即客觀存在,不受人的主觀意識影響、轉移,人的所有實踐活動,都必須遵循把握規律,也只有將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統一在一起,才能真正認識并改造世界,構建和諧社會。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萬事萬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則是對社會主義、共產黨執政、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歸納概括與總結,是源于馬克思、本土化發展后的中國化理論。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針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時代問題予以回應,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客觀認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是進一步把握、利用執政黨的執政規律,以謀求新發展[5]。

不難看出,只有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受到大眾認可,也只有符合大眾化進程,馬克思主義才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結合實際發展態勢,遵循規律原則,順應時代做出轉變。

(二)民族性原則

馬克思主義源于西方國家,由于歷史背景、語言方式、文化淵源等方面均與國內存在較大差異,再加上馬克思主義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學理性,若是想要真正把握,就必須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與水平。因此,在今后如何拉近理論與民眾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所以,要成為中國人民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理論,就必須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土壤之中,富有濃厚的中國味道。中國共產黨人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與力量,創造發展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民族性發展,對人民群眾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才廣泛地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6]。因此,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應當彰顯出生動鮮活的中國特色,體現具有五千年的文化特點和特征,為中國百姓所熟悉和熱愛的文化特點和風格,運用通俗易懂的概念和思想拉近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感”,才能更深入、更有效地推進大眾化進程。

(三)目的性原則

人類社會自產生起,就不斷探索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相互統一,尋求精神、政治、經濟全面解放。馬克思主義中的“認識世界、改變世界”觀點,也是基于這一層面進行考慮,且堅定不移貫徹、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較為核心的理念之一。進入現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后,內容上有所更新,認為人民群眾是國家、社會真正的主人,需增強人民作為主體的認同感,使人民價值能得到充分體現,這與馬克思主義中的內容較為契合,在繼承的同時,也增加了時代的新內容與理性認知。大眾化的含義,可以被延伸理解為通俗化和生活化,是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的主要表現,以真理的力量,去說服社會大眾,對大眾生活、工作實踐進行指導,促使黨與人民能夠團結一心,共同開創、構建新社會,這也是大眾化發展的最終目的,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不管是對國家發展而言還是對社會構建,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7]。

(四)時代性原則

時代在不斷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思想、思維理論,是歷史的產物,在不同時代其內容、形式均不相同。因此,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結合時代發展,根據其中國化成果具體踐行,由此持續拓展馬克思主義內容,使其在中國得到更好的發展,并在社會生產與實踐中加以體現。面對時代更迭、國內外形勢不斷變化這一大環境,當代馬克思主義必須滿足這一時代發展需求,大眾化發展也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這一原則,立足于時代提出各項要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也是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明確了現階段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只有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加新內容,關心民生、民計,切實從人民的利益、角度出發,才能使馬克思主義被大眾更好地接受、認同。

三、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并取得了較好的研究與發展成果,馬克思主義傳播速度明顯加快。但從整體上來看,大眾化水平十分有限,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教育宣傳方面。

(一)教育缺少針對性

馬克思大眾化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進程,且主要依靠黨與國家的教育來實現,是主要途徑。然而,現下教育對象普遍缺少針對性,不管對象是工人、農民、學生,還是居民,均采用統一的方法來完成,其中理論教育是常見手段,也是經常性的方法,很難起到較好的效果,收效甚微,也無法激起人民學習、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積極性,阻礙其大眾化發展進程。即使是在高校教育階段,馬克思主義教育也較為滯后,多數學生對這一內容并不感興趣,學習興趣低迷。由于受到我國現代社會市場注意經濟體制的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利益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社會成員對己身利益的關注要遠遠高于思想認知,大學生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馬克思主義信仰逐漸動搖[8]。從社會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教育對象具有復雜性、廣泛性、層次性、可塑性等特征,根據職業、階級等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多個類型,知識水平、認知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若是不進行詳細分析,只是通過單一方法完成教育,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就會十分緩慢,只有采取多元方法、利用多種渠道,對原有的教育方式進行不斷優化,才能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應在今后引起相應重視。

(二)傳播媒介應用深度不足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各種媒體形式層出比窮,除了傳統的四大媒體,還有新媒體、網絡、收集、互聯網等,這些都是新傳播載體,在各類教育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具有覆蓋面廣、傳播迅速、時效性強等諸多特點,受到大眾廣泛喜愛,隨著網民數量增加,這些傳播載體、媒介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然而,信息時代的到來,使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信息,還存在宣揚西方不良文化思想等現象,這些文化思想均借助媒體傳播,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眾的判斷與認知,大眾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與了解,也只局限在報紙期刊、電影媒體上一帶而過的內容,缺少深度加工,對現代傳播媒介、載體的有效利用明顯不足,影響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進程。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語言較難理解

自改革開放以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十分明顯,其中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一系列新成果,這些都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特有的,大眾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理解現下國家政策、發展理念等,進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思想認知觀念等。然而,由于馬克思主義中的成果理論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抽象性,作為一門學科,馬克思主義也是現下高校單位、學術研究單位、黨政機關的研究重點,在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語言體系,若是按照學術語言為大眾普及,則大眾很難理解。這也是現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展緩慢的一大原因,宣傳者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盲目套用著作,或者是使用較為專業的術語,與實際相脫離,語言枯燥。而大眾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與這些系統語言規范、語言形式接觸的機會,無法理解其深刻含義,最終影響到學習情況。因此,在今后如何落實理論,將抽象的語言形式,轉變為大眾理解并廣泛接受的大眾話語,已經成為加快中國馬克思推廣、普及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將外在理論逐漸內化為大眾人民的思想觀念,培養良好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四、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的應對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當前社會發展相適應,是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效途徑,必須引起相應重視。對于其大眾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進程。

(一)開展分層教育

社會是由不同層級、職業、類型的人群構成,人們的思想認知等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分層教育尤為重要,是保證教育質量與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目前,常見的教育類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高校教育,另一種是社區教育,二者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教育途徑。

1. 高校教育

高校應不斷完善課程體系,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為核心,主要以大學生為重點對象,引入現代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比如慕課、雨課堂等,都是一些較為火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興趣。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盡可能做出優化,擴充教育內容,比如課上教師可以將社會上的一些常見現象、熱點新聞引入課堂,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并融入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在潛意識中接受并理解馬克思主義,為其今后的行為提供指導。高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進入基層的機會,讓學生成立宣講團,主要目的就是宣傳馬克思主義,以自己的正確理解,宣揚馬克思主義,在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同時,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9]。

2. 社區教育

社區教育可以有多種渠道,這是由于社區中包含了較多職業、階層人群,理論講授并不完全適用,且缺少統一充裕的時間,可行性不高。因此,在社區教育期間可以選擇播放紅色革命電影、探討時政熱點問題等方式,以更為親民、貼近人們生活的方式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也可以全市范圍內舉辦一些公開課程,邀請名家教授進行講解,吸引市民參與其中,擴大受眾人員覆蓋面積,起到較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二)靈活運用網絡載體

網絡載體是一種特殊的大眾傳播形式,具有普遍性、通用性等特點,教育效果良好。由于網絡載體本身具有信息海量化、專業性、傳播手段兼容性、信息傳播迅速、更新快捷等優勢,受到大眾喜愛,且網絡覆蓋面廣泛、受眾多,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而言,有著重要意義。有關機構必須要重視這一點,官方媒體也需要承擔起相應責任,充分利用自己的官方賬號,定期、不定期對馬克思主義中的理論內容進行宣傳、講解,盡可能抵御不良社會風氣對人造成的影響,使網絡成為大眾學習馬克思理念的重要場所。

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利用管理載體、活動載體、文化載體,將馬克思主義宣傳、大眾化發展作為重要任務,貫穿于各個階段、社會環節,充分利用時代帶來的便捷條件,加強大眾馬克思主義宣傳報道,借此帶動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發展的新思潮,切實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構建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創造良好條件。

(三)轉變語言形態

馬克思主義中蘊藏著較為深刻的哲學道理,闡述了事物發展的客觀本質,包含內容較多,從語言上來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是單純對其理論知識點進行講解、宣傳,多數人無法充分理解。因此,需要在語言形態上作出調整,要以能被公眾廣泛理解、熟知的語言形式,表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思想。

首先,推動馬克思大眾化時,應注意轉換語言,要盡可能貼近大眾生活,引入一些更容易理解的網絡用語,在不影響理論核心內容傳播的基礎上,豐富語言表現形式,使其更加具有時代性,更有助于各階層群眾學習,提升馬克思主義教育手段的適用性[10]。

其次,為了讓更多人都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涵,還可以編創一些簡單的詩句、歌曲,將核心價值觀念灌輸其中,并借由多種媒體形式傳播,這些朗朗上口的詩句與歌曲,能夠更好地在大眾之間傳播,取得較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已經基本完成,為人們創造了較為良好的生活條件,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不僅要求黨員能夠全面貫徹,還需要社會大眾掌握其精髓,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民族內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然而,多媒體、互聯網帶來了新思潮,部分西方思想進入大眾視野,且借助新媒體平臺快速傳播,產生了較強的輿論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大眾思想認知,且不利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具體問題體現在教育缺少針對性、傳播媒介應用深度不足、馬克思主義理論語言難以理解幾個方面。因此,在今后發展中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必須通過開展分層教育、靈活運用網絡載體、轉變語言形式等途徑,加快各項工作落實,使大眾化逐漸成為新時期發展的一大趨勢,順應時代發展,全面提高大眾思想認知,為構建中國特色主義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艷華. 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分析[J]. 北極光,2015(09):68.

[2] 李夢.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管窺[J]. 現代營銷,2016(08):163.

[3] 朱先鋒.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踐創新研究[J]. 新西部,2020(12):5-6.

[4] 劉祥,許麗萍.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及發展途徑研究[J]. 赤子,2014(11):27.

[5] 段吉方. “文藝大眾化”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理論范式問題[J]. 社會科學家,2015(07):139-142.

[6] 聶家華,仉曉紅.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格局與主題演進——基于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J]. 寧夏黨校學報,2019, 21(06):115-123.

[7] 肖琴.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規范操作與日常管理[J].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9(01):19-28.

[8] 邢富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大眾化辯證關系研究[J]. 山東青年,2019(01):184-185.

[9] 尤文夢. 民生視角下農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J]. 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9(02):42- 47.

[10] 王樂凱,王政.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與大眾化的關系探究[J]. 山西青年,2019(17):116-117.

(薦稿人:李宏峰,長春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應對策略
關于當今校外少兒美術教育發展的思考
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沖擊下的發展探討
初中英語情趣教學的現狀淺議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的發展困境與出路
“營改增”對集團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控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