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理先行
——羅劍華

2021-02-21 08:29
中國畫畫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任伯年品評黃賓虹

與友人聊天復信

文/羅劍華

近日拜讀了你推薦的陳傳席、王霖兩位精彩、中肯的文章,文中觀點和評價本人基本認同。今發表幾點想法,以助兄雅興。

1.黃賓虹的學術高度是不容置疑的,位20世紀四大家之列是毫無爭議的,這是美術界的共識,這點我不再復贅。

2.與“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對黃賓虹的解讀也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黃修養全面,繪畫、史論、金石、書法、鑒賞等都有相當的高度,因而,除國畫界外,書法界、史論界、鑒賞界等均對其有評價,但基本是站在各自的立場說話。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有差異。我其它不懂,只對國畫有點心得,故只站在畫家立場說話。因此,我對黃的評價只針對繪畫,探討一些“形而下”的問題,就事論事,與其他門類無關。

3.畫家是美學思想的實踐者,也是實用主義者,從客觀來說,個人喜好和歷史定位并不相悖。比如吳昌碩和任伯年,從美術史的角度,吳昌碩格局大,定位高,是文人畫的集大成者(詩書畫印修成正果)。但我個人卻更喜歡任伯年,原因是我能從他的繪畫中得到我所需的藝術養料。如果我說一句“吳昌碩不會畫鳥”,其意在表達對吳昌碩繪畫的不足與遺憾,并非否定吳昌碩,更非想改寫美術史。吳昌碩重“道”,而任伯年擅“技”,“技”可學,而“道”在于修。一個畫家任由他說得天花亂墜,這個“技”卻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共語 70cm×34cm 羅劍華

4.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宋代,古典大師們“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集山川精華于筆端,從自然山脈中提煉并總結出了“三遠法”以及披麻皴、雨點皴、刮鐵皴、豆瓣皴、斧劈皴等諸多山石表現技法,造就了登峰造極的宋元繪畫。后世畫家皆師其跡、宗其法,并奉為圭臬。在強大而雄博的藝術高峰下,使得明、清數百年間的文人畫家們借著前人的筆墨程式陳陳相因,少畫家有突破(原因很多,此處不贅)。20世紀黃賓虹異軍突起,以渾厚華滋的藝術境界,為中國山水畫確立了一種可資參證的新的美學標準。這是一個超越前人的,歷史性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黃賓虹可縱橫明清五百年,能與明清高手過招,一點不為過。王霖文章中將他類比董其昌,我覺得單從繪畫來說,他比董要厲害得多。(需要一提的是,迄今為止,我尚未看到有評論家或畫家將其推到明代以前,看來他還沒有實力殺入元人圈子,更遑論宋人了,這也算是一個共識吧。)

5.1997年我在西泠印社出版社擔任編輯,并修訂《黃賓虹畫語錄圖釋》,期間就黃賓虹說的“齊與不齊三角觚”的問題向王伯敏先生請教。這是我第一次拜訪他,在那次見面中,王先生就告誡我:“不要迷信大師”(在我后來與他的接觸中,他多次提到這句話),他看我一愣,便拿出很多黃賓虹早期的原作給我看:“你看,他有很多早期作品是很差的?!弊鳛辄S賓虹的嫡傳弟子把老師的“差畫”給我看,難道是貶低或是否定黃賓虹嗎?不是,我覺得恰恰相反,全面、客觀地評價一個藝術家,多方面、多視角地對其藝術成果的全方位的展示,充分肯定其藝術高度,同時也不否定其弱點與缺陷,這樣才能使他在歷史定位中,屹立而不倒。那種藏著掖著,躲躲閃閃,甚至把“差”的說成“好”的,那才是對黃賓虹最大的不敬與傷害。通過這個事情也反映了王伯敏先生具備了一個真正的美術史論家所應有的客觀、公正、嚴謹、負責的治學態度和作為一個學者的坦蕩胸懷。(在后來與王先生的交往中,他對黃賓虹的評價內容很多,我只記得這幾點:黃是個博學家,但不是都到最高,如書法不如沈尹默,考古不如夏鼐。)

細雨 138cm×34cm 羅劍華

花鳥小品之二 35cm×35cm 羅劍華

6.古代文人的介入,使得中國畫完善了其特殊的表現語言——“筆墨”。這既是文人畫家感悟自然、表達心緒的載體,同時也形成了“文人畫”品評標準的獨特性,即以“書法審美”貫通于甚至替代“繪畫審美”。但是,“唯筆墨論”的泛濫,過度沉湎筆墨游戲,其結果是阻隔了畫家對自然的理性表達,只見“筆墨”不見“丘壑”,也滯后了對中國畫本體語言的探究。國畫“六法”中的“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等方面完全被“筆墨”所掩蓋。過度強調單一的“線條審美”,雖有特色,但缺少對繪畫共性的探求,其結果導致了以文人畫為品評標準的中國畫在當代語境下失卻應有的生命力。(由于文人畫品評標準的獨特性,因此,國畫家和書法家對繪畫的品評也有所不同。)

嚶嚶其鳴之四 35cm×35cm 羅劍華

百鳥圖之一 33cm×33cm 羅劍華

故園鳴嚶 34cm×34cm 羅劍華

百鳥圖之二十一 34cm×34cm 羅劍華

7.順便提個話題,明代汪珂玉《珊瑚網名畫題跋》的著錄記載,趙孟頫題柯九思墨竹詩:“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應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钡w孟頫題《秀石疏林圖》的原詩為:“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币苍S汪珂玉為了突出書法的重要性,將“于”改為“應”字。一字之差,把書畫同源的并列關系,設置了前提,成了因果關系。以至于后世以訛傳訛,最后演變成了:“欲學畫畫先學字?!逼浣Y果,導致自明始中國畫的話語權便牢牢地掌握在了書法家的手中。

8.宋畫到底好在哪里?高居翰的一段話歸納得很到位,我暫且借用之:“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與藝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們使用奇異的技巧,以達到恰當的繪畫效果,但是他們從不純以奇技感人;一種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個表現,不容流于濫情。藝術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觸到了自然,以驚嘆而敬畏的心情來回應自然。他們視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無可比擬的?!边@里有幾個關鍵詞,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1)“自然與藝術”的“完美平衡”。(2)“不”“以技感人”。(3)“不”“濫情”。(4)“視界清新”等等。(關于宋畫,這個話題很大,可單獨探討,這里點到為止,不作展開。)

本人不是文人,或是心得,或是陋見,作為一個手藝人,言論難免偏頗,供兄一笑?!?/p>

2015年4月21日劍華于映雪堂

鳴澗 70cm×34cm 羅劍華

猜你喜歡
任伯年品評黃賓虹
乘興看山多
——黃賓虹紀游山水展(上期)
妙筆傳神
——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
第八次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結果報告
純牛奶中感官品評研究進展
純牛奶中感官品評研究進展
賣假畫獲良機
任伯年
黃賓虹的佳作
黃賓虹的佳作
讓學生在個性體驗中學習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