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教育促進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

2021-02-20 11:28陳倩瑩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勞動教育

陳倩瑩

摘 要:積極心理品質強調人自身積極因素和潛能的開發,更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小學階段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和關鍵任務正是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而參與勞動教育活動是學生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措施之一。學生通過勞動教育系列活動,培養責任感與榮譽感,提高自我效能感,激發個人潛能,進而發展積極心理品質。文章通過對“班級農耕田”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提煉出促進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勞動教育;“班級農耕田”

一、發展積極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前進方向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僅面向少數學生開展,主要幫助心理亞健康的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掃清心理障礙,療愈心理疾病,但這偏離了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體的主方向,引起更深一層的心理教育誤解。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則強調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實現從關注抑郁、焦慮等消極心理到關注勇氣、愛等積極心理的轉變,重視人自身積極因素和潛能的開發,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性與發展性,更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以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教育部早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將“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寫進課程總目標。并在基本原則中增補了“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注重預防和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問題”,科學界定了中小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基本內容就是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為我國現階段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積極心理教育通過積極的教育內容與途徑,為學生灌注積極的心理能量,激發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從而建造積極的心理支持系統。發展積極心理教育對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取向。

二、參與勞動教育活動與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相互促進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個性逐漸養成、品德塑造的關鍵時期,這是抓住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機,通過多種渠道發展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勞動教育既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有研究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就勞動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參與勞動時間長短、勞動內容的種類多少與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擅長家庭勞動和學校勞動的學生,在焦慮、自責、沖動維度得分較低??梢?,勞動教育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有重要影響。

而學校勞動教育中,“班級責任”模式最為常見。學生在班級勞動中鍛煉組織領導能力,建立自信心,敢于表達真實自我。學生在勞動過程中能夠放松身心,調動身體機能,轉移對負面生活事件的注意力;也可在勞動過程中釋放心理壓力,宣泄不良情緒;還可以在持續性的勞動任務中鍛煉耐挫力,提高應對生活應激事件的靈活性,從而促進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而有效的勞動成果更能夠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幫助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激發學生潛能,塑造健全人格。

在學校內開展勞動教育活動,響應了時代的號召,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是借助勞動教育活動這一載體,給予學生發展積極心理品質,塑造健全人格的平臺。

三、學?!鞍嗉夀r耕田”勞動教育活動

勞動教育對于學生來說,靠灌輸和說教不如在實踐中親身感悟,后者體驗感與投入度更高,也能使學生收獲強烈的自信心與成就感?!耙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學校結合生活實際與校本特色,開展“班級農耕田”勞動教育活動,有助于學生用難以忘懷的農耕體驗,改變“理所應當”的錯誤認知。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克服困難、積累成就感,有助于形成獨立自主、堅毅自信的品質。

(一)從方案到后勤,全面保障

學??梢虻刂埔?,結合校區實際情況,融合校本特色,開發勞動教育活動方案、課程等,明確學校勞動教育建設和發展的大方向。制定校園勞動教育活動方案時,應充分參考勞動教育開展成果豐厚的學校經驗,取其精華,融會貫通。同時,應考慮方案的切實可行性,結合場地、師資、物料等方面綜合考慮。

就“班級農耕田”實踐活動方案而言,應在活動的前期準備階段配置完善的設備設施和后勤管理。以班級為單位劃分若干塊“班級責任田”,田地面積不宜過大或過小,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勞作能力又不能遏制學生的創作。整個農耕區配備可調控的生態噴灌設施和生態防澇設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到班級責任田進行澆灌,在假期則開設自動澆灌模式,實現科技化的可持續澆灌管理?!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在農耕區附近建設工具房,配備適量的農耕工具,讓學生親身拿起鋤頭、鐵鍬去鋤地、耙草,學習農耕基本技術。雙手播下的是勞動的種子,個體收獲的是心靈的果實。

(二)從播種到收獲,全面指導

學??删蛣趧咏逃唧w教學內容設立綜合實踐科組,并將綜合實踐活動規范化、系列化、常態化,將勞動教育落實到學?;顒赢斨?。在“班級農耕田”中,班主任和配班老師帶領學生開展活動,同時,邀請有經驗的家長作必要的技術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科學引導,可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感及信任感。參與勞動活動之后,學生充分體會勞動的辛苦,學會主動關心父母,有利于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

教師可以和學生商量并制定“班級農耕田”的種植計劃,能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培育學生的勞動觀念,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而志愿家長則在耕種過程中提供切實的支持,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通過師生合作耕種、親子互助勞作等方式,學生走出課室,參與到澆水、施肥、除草、捉蟲等耕種全過程,學生也能通過切實參與生產勞動活動,學做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從挫折到成功,全面記錄

厚植農耕情懷,成就心理健康。學校開展“班級農耕田”活動應及時保留學生的過程性記錄,從認領“班級責任田”到班級收獲農作物的全過程可通過多種途徑作適當的記錄,無論是在勞動時記錄還是在日后回顧,豐富的記錄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意義,同時在心理層面上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療愈過程。

學??膳e辦“農耕成長路,城市小菜園”主題作品征集活動,鼓勵學生通過農耕畫冊、農耕手抄報、農耕心得日記、農耕小視頻等方式記錄“班級農耕田”活動的方方面面;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稻草編織”社團活動展示、農耕烹飪作品班級分享會、評選“農耕先進班集體”等活動,幫助學生在收獲農作物之余提高責任感、幸福感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結語

學生通過融入自然的實際勞動,有利于培養積極心理品質,促進自身建立完善人格。以“班級農耕田”活動為例,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自立意識的培養,還能夠增進學生與他人的情感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深入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應成為教育的重要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衛萍.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分析與教育對策[J].中國特殊教育,2013(12).

[2]姜鳳萍.勞動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05).

[3]王蕊.勞動教育推動學生心理健康發展[J].江蘇教育,2020(72).

[4]應斌,林杰.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04).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品質勞動教育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大學生黨員積極心理品質現狀及對策分析
特區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研究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淺析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淺析初中生政治教學中的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