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歌曲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當代啟示探究

2021-02-08 09:32張博雅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當代啟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張博雅

摘 ?要:抗戰歌曲產生于特殊年代,在1931—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為宣傳抗戰思想、傳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順應時代的要求、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成為重要的宣傳媒介。文章在學界對以往抗戰時期紅色歌曲研究的基礎上,查閱了大量的圖書、文字、視頻等資料,運用實證研究法、文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創新視角、豐富研究內容和形式,最后對新時代以紅色歌曲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具有建設性的當代建議與啟示。

關鍵詞:抗戰歌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當代啟示

中圖分類號:A8;K26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5-0094-03

一、抗戰歌曲大眾化的產生背景

1931—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使中國百姓遭受著巨大的痛苦和災難,國家和民族背負著巨大的恥辱。1931年“九一八”事變致使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后,伴隨著時代的變化,相關文學藝術作品的主題也發生了變化——“一切為了救亡”。由此之后的所有文藝作品創作都圍繞著這個主題,成為當時音樂創作與歌詠的主元素。與此同時,基于救國救民的迫切愿望,激發了一大批曲、詞作家的愛國主義情懷,使革命歌曲從萌芽階段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中華兒女帶來了前進的力量和方向。

抗日戰爭期間所創作出的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特殊的戰斗風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音樂創作成熟發展的重要時期,抗日救亡歌詠運動開始發展到新的階段。作品多取材于相繼爆發的戰斗以及在戰爭陰影籠罩下的生活,內容通俗易懂、感情基調慷慨激昂,不僅能使受眾聽后激發起充分的斗志,而且能夠通過簡單便捷途徑表達情緒,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在當時眾多宣傳抗日戰爭思想的方式中,抗戰歌曲成為中國共產黨運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揭露侵略者罪行的方式之一。例如冼星海創作的《流民三千萬》這首抗日歌曲,是他創作的眾多抗日歌曲當中被大眾廣為流傳的一首。

(一)萌芽階段

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全民族的抗日熱情也高漲了起來。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侵略軍很快踏上了東三省的土地。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內,東北大地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殖民地。中華兒女對于民族的信仰與依賴從未改變過,尤其是在鴉片戰爭之后,對抵御外來侵略和人民解放的斗志一直都在努力中。當百姓目睹了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大地上的種種罪行,難以熄滅心中的怒火。于是,一批對祖國懷有深深情感的音樂工作者開始創作抗日救亡歌曲。

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以上海音樂學院為中心的學界培養了大量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青年音樂家,他們在當時迅速創作。黃自就是其中之一,他作詞譜曲創造了我國最早的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合唱作品《抗敵歌》、四聲部混聲合唱《旗正飄飄》。從這一時期開始,標志著中國的新音樂事業得到了全新的發展,打破了之前在作詞作曲上模仿西方的模式,該階段一直持續到“七七事變”的爆發。

(二)發展階段

隨著紅軍長征成功之后,大量人民喜愛的歌曲也不斷出現,當時傳唱還是以當地的民歌為主,隨即出現了“新民歌”的歌曲形式,“新民歌”的內容大多還是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主題。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懷揣著愛國主義情懷的大批知識分子和具備專業音樂素養的音樂工作者們紛紛來到了抗日前線和各個抗日根據地,出現了許多新形式的音樂創作機構。

抗日戰爭爆發后,抗日歌詠運動的展開也在短時間內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從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大批知識分子和音樂工作者來到延安,也使延安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文藝創作中心和“歌詠城”,主要的歌唱形式以大合唱為主。冼星海是當時為挽救國家命運沖在一線的愛國作家之一。1939年,冼星海完成了大合唱曲目《生產大合唱》與《黃河大合唱》,并且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其中傳唱度最高的是《黃河大合唱》?!饵S河大合唱》歌曲節奏鏗鏘有力,歌詞朗朗上口,隨著歌曲的傳唱,對侵略者的斗志根植于人民心中,這首歌曲更是將延安歌詠運動推向了頂峰。

文藝作品的創作靈感源于生活,不論處于什么年代,文藝作品的創作都不能脫離生活、浮于生活、脫離人民。隨著一些外地文藝工作者的不斷涌入,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文藝作品也開始在延安相繼出現。但由于部分文藝工作者在短時間內并不能完全了解革命根據地的實際生活情況,導致有些作品脫離了生活,未能使百姓燃起對挽救國家民族的共情,甚至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負面影響。因此,在1942年5月,毛澤東針對文藝工作者在文藝創作中出現的問題作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指出,部分文藝工作者在創作文藝作品中沒有做到貼近百姓生活,不重視人民群眾的真實情感,使創作出的文藝作品浮于表面,明確地確立了文藝創作要為人民服務、為無產階級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思想。

(三)成熟階段

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樹立好文藝作品“為誰而服務的”觀念,無條件、真真切切地把文藝作品的內容與老百姓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創作出喜聞樂見的、被大眾所廣泛接受的文藝作品?!对谘影参乃囎剷系闹v話》后,廣大的音樂工作者在思想觀念上有了極大的轉變,從只創作純粹的藝術作品,轉向了以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尤其是工農兵的實際生活為創作主題,極大地提高了抗戰熱情,促進了延安時期的文藝創作發展。

在這一時期,秧歌作為陜北當地音樂文化形式的代表,同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當時很多新秧歌作品都基于廣大人民群眾與音樂工作者的相互配合,深受百姓喜愛,如王大化、李波創作的《兄妹開荒》,是根據當時陜甘寧邊區開荒勞動模范馬丕恩父女的事跡編寫的,是當時秧歌劇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于《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發表加上秧歌富有表現力的獨特表演形式,豐富了延安當地的文藝生活,明確了“文藝為誰而服務”的問題。

(四)抗戰歌曲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載體

馬克思曾說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盵1]抗戰時期正是宣傳馬克思主義最高漲的時期。由于形勢影響,中國革命的重心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因此黨在之后的革命工作中所要接觸最頻繁、最廣大的人群就是農民群眾。與五四運動時期相比,當時宣傳和普及新文化和新思想的主要受眾群體是知識分子、青年學生,是普遍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受眾群體產生變化之后,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不容易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及其在抗戰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在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困難。如何運用音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讓百姓一聽就懂,成為當時最主要解決的問題[2]。

歌曲沒有國界,不受年齡、性別、社會等級以及文化的限制,聽眾可以通過旋律與歌詞的結合來直觀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種表達方式是最直觀、最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毛澤東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明確提出過要想從思想上改變,文藝工作者們就要真實地走進農民群眾的生活,去了解農村的一草一木,才能創造出被人民群眾喜愛的文藝作品[3]??箲鸶枨窃谔厥獾臅r代下產生的,所創作的主題內容基本上是以表達愛國情懷、抵御壓迫、英勇抗敵為中心。例如歌曲《救亡進行曲》,曲詞的內容是鼓舞中華兒女防抗外來侵略者??箲鸶枨鷺O大地提高了作戰士氣,從而也使人民群眾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選擇黨的領導是正確的選擇。

二、抗戰歌曲大眾化的實踐過程

抗戰歌曲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因歌曲獨有的表達方式,不受文化基礎的限制,內容很容易被大眾理解與接受,成為最受群眾喜愛的形式之一。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之后,文藝創作者的創作方向與創作手法都向著人民的真實生活靠攏,所創作的作品具有民族氣息,易被大眾所接受。許多抗戰歌曲在譜曲填詞時也結合了當地的方言,在革命根據地廣泛流傳。在這一時期,創作手法上雖然摒棄了曾經一味模仿、推崇西洋式的歌曲,注重與本民族的特點相結合,但也不能忽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借鑒西方音樂在創作上的優點,創作出可以反映人民群眾真實情感的歌曲作品[4]。

抗戰歌曲作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其原因與其傳唱方式密不可分。因合唱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受場地等因素影響,可以在廣闊的場所進行,并吸引較多的群眾參與。在特殊的形勢下,合唱完全體現出了全民性,激發了群眾對民族使命的認同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定、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肯定。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地方政府經常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合唱活動,使得歌曲廣為流傳。1942年3月,在吳伯超的親自指揮下,合唱曲目《滿江紅》等十首愛國救亡歌曲在重慶市白沙鎮開展。除了政府統一組織的合唱活動,還有群眾自發組織的自上而下的合唱活動。例如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約有5000名上海群眾自發演唱了這首歌曲,當時場面浩大,甚至不得不派遣警察來維持秩序。當聽到高昂、振奮人心的歌聲時,群眾被這種情緒感染,紛紛加入了合唱中??梢?,大量抗戰歌曲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及抗戰精神,用這種特殊的參與方式激發了大眾對抵御外來侵略者、挽救國家命運的認同感[5]。

三、抗戰歌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啟示

(一)堅持紅色歌曲體現時代精神

抗戰歌曲在抗日戰爭期間,不僅用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喚醒群眾救亡圖存的熱情與決心,對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堅定黨的領導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無論是從抗日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進入新時代,不同時期的紅色歌曲在特定的歷史年代所創作的主題內容也各不相同。但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紅色歌曲的主題一定是緊緊圍繞時代主題、體現時代精神的。近年來,我國在每一階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全體中華兒女堅定偉大復興共同奮斗的結果??箲饡r期,抗戰歌曲的作用是為了宣傳抗戰精神來體現特定時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同樣,當代中國的紅色歌曲創作也要把反映時代性放在首位,高度重視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體現時代品格與精神面貌。

(二)堅持文藝工作者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文藝工作者應該學習文藝創作,這是對的,但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切革命者都應該學習的科學,文藝工作者不能是例外?!盵6]目前,我國依然處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時期,要想創作出優秀的文藝作品,創作者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相關知識就成為重中之重。

堅持正確的思想陣地,就要培養具備高理論素養的專業人才,相關高校應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指導思想,豐富專業創作人才的理論素養,從而樹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提到,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參考文獻:

[1] 黎澍.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歷史科學[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9.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70+86.

[3] 曹泳鑫.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01):63-70+86.

[4] 陳志昂. 抗戰音樂史[M]. 濟南:黃河出版社,2005.

[5] 冼星海全集編委會. 冼星海全集:第1卷[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1690.

(薦稿人:潘玉萍,南京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當代啟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淺論艾思奇《大眾哲學》的歷史貢獻及當代啟示
宋代分路取士與憑才取士的論爭及其啟示
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理論的異同及其當代啟示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戰場在哪里
以人民為中心: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和真諦
“語錄體”著作的特點及其對當代的啟示
農村文化事業建設要抓住哪幾個關鍵點
“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研究
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的途徑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當代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