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審計學》一流課程改革研究

2021-02-18 20:16黃麗萍武安琪朱蘇文
文學天地 2021年11期
關鍵詞:審計學信息化背景課程改革

黃麗萍 武安琪 朱蘇文

摘要: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的審計學課程,其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老師難教”和“學生難學”,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無趣、學生缺乏實戰經驗,學習空洞、審計理論復雜,難以學習理解等。信息化審計教學經過多年的研發與發展,其在軟硬件方面也已經獲得了較大的成果,基于此,信息化審計教學課程的改革,務必要以人才培養的質量為第一要務,進而適應信息時代日益增長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審計學》;課程改革;研究

引言

審計學課程作為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的必修課,在學科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審計理論枯燥難懂,而應用性和實踐性強是審計學課程的重要特點。傳統的審計學課程往往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于從屬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顯然滿足不了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推行審計學教學課程改革。

1課程教學改革實施現狀調查

(1)知識點繁多且太過理論,專有名詞、概念太多,教材文字表述難以從字面意思上直接理解,很難在第一時間提起學習興趣。(2)教師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設計,單純字面意思的解說缺乏師生互動,課堂相對比較沉悶,不能引導和啟發學生深入思考。(3)課堂教學缺乏信息化教學手段和輔助教學資源的運用,課堂上缺乏結合課程知識點的視頻資源、案例資源的運用。(4)課程配套資料缺乏統一性和完整性,習題庫、案例庫等資料庫欠缺,導致學生課后復習除了教材以外,欠缺其他的輔助教學資料,不利于學生課后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和進一步的理解消化。(5)課堂時間有限,課堂無法完全聽懂,課后沒有其他途徑復習和重復學習,老師對課堂后的輔導不及時,往往要等到下一堂課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不利于學習的連貫性。

2審計學課程課堂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2018年9月,原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出要堅持內涵發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把質量作為教育的生命線,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其是推進“互聯網+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在新形勢下,高等教育變革勢在必行,而改革的關鍵在于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革命”,如何在智能環境下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互聯網+教育”模式將成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發展方向。審計學是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必修課程,因為其涉及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內部控制等相關課程知識,因此審計學課程的學習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傳統的審計學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大多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或許從未對所學知識有深入的思考,比如: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怎么運用所學知識?這門課程與之前的專業課程如何有機結合?等等,在這種教與學的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很難調動起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不高。那么,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顯得尤為迫切。本文將基于“雨課堂”平臺,闡述如何實現互動式教學,以達到課堂創新。

3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3.1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轉型理念

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其身份決定了教師在教學轉型中的關鍵作用,想要實現課堂教學從傳統的“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進行轉變,首要任務就是教師要改變過去的教學理念。根據《審計學》課程的學科特質和當前市場對審計人才的需求,確定審計人才的能力維度,樹立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問題引導、任務驅動等形式組織學生思考,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里,促使學生個性化成長。同時,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高校要加強教師信息化互聯網+思維的培養,加大對教師互聯網應用能力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推動教師在課堂教學前使用MOOC、微課等網絡資源進行導學設計,為學生創造不同視角的審計仿真情景,或在課前使用QQ、微信、網絡討論區、小程序等形式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從而了解學生學習審計課程的動機和需求,以此來作為課堂內容設計的依據和方向。

3.2課程思政的融入

古語有云“做事先做人”“為學先為人”?!蹲髠鳌穼⒘⒌伦鳛榱⒌?、立功、立言的首位,說明了德的重要性。宋代教育家朱熹認為養其德性而為大學之本,相對于“教”掌握知識和技能外,“育”更為重要。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一直都強調道德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大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人格塑造和高尚品德形成的黃金時期,需要通過教育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塑造。為響應思政進課堂的號召,審計學一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有意識地在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案例、教學資源中加入了學生思政內容,時刻將思德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內容貫通在教學過程中。注冊會計師的行業特點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獨立、客觀、公正、誠信,其社會責任十分重大。為了加強學生個人行為和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組主要通過在審計風險模型、職業道德、審計目標等知識點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加強了課程思政的實施和落地。

3.3創新教學形式

PBL和翻轉課堂都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極大顛覆,都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不但能夠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并且能夠自主進行案例擴展,自行查閱資料文獻,課后認真總結反思,從而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然而,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能僅僅被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缺乏能動性,甚至會因為課堂靈活的管理方式而無所適從?;趯W生學習效果差異化程度較大的情況,任課教師要精心進行課堂設計,并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特別關注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充分挖掘這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降低教學效果差異化程度。

3.4積極構建審計數字化和智能化實踐環境

信息技術在高校審計課堂教學的應用,除了需要教師個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所改變,還需要外部的教學環境給予支持。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停留在滿足基本教學的層次,提供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媒介依然是黑板和投影儀,根本無法滿足教師想要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堂教學的想法。高校要優化審計實踐環境,建立智能化虛擬實驗室?!秾徲媽W》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當前人才市場的競爭程度,無論是企業還是會計師事務所對于審計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學生如果在畢業時可以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將大大增加就業優勢。因此高??梢酝ㄟ^網絡和信息技術,建立虛擬的審計工作場景,使用仿真審計操作軟件,更有利于學生構建對審計工作的真實感知,體會實務工作的人際溝通、審計程序、風險防范甚至是審計失敗,從而將理論知識快速轉變為實踐能力。對于高校而言,積極構建數字化和智能化實踐環境不僅僅是針對審計課堂教學轉型,也是在帶動和輻射其他學科與信息化進行融合,符合教育發展趨勢。

結束語

大學是人才培養的實施基地。大學教育是培養人才最重要的基礎,而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證,課程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人才質量高低。各大高校只有真正做好課程建設,夯實人才培養的根基,才可以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瓊.企業會計審計風險因素及信息化審計策略研究[J].商訊,2021(04):23-24.

[2]孫洪杰.信息化教學行為改進與審計學教學質量關系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20,18(04):48-51.

[3]李榕榕.審計風險與信息化審計策略研究[J].商訊,2019(25):185.

[4]李玫瑩.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措施分析[J].智富時代,2019(03):68.

[5]肖開銀.芻議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化審計:機遇、挑戰與路徑[J].經貿實踐,2018(14):122.

猜你喜歡
審計學信息化背景課程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檔案管理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軍隊文件檔案管理探索
對審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基于應用型本科建設的審計學教學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新形勢下高?!秾徲媽W》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