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檢局“SSMIS”系統開發背后的故事

2021-02-23 07:32
中國船檢 2021年1期
關鍵詞:勞氏計算中心船級社

計算機技術在船舶檢驗工作中的應用是促進船檢科技發展和業務擴展的重要手段。20世紀70年代中期,船檢局開始籌劃將計算機應用融入到船舶檢驗業務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船檢局船檢業務和管理工作電子信息化建設開啟了一段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

交通部計算機站

197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船檢局派代表參加“海協”(現為國際海事組織)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會議期間,隨團代表一同參觀了英國勞氏船級社總部,六幢后現代主義風格的辦公大樓每棟都配有專門的計算機,而且開發出了不同業務領域的管理系統及船舶和海洋工程計算、審圖等軟件。隨著船檢局參與國際會議、去外國監造和檢驗船舶、與國外船級社的交往日漸增加,進一步了解到,不唯英國勞氏船級社,挪威船級社、德國船級社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都很高。以出版船舶錄為例,上述幾家船級社都是計算機排版,而船檢局還需要人工填寫登記,再由外語出版社打字、排版,排出清樣后,還需組織人員一遍又一遍反復校對。這樣的差距讓船檢局頓時感到壓力巨大。加快學習、引進、發展計算機應用迫在眉睫。機會終于來了,1976年,交通部在船檢局廣州辦事處設立第一個計算機站,裝配了船檢局第一臺國產C4大型計算機為交通部的電子化建設服務。船檢局以此為契機組織相關人員著手研究船檢業務領域的計算機應用問題,并專門下文調集北京、上海、青島辦事處相關人員赴廣州組建工作組。記者聯系到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檔案室李清,請她幫忙查閱了當年船檢局廣州辦事處的檔案,里面清晰地記錄著,1979年2月26日至3月2日,船檢局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船舶檢驗電子計算機應用小組”工作會議,參加此次會議的有船檢局上海辦事處張公安、錢培英、蔣榮妹和廣州辦事處程小川、朱康民、鐘悅文和陳桂好,會上還邀請了華南工學院的馮樹文老師介紹有關國內外電子計算機應用情況,同時還討論和擬定了“船舶檢驗電子計算機應用小組”暫行規定,以及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圖1 1985年,廣州船舶檢驗電子計算機應用小組向領導小組匯報

在一份日期為1979年4月9日船檢計算機應用組(79)ZC廣州004號檔案文件中這樣寫到:“船舶檢驗電子計算機應用小組已開始使用微型機,開展初步的應用工作。其中,包括船檢收費計算,以及船檢證書有效期和檢驗種類的檢索系統”等相關工作。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動我國船檢事業的信息化建設,早日開發出自己的船檢業務管理系統,船檢局又選派了專業技術人員分別赴英國勞氏船級社、挪威船級社學習他們的先進檢驗技術以及計算機應用經驗。

莊惠杰,新中國首批赴蘇聯船舶登記局實習學員之一,曾任船檢局廣州辦事處船舶檢驗科負責人,船檢局廣州分局局長。據莊惠杰回憶,1979年5月的一天,他與廣州辦事處戴兆倫、張燮元及上海辦事處戴鐘圣一同登上飛往倫敦的航班,開啟了赴英國勞氏船級社的進修之旅。

在8個月的時間里他們收獲滿滿,不僅學到了先進的檢驗技術、管理經驗,同時還了解了英國勞氏船級社在船舶檢驗信息管理系統領域的相關內容?;氐奖本┖?,他們立即向丁奇中局長匯報了在英國進修學習期間的情況,一同呈報的還有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引起了丁局長的重視。報告詳細介紹了電子計算機應用在船舶檢驗業務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船檢局與世界先進船級社在管理方面的差距。這份報告對推動船檢局信息化建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引進IBM 4341型計算機

1983年,交通部計劃引進IBM 4341型計算機。船檢局立即下文要求廣州辦事處牽頭組織該型計算機的引進、布局、建設、開發、應用和推廣工作。同時,利用此設備最終實現船檢局船檢管理系統的開發和運行。因為船檢局廣州辦事處代管廣州計算中心,按照合同要求,引進的主機IBM 4341安置在船檢局廣州辦事處,配備的兩臺遠程智能終端,一臺安置在北京船檢局總局,一臺安置在上海辦事處。形成信息處理在廣州,與北京、上海遠程交換數據的總布局。

圖2 船檢管理計算機應用系統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預備會議

圖3 莊惠杰與工作組成員

據莊惠杰回憶,時任廣州辦事處主任程小川找到廣州中山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洽談合作。同時委派莊惠杰組織起草關于開發船檢管理系統的規劃任務。莊惠杰根據從英國勞氏船級社收集到的管理經驗,結合船檢業務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框架和相關需求。期間,局領導幾次專程趕赴廣州聽取工作小組的情況匯報,并不斷講解該系統的主導思想以及要實現的具體任務目標。

不光管理系統的開發,引進這套設備,與之配套硬件設施建設工程任務也非常艱巨,當時正趕上船檢局廣州辦事處籌建辦公大樓,地點就在廣州濱江路138號船檢通信大樓里,于是將大樓的一層和二層兩層全部留給了廣州計算中心建設機房。同時,陸續從船檢局其他辦事處調集人員、招聘應屆大學生畢業壯大隊伍。

付子寧,1982年8月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分配到船檢局,同年10月被局里安排到廣州計算中心參加為期一年的實習工作。付子寧介紹說,1982年他到廣州辦事處時,廣州計算中心已初見雛形。而船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工作也已持續了大半年時間。期間,船檢局廣州辦事處全程參與,其他辦事處則采用選派較為有經驗的驗船師參與此項任務。開會時在廣州聚集,然后各自帶著任務回到原來的崗位上去,平時通過傳真或者電話等通訊手段交流,需要做出決定時再聚集到一起。就這樣,船檢局廣州辦事處最終編寫完成了“船舶檢驗業務計算機管理系統”,該系統擬在船檢局廣州辦事處引進的IBM 4341型計算機上實現。

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后來交通部決定成立“交通部廣州計算中心”。船檢局依托廣州計算中心開發船檢業務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計劃需要做出調整。

系統開發移交北京

現如今,我們已經很難想象80年代初船檢局引進一臺美國惠普計算機需要近一年左右的時間。那個年代,購買和引進計算機可不像如今這樣方便,打開手機下單,一會兒就能送貨上門。

圖4 莊惠杰

圖5 獎狀

圖6 獲獎通知

付子寧回憶,當時丁奇中局長召集其他幾位局領導在北京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探討如何將廣州辦事處開發的“船舶檢驗業務計算機管理系統”全部移植到北京實現。經過多方打聽了解到經貿部有個補貼項目的團購,可以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引進美國惠普HP3000型計算機。這事源于聯合國的一個援助項目。當時,由聯合國出資購買了幾臺惠普計算機,用于援助第三世界國家信息化建設。經貿部作為這批計算機使用單位之一,用后感覺非常不錯,準備再進口幾臺。于是,出面與惠普公司談判,希望對方能夠給予一定優惠?;萜展咎岢?,如果購數量足夠多,可以享受到6折優惠。如此一來,能夠節省不小一筆費用。

了解到這一重要信息后,船檢局決定撥款34萬美元引進設備,在北京建立計算機房,要求付子寧落實此任務。他找到美國惠普公司北京辦事處聯絡員,提出經貿部一同購買惠普HP3000型計算機?;萜展井敿幢硎練g迎。引進設備大概持續了一年時間。1984年船檢局正式與惠普公司簽訂了引進HP3000型計算機的合同。

圖7 1985年冬至1986年初,船檢計算機應用系統移交船檢局總部繼續完成

為了早日開發出船檢業務計算機管理系統,船檢局決定與北京市計算中心合作。北京市計算中心建立于1973年,是我國最早一批計算中心之一,也是我國最早一批從事計算機應用研究開發機構之一。當時,船檢局租借了北京市計算中心一個大機房,分別從廣州、青島等辦事處借調了相關人員,與船檢局總局人員一起,成立項目小組合作完成項目開發工作。按照合同規定北京市計算中心負責系統分析、設計和編程等全部工作,但在實際開發過程中,程序設計80%是船檢局計算中心人員完成的。并且很多業務規劃設計書上的功能完全由船檢局計算中心自己實現的,例如船舶錄計算機自動排版子系統,下發到分局的船舶檢驗狀態月度報告數據和軟件開發等。1987年成功將船檢局廣州辦事處開發的“船舶檢驗信息管理系統”移植到北京,1988年7月“船舶檢驗信息管理系統”(Ship Survey Management In formation System)更名為“SSMIS”系統。該系統在1989年12月30日通過交通部組織的專家技術鑒定。SSMIS運行后,船舶檢驗信息管理告別了人工登記、手工統計、翻閱檔案查閱的落后形式,做到了計算機終端在手,檢驗信息不愁。使得船檢局在船舶檢驗信息管理與應用上,向國際化水平邁進了一大步。

1991年,由船舶檢驗局和北京市計算中心共同開發的“船舶檢驗管理信息系統”獲得(1991年度)交通部科學進步二等獎,1993年將其注冊成為CCS001BJ-88號,在船舶檢驗局全系統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勞氏計算中心船級社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發布
勞氏粘蟲的發生危害和防治研究進展
面向反應堆設計的高性能計算中心建設及應用
騰訊云首個5G邊緣計算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中遠海運獲2019年《勞氏日報》大獎
河鋼舞鋼9Ni鋼通過俄羅斯船級社認證
中國船級社實業公司
西部最大規模云計算中心啟動
新發蜱傳病原體
——勞氏立克次體的研究現狀
挪威船級社與德國勞氏船級社正式合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