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高職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沖突研究

2021-02-10 11:49趙明芳
關鍵詞:顯著性宿舍調節

趙明芳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西寧 810000)

一、前言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群體在社會系統中最為廣泛普遍的一種關系存續方式,大學生群體的交友圈、生活圈、學習圈與發展圈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宿舍人際關系的好壞有一定的關系。在學生的各個學習階段之中,大學生活一般都在3~4年左右,統一式的住宿生活讓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系與影響都變得更加緊密和顯著,大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健全思維培育與塑造、性格改造與能力拓展的關鍵轉型時期,宿舍人際關系的調整與改進程度極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命運與選擇[1]。因此,該專業領域的學者必須要重視到宿舍人際關系沖突的改善與調節層面的研究內容,不應該只停留在對宿舍人際關系影響因素的研究內容上。本文綜合美國東密歇根大學管理學教授特布斯提出的小群體互動研究,分析出高職院校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涉及學生個人異質的內因與整體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外因,運用在西部某高職院校搜集到的主題為“關于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狀況調查”的533份問卷,分析影響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及調節與改善宿舍矛盾的具體途徑,提高各個途徑對矛盾調節作用的量化效果凸顯程度,加強宿舍矛盾問題改善的科學化、高效化依據的應用。

二、小群體互動理論概述

互動理論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其最初的創立是立足于整個社會系統的性質與特點,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要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一旦互動過程停止,許多資源要素就會發生靜止,停止周轉和流通?;永碚摫举|上屬于社會心理學派的范疇,強調的是社會中個人與他人的交往行為發生的主體作用,是對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溝通、影響、聯動等作用的綜合論述。

小群體互動理論及其一般模型是由美國東密西根大學管理學教授特布斯所提出的,該理論是框定在社會系統范圍內,對于群體的界定是指3個或者3個以上的個人,可以通過交換或者溝通語言或者非語言信息進而達到影響彼此之間思想、認知、行動、情緒的作用。在整個龐大的社會系統之中,小群體互動理論通常適用于公司同事、個人朋友圈、高校宿舍學生等特定的環境之中,其中,在高校學生中小群體互動的現象最為普遍。特布斯認為,小群體互動理論的一般模型涵蓋3部分的內容,包括相關背景因素(人格、性別、年齡、健康、態度、價值)、內在影響(客觀環境、群體規模和結構、群體類型、地位與權力、領導關系等)與結果(解決、人際關系、改善信息流通、風險承擔、人際發展、組織變遷)。如若根據特布斯提出的對小群體互動的看法作為依據的話,對一定環境下形成的小組織、小群體、小團體等進行人際關系層面的單一評估,人格、價值觀念、健康狀態、態度等都會對人際關系的差異性造成直接影響,如果可以通過有效的語言信息或者非語言信息來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那么對應地會調節人際關系形成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矛盾,而沖突性對話或者非語言信息的交流則會造成人際關系惡化與矛盾的加深。從這個理論中,可以進一步意識到溝通對于改善宿舍人際關系的關鍵作用,同樣地,通過采集到的西部某高校樣本中的數據分析結果也再次驗證了此結論。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溝通對宿舍人際關系的調節與改善作用。有效性溝通不僅可以讓宿舍成員之間接納彼此的不同之處,還可以嘗試理解與拓展學生的個人認知,培養學生的寬容、包容性格[2]。一旦接納彼此的默契形成,宿舍內部一定會減少矛盾與爭執,達到相對和諧的狀態。在這一過程中,所有的宿舍成員也能夠開始共同參與某些活動,或者激勵其中某些相對落后、性格不合群的學生發生改變,以此達到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鼓勵其接受挑戰,突破自我。相反,如果宿舍成員之間一旦有問題、有沖突、有對立就直接擱置一邊,就有可能會引發冷戰,甚至有些大學生會因此產生心理抑郁、敏感等消極情緒,不良影響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不利于宿舍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與后期發展。

根據小群體互動理論的論述,提出以下相關假設,本研究試圖對以下假設進行驗證與調整:(1)愛好、價值觀不合的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有顯著性差異;(2)搞小團體主義的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具有顯著性差異;(3)越存在利益沖突的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越不滿意;(4)生活習慣差異越大的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不滿意程度越高;(5)錢財糾紛越多的宿舍,成員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越低;(6)宿舍長管理不力的宿舍,成員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低;(7)學校宿舍管理條例越失當的宿舍,成員對宿舍人際關系越不滿意。

由于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女大學生群體,她們整體年齡相近,性別相同,再加上學生個人身體健康狀況所涉及的指標變量較為復雜,人格無法進行測量或者有效的定量分析。因此,忽略性別、年齡、人格、健康這4個因素對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情況的影響,只對以上假設中的因素進行顯著性水平的檢驗。

三、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次研究運用的調查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調查時間為2020年6月28日至7月1日。調查對象為西部某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群體,涉及大一至大三三個年級層次的女大學生。抽樣方法采取的是目前流行的線上隨機抽樣方式,通過在問卷星軟件上創建“關于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狀況調查”主題的問卷,在朋友圈發布鏈接,鼓勵學生自主填寫問卷。

(二)問卷設計

1.因變量。宿舍人際狀況滿意程度。根據被訪問者對宿舍人際關系的一般性評價結果,設計了4個等級,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還可以、不滿意。這4個等級是按照滿意度遞減的規律來設計的。

2.自變量。自變量是指對因變量這一最終結果是否產生顯著性影響的相關因素,在此研究中將價值愛好取向、個人性格、搞小團體主義、生活習慣、錢財糾紛、宿舍長管理能力、學校宿舍管理條例分別設為自變量X1、X2、X3、X4、X5、X6、X7這7個自變量[3]。分析這7個主要變量是否會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程度產生顯著性的影響。從現實角度來分析的話,對宿舍人際關系有一定影響的因素不僅包括以上7個因素,還包括許多其他因素,例如宿舍矛盾、個人交友情況、個人學習成績等多種因素,這些因素的測量較為抽象,對宿舍關系的影響程度也較為不明顯。因此,將其全部放入殘差項e(e在一般情況下通常不特指為某一種自變量,是指影響因變量的其他非顯著性因素)。

3.回歸方程假設。根據(1)(2)兩點的設計,可以將模型初步假設為:

四、方程結果的統計分析研究

(一)模型結果分析

通過運用SPSS13.0對搜集來的533份問卷進行分析,最終的回歸結果顯示如下:

通過上表可以了解到,目前X1、X2、X3、X4、X5、X6、X7前面的系數分別為-0.002、0.134、0.049、-0.067、0.038、-0.047。通過各個自變量的P值現實,可以發現它們均大于0.05,不符合顯著性影響因素的條件,因此,可以推翻原假設,從模型結果中得出以下結論:(1)愛好價值觀一致程度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顯著性水平為0.975,大于0.05,因此這一因素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無顯著性影響;(2)小團體主義是否存在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顯著性水平為0.084,水平大于0.05,雖然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也無顯著性影響,但是相較于愛好價值觀一致性這一自變量來說影響程度更大;(3)生活習慣不同程度對宿舍人際關系的顯著性水平為0.617,大于0.05,說明這一因素對大學宿舍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不存在顯著性影響。

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n=533)非標準化系數 標準化系數 t p VIF R2 調整R2 F B 標準誤 Beta常數 1.801 0.106 - 16.962 0.000** -0.009 -0.004 F (7,525)=0.669,p=0.698愛好價值觀不合 -0.002 0.074 -0.001 -0.031 0.975 1.014搞小團體主義 0.134 0.077 0.08 1.731 0.084 1.145生活習慣不同 0.049 0.098 0.022 0.5 0.617 1.024利益上的沖突 0.062 0.093 0.034 0.669 0.504 1.385宿舍長管理不力 -0.067 0.119 -0.027 -0.568 0.571 1.214學校宿舍管理條例不當 0.038 0.133 0.014 0.282 0.778 1.268錢財上的糾紛 -0.047 0.124 -0.02 -0.381 0.703 1.528因變量:您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D-W值:1.868*p<0.05**p<0.01

同理,可以得出,利益上的沖突、宿舍長管理能力、學校宿舍管理條例建設、錢財糾紛這4個因素也對大學生宿舍關系的滿意程度不存在顯著性影響。

(二)對模型進行調試和改進

通過上述內容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意識到在此次問卷中所采集到的數據無法有效地分析出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起顯著性影響的因素。通過第一章對美國東密歇根大學管理學教授特布斯的小群體互動模型分析,對于其提出的溝通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程度有明顯的改進作用。本文接下來從搜集的數據中再對這一結論進行分析研究。

調節效應分析結果(n=533)模型1 模型2 模型3 B 標準誤 t p B 標準誤 t p B 標準誤 t p常數 1.919 0.036 53.407 0.000** 1.919 0.033 58.255 0.000** 1.914 0.033 58.311 0.000**愛好價值觀不合 0.002 0.074 0.023 0.981 0.042 0.068 0.625 0.532 0.046 0.067 0.683 0.495主動溝通 -0.817 0.081 -10.088 0.000** -0.8 0.081 -9.897 0.000**愛好價值觀不合*主動溝通 0.418 0.163 2.571 0.010*R2 0 0.161 0.171調整R2 -0.002 0.158 0.167 F值 F(1,531)=0.001,p=0.981 F(2,530)=50.886,p=0.000 F(3,529)=36.487,p=0.000△R2 0 0.161 0.01△F值 F(1,531)=0.001,p=0.981 F(1,530)=101.771,p=0.000 F(1,529)=6.611,p=0.010因變量:您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p<0.05**p<0.01

以上模型分析結果與原假設模型存在的關鍵差異在于建立了第二個模型,檢驗主動溝通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滿意程度的影響,通過P值小于0.05,可以得出主動溝通這一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具有顯著性影響。

模型3主要是考量在愛好、價值觀不合這一定量條件下,主動溝通這一因素對其改善宿舍人際關系的調節作用。

從上表可知,調節作用分為三個模型,模型1中包括自變量(愛好、價值觀不合)。模型2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調節變量(主動溝通),模型3在模型2的基礎上加入交互項(自變量與調節變量的乘積項)。

針對模型1,其目的在于研究在不考慮調節變量(主動溝通)的干擾時,自變量(愛好、價值觀不合)對于因變量(您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的影響情況。從上表可知,自變量(愛好、價值觀不合)呈現出顯著性(t=0.023,p=0.981>0.05)。意味著不考慮調節變量(主動溝通)的影響時,愛好、價值觀不合對于您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并不會產生顯著影響關系,此種情況依舊進行接下來的調節效應研究即可。

調節效應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查看,第一種是查看模型2到模型3時,F值變化的顯著性;第二種是查看模型3中交互項的顯著性,本次以第二種方式分析調節效應。

從上表可知,愛好、價值觀不合與主動溝通的交互項呈現出顯著性(t=2.571,p=0.010<0.05)。意味著愛好、價值觀不合對于您對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影響時,調節變量(主動溝通)在不同水平時,影響幅度具有顯著性差異。

因此,可以得出主動溝通對于改善與調節大學生宿舍成員在愛好、價值觀不合方面具有顯著性的作用。

五、緩解西部高職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沖突的建議

通過運用SPSS13.0版對搜集的533份問卷作出的分析,得到的有效結論之一就是主動溝通對改善與調節大學生宿舍對于愛好價值觀的沖突具有顯著性的作用,同時也驗證了管理學教授特布斯在小群體互動一般模型中得出的結論,溝通對于促進群體關系的和諧具有關鍵性的價值。這也啟示高校為構建學生的和諧友好宿舍關系,應該在學生溝通、師生溝通等方面進行積極有效的創新,提高溝通的能動性和創新性。因此,高校應該從溝通的不同層面多方位地為創造溫馨、有愛、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作出努力。

(一)積極應用溝通調節工具

1.要求學生在宿舍進行定期溝通。西部高職院校的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對學生在溝通方面的看法進行深度了解。輔導員老師可以先對學生群體們在溝通認知、溝通心理、溝通看法等方面進行一個基礎性的心理測評,對學生是否愿意為了緩解宿舍人際關系進行溝通、怎樣才會為了構建和諧友好的宿舍人際關系進行溝通有一個初步的認識[4]。根據學生的測評結果要求學生在宿舍進行定期溝通與溝通結果總結,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拍攝視頻的方法來呈現宿舍每周的定期溝通作業。

2.整理宿舍人際關系在溝通調節下的動態發展報告。西部高職各個專業對應的輔導員老師為了清晰有效地分析溝通各個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情況,應該根據搜集學生宿舍定期溝通的視頻,對視頻中各個學生的溝通態度、溝通表現、溝通后的結果等進行全方位的監測,評估溝通的真實調節效應,同時,對在視頻中一些不愿意溝通、逃避溝通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以及后期心理疏導,了解他們對溝通以及宿舍人際關系情況的真實看法[5]。在有效調節之后,整理宿舍人際關系在溝通調節下的動態發展報告。

3.創建宿舍人際關系溝通的激勵機制。在創建宿舍人際關系溝通的激勵機制方面,主要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一方面是開展校園內的“文明宿舍——美麗溝通至心中”等有關宿舍良好溝通主題的校園比賽,要求所有宿舍都必須參與,鼓勵學生們利用定期錄制的宿舍溝通視頻進行整合剪輯,創造屬于各個宿舍的“溝通回憶錄”。以演講+視頻呈現的形式對各個宿舍展現的作品進行評比,將其納入評優評先的指標內容之一,同時對獲獎宿舍給予個人評優評先的優先考慮。以此來鼓勵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宿舍溝通的活動中來。另一方面開展女大學生人際關系輔導的團體訓練,對于愿意參加輔導的學生進行加分,并且要求他們積極學會協作輔導員做好有關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溝通方面的工作,給予他們在黨員申請、助學金及獎學金申請等方面的優先考慮。以此來激勵他們用藝術溝通的方式來有效緩解和調節各個宿舍人際關系的矛盾與沖突。

(二)為各個宿舍配置“解憂郵箱”

為各個宿舍都定制一個專屬解決宿舍人際關系沖突的郵箱。告知學生們有關郵箱的使用規則,讓學生們根據自己要反映的宿舍矛盾問題對郵箱進行使用??梢詰镁€上線下的兩種解憂郵箱模式。線上模式即為讓學生通過發送郵件的模式來說明某個宿舍存在的沖突或者問題,類似于樹洞模式,鼓勵學生們對某一特定“解憂郵箱”進行投件,輔導員老師可以通過郵箱來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宿舍人際關系沖突的真實情況,然后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建議或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線下模式就是在各個宿舍門口配置一個帶鎖的小郵箱,讓學生們吐露自己在宿舍與舍友相處的感受與看法,對某些重點的宿舍問題進行解決或者特別關注。這一建議主要是針對性發揮輔導員的心理輔導作用以及矛盾調控與改善能力提出的[6]。

(三)實行按需分配的流動宿舍制度

為了有效解決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沖突問題,學校應該采用人性化的手段來配置宿舍[7]。一些宿舍成員會因為價值觀念的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學習目標的不同等產生極大的矛盾。因此,學校應該以一學期作為宿舍生活體驗的周期,然后讓學生們按照個人喜好自愿自主地組建宿舍。

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自主組建宿舍的盲目性和主觀性會對宿舍人際關系沖突帶來的非可視化影響。因此,老師還應該根據自身對各個宿舍成員的了解,以及除卻宿舍成員外其他學生對于分配結果的評價,投票來決定是否應該按照學生個人意愿對宿舍成員進行分配。以此來保證宿舍成員配置的民主性以及客觀性,盡可能地減少宿舍成員出現巨大矛盾或者沖突的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有效考慮宿舍成員的性格、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等多個方面的差異,盡可能地做到有效按需配置。

六、結論

綜上所述。小群體互動理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可能出現的有關和諧、沖突、矛盾的各種狀況。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沖突發生之后如若不及時解決、調節,會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或者生命安全問題的出現。本文從概述小群體互動理論的角度說明溝通對宿舍人際關系調節的重要性,同時運用SPSS13.0對西部某高職院校搜集到的533份調查問卷,驗證了主動溝通在宿舍成員的愛好和價值觀不合問題具有調節與緩解的顯著性影響。根據這一結論提出積極應用溝通調節工具、為各個宿舍設置“解憂郵箱”、實行按需分配的流動宿舍制度等方法,來緩解西部高職院校的宿舍人際關系沖突。

猜你喜歡
顯著性宿舍調節
基于代謝調節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一種結合多尺度特征融合與像素損失加權的顯著性目標檢測方法
熱得快炸了
2016年奔馳E260L主駕駛座椅不能調節
基于區域特征聚類的RGBD顯著性物體檢測
基于顯著性權重融合的圖像拼接算法
歐盟法院判決明確歐盟商標通過使用獲得顯著性的地域認定標準
學校到底是誰的
熱得快炸了
如何幫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