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DKK-1、LAG-3和SII在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2021-02-24 07:09徐高峰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1年3期
關鍵詞:甲狀腺癌分化結節

吳 玲,徐高峰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南院/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1.普外科;2.急診科,上海 201499

甲狀腺癌是普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2%,按組織學類型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分化程度較好,故二者統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1]。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超聲檢查診斷標準不統一,而超聲穿刺活檢受醫院條件的限制,由于為有創性,所以患者接受程度較差,易被漏診和誤診。因此,尋找一種無創、簡單易行和依從性好的鑒別良惡性甲狀腺腫瘤的方法,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重組人Dick-kopfx相關蛋白-1(DKK-1)是Wnt信號通路中的重要拮抗劑,惡性腫瘤患者血清DKK-1呈高表達,可以通過旁分泌和自分泌多種信號通路參與腫瘤的增殖和轉移;血清淋巴細胞活化基因-3(LAG-3)屬于免疫球蛋白家族的跨膜蛋白,對淋巴細胞具有活化作用,參與免疫應答的負反饋調節[3];系統性免疫性炎癥指數(SII)是綜合中性粒細胞(N)、淋巴細胞(L)和血小板(P)數量,并與機體免疫應答密切相關的指標[4]。本研究對血清DKK-1、LAG-3和SII在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中的診斷價值進行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98例作為分化型甲狀腺癌組,均行手術治療,并經病理檢查確診,其中男35例,女63例;年齡38~60歲,平均(46.68±8.64)歲;病理類型:乳頭狀癌71例,濾泡狀癌27例;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35例,Ⅲ期32例,Ⅳ期16例。選擇同期在本院就診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75例作為甲狀腺結節組,均行手術治療,病理檢查確診,其中男28例,女47例;年齡37~60歲,平均(47.15±9.55)歲。選擇同期在本院健康體檢者45例作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27例;年齡38~60歲,平均(46.23±7.28)歲。納入標準:所有受試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排除標準:其他惡性腫瘤;免疫性和血液性疾??;智力障礙和精神性疾??;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疾??;肝炎、結核病和肺炎等急慢性感染性疾??;孕婦和哺乳期婦女。3組受試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清標本留取 所有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入院時和術后2周,以及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和健康體檢者抽取肘靜脈血5 mL。血液標本采用離心機離心,離心半徑15 cm,離心速度3 000 r/min,離心時間15 min,抽取上清液放置在除酶管內,置-70 ℃冰箱保存待檢。

1.2.2血清DKK-1、LAG-3和血常規檢測 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DKK-1和LAG-3水平,采用全自動酶標儀在450 nm處檢測吸光度值,并根據標準品制作標準曲線,計算出DKK-1和LAG-3水平,其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執行。DKK-1和LAG-3檢測試劑盒采用美國R&D公司產品。采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血常規,分別計算出N、L和P和絕對值。SII=P×N/L。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化型甲狀腺癌組、甲狀腺結節組和健康對照組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觀察手術前后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變化情況,觀察各指標的相關性,以及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效能。

2 結 果

2.1各組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比較 分化型甲狀腺癌組患者血清DKK-1水平和SII均明顯高于甲狀腺結節組,甲狀腺結節組患者又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化型甲狀腺癌組患者血清LAG-3水平明顯低于甲狀腺結節組,而甲狀腺結節組患者又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比較

2.2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變化 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血清DKK-1[(61.58±6.13)μg/L]水平和SII[(368.31±114.68)]均較術前明顯降低(t=8.680、7.595,P<0.05),而血清LAG-3[(533.91±126.64)μg/L]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t=13.174,P<0.05)。

2.3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 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與淋巴結轉移和TNM分期有明顯關系(P<0.05);而與性別、年齡、病理類型、腫瘤最大徑和腺外浸潤無明顯關系(P>0.05)。見表2。

表2 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

續表2 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

2.4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DKK-1、LAG-3水平與SII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LAG-3水平與DKK-1水平(r=-0.642,P<0.05)和SII(r=-0.716,P<0.05)均呈負相關,DKK-1水平與SII呈正相關(r=0.784,P<0.05)。

2.5血清DKK-1、LAG-3和SII對甲狀腺癌的診斷效能 血清DKK-1、LAG-3和SII對甲狀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通過將3項指標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得方程=0.148×DKK-1-0.013×LAG-3+0.009×SII-7.655,DKK-1、LAG-3、SII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為88.8%,特異度為96.0%,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為0.965,明顯高于DKK-1、LAG-3和SII(P<0.05)單獨檢測,而DKK-1、LAG-3和SII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和圖1。

表3 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對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診斷效能

圖1 血清DKK-1、LAG-3和SII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3 討 論

分化型甲狀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術前與良性甲狀腺結節難以鑒別,現有診斷方法主要有B超、CT和細胞學穿刺病理活檢,其單獨使用均不能達到滿意的診斷效果?,F有的CT和B超等影像學方法對診斷甲狀腺癌的靈敏度較低,易產生誤診。病理活檢雖然為確診手段,但其為有創檢查,患者依從性較差。血清學指標出現異常往往比癥狀早3~6個月,因此,早期血清學指標聯合檢測已是目前診斷惡性腫瘤的研究熱點之一。

DKK-1是一種分泌性蛋白,屬于Dick-kopfx-1家族成員,可以通過與相應的受體結合后調控細胞通路的傳導,對細胞的分化、增殖、凋亡和遷移有重要作用,在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中也有重要作用。DKK-1含有1個信號肽序列和2段富含半胱氨酸的保守結構域,其羧基端可以與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結合,對Wnt信號通路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5]。DKK-1在不同腫瘤細胞中的表達明顯不同,在胃癌、腸癌和乳腺癌中呈低表達,在肝癌、肺癌和甲狀腺癌中呈高表達[6-7]。DKK-1在腫瘤中呈負反饋調節,Wnt信號通路對腫瘤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正常組織中呈低表達,在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呈高表達,通過自分泌和旁分泌激活多種信號通路,參與腫瘤增殖、浸潤和轉移的負反饋調節作用[8]。本研究發現,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明顯高于甲狀腺結節組和健康對照組,且手術后血清DKK-1水平較術前明顯降低,說明DKK-1水平降低與甲狀腺癌手術有一定的關聯,推測DKK-1主要來源于甲狀腺癌,參與了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當血清DKK-1>64.30 μg/L時,其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靈敏度為77.6%,特異度為86.7%,AUC為0.858,對分化型甲狀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與文獻[9]報道血清DKK-1表達水平對胃癌具有較高診斷效能的結果接近。

LAG-3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是一種跨膜蛋白,在多種免疫細胞表面表達,可以選擇性活化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激活免疫應答,對腫瘤細胞增殖和遷移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參與腫瘤微環境和免疫調節作用[10]。LAG-3在腫瘤組織中表達并釋放入血,通過檢測LAG-3水平可評估腫瘤的惡性程度[11]。本研究發現,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LAG-3水平明顯低于甲狀腺結節組和健康對照組,并且術后甲狀腺癌患者血清LAG-3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說明LAG-3與甲狀腺癌具有密切的相關性,是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重要保護因子,對甲狀腺癌具有負調節作用。本研究發現,當血清LAG-3≤446.09 μg/L時,其靈敏度為90.8%,特異度為73.3%,AUC為0.898,說明LAG-3對分化型甲狀腺癌有較高的診斷效能,與文獻[12]報道血清LAG-3水平是診斷胃癌的重要血清標記物,與腫瘤分期、浸潤深度和分化程度相關的結論相類似。

SII是已經廣泛證實的與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預后密切相關的重要指標,主要在肝癌、胃癌、甲狀腺癌和生殖細胞腫瘤中有重要臨床意義。SII升高代表高水平的P和N及低的L計數,P升高存在于10%~57%的惡性腫瘤中,是副腫瘤綜合征較為常見的一種,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具有明顯相關性。腫瘤細胞與活化的P結合后,誘導上皮-間充質轉化[13]。N通過產生與多種腫瘤相關的炎癥因子,包括內源性和外源性途徑,改變腫瘤炎性微環境,增加腫瘤侵襲性和免疫監視的逃避[14]。而L通過誘導細胞毒性導致腫瘤細胞死亡,抑制惡性腫瘤細胞增殖和遷移[15],對機體惡性腫瘤的免疫監視和防御具有重要作用,是惡性腫瘤發生免疫應答的重要部位[16]。本研究發現,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SII明顯高于甲狀腺結節組和健康對照組,與腫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有密切關系,在診斷甲狀腺癌方面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并且手術后甲狀腺癌患者SII明顯低于術前,說明SII參與了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過程。

本研究發現,血清LAG-3水平與DKK-1水平和SII均呈負相關,血清DKK-1水平與SII呈正相關,說明3項指標之間存在某種內在聯系;聯合檢測DKK-1、LAG-3和SII的靈敏度為88.8%,特異度為96.0%,AUC為0.965,明顯高于單項指標,說明3項指標聯合檢測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具有某種互補性,其具體機制仍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血清DKK-1、LAG-3和SII參與了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對于分化型甲狀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

猜你喜歡
甲狀腺癌分化結節
兩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比較及啟示
乳腺結節狀病變的MRI診斷
肺結節,不糾結
發現肺結節需要做PET/CT嗎?
分化型甲狀腺癌切除術后多發骨轉移一例
分化型甲狀腺癌肺轉移的研究進展
魯政委:房地產同城市場初現分化
體檢查出肺結節,我該怎么辦
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癌適應證選擇及并發癥防治
Cofilin與分化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