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項目化的單元整體 統籌設計作業

2021-02-20 11:28麥煥賢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單元整體項目化作業設計

麥煥賢

摘 要:“雙減”政策落地,讓一線教師重新審視作業問題。筆者嘗試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碎片化布置作業的習慣,試圖打破學科界線,改變作業的形式,以項目化的單元整組作業設計,在鞏固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能力,發現學習的樂趣,發揮作業的價值,促使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切實減輕作業對于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關鍵詞:項目化;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一、項目化單元整組作業的意義

項目化學習是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科或跨學科有關的驅動型問題進行深入持續的探索,在調動所有知識、能力、品質等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形成對核心知識和學習歷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夠在新情境中進行遷移。這樣的理念和統編教材的編排理念不謀而合,而基于項目化的單元整組作業設計讓作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讓語文要素落地

統編教材清晰的編排體系以及語文要素讓一線教師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而項目化的單元整組作業設計也是基于單元,又以螺旋階梯式的方式設計,緊扣語文素養,從“識記、抄寫”等低級思維轉向“實踐、合作、探究”的高階思維,在層層深入的學生自主探究和作業的基礎上,讓語文素養落地。

(二)讓作業去碎片化

當前的作業基本是一課一做,碎片化的作業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整體知識的架構。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大清單是:語言理解能力表現,語言運用能力表現,思維能力培養主要表現,初步的審美能力。而項目化的單元整組設計以一個核心驅動問題撬動四大核心清單的協同完成,讓作業成為一個整體,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三)讓作業有設計性

作業不再是“拿來主義”,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整體設計,它是有一定情境的,有核心知識的,有問題驅動的,與生活對接,向生活開放的。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情境中,調動學生做作業的欲望,并運用生活經驗去理解課文知識,運用課文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作業進行最大優化的設計,進而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二、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單元整組作業設計

筆者以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以下簡稱“統編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讀書明智”為例,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項目化的單元整組作業。

(一)精準定位,形成單元整組的系統作業

統編教科書中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此單元的方向和標桿,使每篇課文的練習有機地融合起來。圍繞語文要素,設計一個單元的作業體系,讓作業成為一個整體。

核心知識是項目化學習的主心骨,核心知識的確立是語文要素落實的關鍵所在,是對語文要素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詮釋,鎖定核心知識可以讓后續的活動有跡可循,進而明確作業主題,讓語文素養的落實直達本質。而課后習題是落實語文要素的重要途徑。針對習題,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落實語文要素。走進:了解教材的習題體系;轉化:讀懂習題背后的意圖;建立:形成設計作業的基本思路。以下是本單元教材的習題體系(見表1):

這個單元圍繞“讀書”展開,而“讀書”又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同時閱讀也是語文的重要能力之一。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有2個,閱讀要素是“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寫作要素是“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因此可以通過這個單元,讓讀書成為一個主話題,勾連學生的閱讀經驗,和學生系統地、有邏輯地、更全面地展開討論如何選書和讀書。同時借此機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班級熱愛閱讀的氛圍。

(二)單元整組,集成系統作業體系

基于本語文要素和單元文體特色,我們把本單元的練習總目標定位:

1. 能從讀書的意義、讀書的方法、選書的標準、讀書的經歷以及讀書的好處等方面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進行梳理信息,做到分點表述,突出重點;

2. 能利用文字、圖表、時間軸等形式繪制一期讀書海報,做到字跡工整,設計美觀。

為落實單元語文要素所指向的學習目標,應規劃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板塊一:前置口語交際,調動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進行“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的交流會,其中分條列出信息和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條講述,突出重點也正是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展開的。同時也為習作《推薦一本書》的人物這一角度做鋪墊。板塊二:讓學生梳理出好的讀書推薦的要素,明確寫作的要點,結合口語交際中對人物形象的描寫進行寫作。板塊三:師生對文言文和兩篇現代文進行深度學習,通過閱讀了解名人大家的讀書方法和讀書感悟,與自己的閱讀經驗相關聯,激發閱讀興趣,遷移讀書方法。在整理名人大家閱讀經歷的同時,落實語文要素。板塊四:學完文章后,帶著對書的進一步理解和體會再次對習作進行修改,完成后同學間相互交流,設置好書推薦展示臺。板塊五:圍繞“讀書”這一話題展開綜合實踐活動,與班級讀書相關聯,創造屬于自己班級的、與眾不同的教室課程生活。以上是以“讀書明智”為知識核心,把語文要素融合在項目化作業中,梳理了本單元的學習任務體系。

(三)緊扣文本,設計單元學習活動

項目化學習以創設情境,設計驅動性問題引領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驅動性問題的設計使教材不再是單一的閱讀對象,而是根據練習的需求積極主動地運用材料進行語文要素的學習。

比如根據本單元語文要素要求,我們設計舉辦“出一期讀書海報”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從明確任務入手,通過“課文”“語文園地”兩個板塊重新組合,從讀書的方法、選書的標準、讀書的好處等不同側重點學習“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的方法,通過“口語交際”和“習作”兩個板塊進行“輸出”,練習“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從而落實本單元的閱讀要素和習作要素。具體操作如下:

1. 自由組成4人小組,選擇一個方面梳理關于“讀書”的信息(課內課外皆可),討論確定主題。想一想: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梳理,例如:

(1)梳理作家“讀書的經歷”??梢杂脠D表、時間軸等形式梳理冰心、葉文玲的讀書歷程,了解名家的閱讀軌跡。

(2)梳理“讀書的態度”。如《古人談讀書》一課中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

(3)梳理“讀書的方法”。如朱熹認為讀書有“三到”,冰心“一知半解”地讀《三國演義》,多次讀《紅樓夢》,葉文玲邊讀書邊做筆記,以及“交流平臺”板塊中提到的從讀一篇文章到讀整本書、讀同一類書的方法。

(4)梳理“選書的標準”。如結合冰心、葉文玲所讀的書目和經驗,以及“交流平臺”中提到的選書的方法。

2. 明確讀書海報的評價標準。

3. 將梳理的內容以文字、圖表、時間軸等形式,合作繪制一期讀書海報。

4. 小組成員練習介紹讀書海報的內容,推選一名代表準備全班匯報交流。

5. 小組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其他小組依照讀書海報評價標準進行投票,評選“最佳讀書海報”。

(四)能力整合,多元化呈現項目成果

項目化學習最終要形成公開有質量的成果,可以是一件作品,可以是一次活動等等?;诒締卧膶W習,圍繞核心問題對作業進行深入拓展,形成前后知識、思維相互勾連的完整的教材體系,并運用多項能力進行整合,最終的成果展示能充分體現語文要素。

夏雪梅博士指出:項目化學習將學習素養轉化為持續的學習實踐?;谡鎸崋栴}的驅動性作業下完成對核心知識的理解和感悟,進而提升培養學生的合作溝通、主動探究的能力。把“傳承和弘揚”這個核心知識放大,升華。例如:在學習了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后,筆者設計了如下探究性作業引領學生繼續緊扣核心知識和語文素養拓展練習。如尋找古今名人的讀書方法,開展一次讀書海報的征集活動等。

探究的過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核心知識的基礎上的一次全新的探究、認識、思辨的過程。而活動深入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也為習作做了前期鋪墊。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整組的項目化作業設計,將零碎作業進行整體規劃,作業不再是課外的“必修”,不再是“寫”的作業,而是教學內容的一個部分,是教學實施的一種形式,是教學有效鞏固、高效引領的強勁支持。這種作業方式撬動作業的本質,落實了單元要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溫儒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3]昌平.語文項目化學習驅動性問題的設計與思考[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03).

[4]許雪梅.立足單元視角優化作業設計——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04).

猜你喜歡
單元整體項目化作業設計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淺談項目化教學對中職學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響
基于市場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
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的單元目標教學操作
新版譯林英語教材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單元整體教學,提升語文課堂效率
基于生產過程在電動汽車專業的項目化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