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文化產業振興視域下武陵山片區民間工藝傳承的路徑研究

2021-03-08 04:35向必霜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民間工藝片區技藝

金 暉 向必霜

引言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1]等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當前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文化振興與經濟振興放在同等高度,為我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明確了發展方向。

武陵山片區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于一體,連片分屬四省市交界管轄的區域,其中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州兩市六縣一區、宜昌市的長陽和五峰兩縣,湖南湘西州一市四縣、張家界市二區(縣)、重慶市二區(縣)以及銅仁市七縣等,面積大、少數民族聚集多、人口分布廣,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民間工藝在該地區占有重要地位。

傳承和發展農村民間工藝契合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方向,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2]提供了多樣化的路徑選擇。因此,研究和探討鄉村民間工藝傳承的路徑,對于建設小康社會共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為實施鄉村文化產業振興提供活態傳承的文化資源

民間工藝能夠為鄉村的文化產業提供有效的資源。整合零散的民間工藝傳承人,能夠創造性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助力鄉村經濟文化建設。

科學地保護民間工藝,除民間工藝的傳承主體傳承人外,還涉及政府、學界等諸多系統。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3]的原則下,有針對性地建立武陵山片區民間工藝保護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在遵循民間工藝傳承的自然規律下,適度擴大經營規模及拓展發展空間,是實施鄉村文化產業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一)民間工藝的原生態傳承是鄉村文化產業振興的基礎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4]。武陵山片區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物產豐富,民風民俗差異較大,因而形成的各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也不盡相同,表現在民間工藝上也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其中囊括了木工、木雕、根藝、金石工藝、土陶、篾(藤)編、西南卡普、繡活、染織、紙扎、漆藝等種類繁多的民間工藝傳承項目。

盡管武陵山片區有大量的民間工藝傳承項目,但是民間工藝的傳承人不集中,分布較散、泛,生活在集鎮或縣城的不多,大部分傳承人都生活在縣城或縣城以下的村鎮,那里交通不便,信息較為閉塞,經濟發展也較為落后,并且多數傳承人經濟條件不好,生活困難,在項目的傳承、推廣等方面均存在有諸多問題期待解決。

對物質獲取是人類最基本生存條件的第一需要,“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首先必須勞動,然后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和哲學等等?!盵5]要改變鄉村民間工藝傳承人的生活狀況就需要在整體上保護民族民間工藝的文化空間,包括各種民俗活動、民間信仰 、生活習慣等,這些是民間工藝賴以生存的基礎和傳承發展的平臺。例如,湖南湘西州龍山縣撈車河土家族織錦村、龍山縣城的織錦傳習所,貴州銅仁市的江口造紙博物館等,就是根據民間工藝傳承的現實情況建立的生態保護場所,把民間工藝搬進固定的場所,讓藝人在此帶徒傳藝。這種做法不僅解決了傳承問題,而且還在鄉村文化產業振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因此,保護好鄉村民間工藝的原生態傳承,就是為鄉村文化產業振興奠定了基礎性條件。

(二)解決民間工藝“輸血”與“造血”的關系

從目前民間工藝傳承人的生存狀態看,極少數傳承人家庭比較富裕,大部分傳承人家庭生活質量較低。大多數工藝傳承人文化程度低,無固定工作,生活相對窘迫。民間工藝極具地方性特點,傳統生活方式不斷改變,讓它們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間和需求市場,為了生計大多數傳承人要外出打工,用其他的途徑養家糊口,沒有時間和精力傳承民間工藝。例如,皮影、草鞋、吹銀焊、印染、紙傘等制作工藝,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市場需求下降,傳承人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沒有能力和精力進行工藝的傳承。傳承人生活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工藝傳承的有效性,現實的“貧困”已經使他們無力再去承擔工藝傳承的“輸血”重任,更談不上“造血”這一神圣使命。

相比而言,少數傳承人在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后,生活水平提高并有了較固定的市場需求,還在堅持生產制作傳承民間工藝。例如,貴州省銅仁市玉屏的簫笛制作、湘西龍山的劉氏三姐妹、葉氏四姑侄、恩施的唐洪祥、劉未香等民間織錦傳承人,他們有一定經濟基礎,加上政府支持,形成了規?;纳a車間,發展繁榮了民間工藝。另外,還有根雕、竹編等,這些工藝傳承人的生活條件優越,可以專心從事技藝的鉆研和傳承,能夠擔負起一定的“輸血”和“造血”的責任。

當然,政府作為民間工藝傳承的重要保護主體,應充分發揮作用,正確引導處理好“輸血”與“造血”的關系,進一步建立和細化傳承人保護與激勵機制,保護傳承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激發工藝傳承人的傳承活力和保護民間技藝的自覺性。

(三)民間傳統文化、工藝的傳承、研究與保護的困境

一段時間以來,地方政府把經濟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但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忽視了思想文化建設,更忽視了文化產業對當地經濟的促進作用,從而對民間工藝的傳承、保護安排部署少,政策扶持力度小且很難落到實處,導致民間工藝的保護工作舉步維艱。

首先,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學者專家的正確分析、決策作用,為傳承人排憂解難,改變傳承人缺乏理論知識,對傳承的價值認知有限的狀態。此外,民間傳承人要根據工藝狀況配合做好傳承工作,而不是政府、商界、學界強調保護,卻缺乏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政府越俎代庖, 取代民間工藝傳承人。這不僅會影響傳承人的傳承積極性, 同時也會影響工藝傳承原生態的真實性,使民俗變成 “官俗”,形成了“保護性”的破壞。

其次,商界的介入使民間工藝過度商業化,商人始終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以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規?;a不利于傳統工藝傳承。例如現存的民間油傘工藝,規?;纳a利用流水線的生產模式,每個學徒只會部分工藝。學徒也曾經學過完整的工藝流程,但由于多種原因,大多數仍選擇外出打工,導致油傘制作流水線總是缺人。廠家用這種辦法留住學徒雖是無奈之舉,但影響了民間工藝整體性的傳承和發展。

此外,學界的介入對民間技藝造成的“保護性”破壞也不容忽視,很多民間工藝都是在學界“吹捧”之下被發現并進行保護的,學界在不懂工藝的情況下盲目建議,往往導致工藝傳承失去原汁原味,造成了不是破壞的破壞事實。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并已做出成績。譬如,貴州江口縣蔡倫造紙博物館,政府投資請來復旦大學教授等專家進行保護性的研究,既是對當地造紙工藝的全面梳理,又是對中國造紙文化的深入研究。因此,民間工藝傳承、研究和保護的一體化,是實現鄉村文化產業振興和延續人類文明的重要途徑。

二、實施鄉村文化產業振興戰略,民間工藝傳承的變革路徑

作為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文化傳統的重要部分,民族自覺與民間工藝的生存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把民間工藝的活態傳承演變成一種自覺行為,是傳承民間工藝的有效方式。

(一)解決工藝傳承及農村就業的重要抓手

傳承人充分利用自身技藝發家致富,把民族工藝形成的文化產業與市場相結合,改善家庭經濟條件,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例如,土家刺繡傳承人張繡云,張家界市桑植縣人,1993年來到張家界學習刺繡,后成立張家界繡云土家刺繡有限公司。她的刺繡公司既幫助當地解決了就業問題,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其公司年平均銷售額可達2000萬元左右。又如,土家族織錦傳承人田若蘭,自己拜師學土家織錦技藝,后到恩施市創業,不僅改進了傳統織機,還招收培訓技術人員幾十人,既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又有利于織錦工藝的傳承??梢?,工藝傳承需要傳承人頭腦靈活,有一定文化基礎,關注和研究國家政策,根據自己的技藝特長成立公司,這不僅能改善自身生活,還能促進工藝的傳承和就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當然,這些成功案例在武陵山片區民間工藝傳承人中僅占極少數,大部分傳承人由于年老多病,交通、信息不暢,政府重視扶持力度不夠等諸多因素影響,生活拮據,工藝面臨失傳危機。要改變現狀,一方面是建立非遺生態博物館或技藝傳習所,聘請民間工藝傳承人開展免費民間技藝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建立工藝傳承的培養機制,以津貼獎勵的形式鼓勵傳承人廣收門徒,每年年終對傳承人和被傳承人進行考核,評定等級分類獎勵。此外,各級政府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應給工藝傳承人提供相應經濟扶持、信息咨詢,為工藝傳承人帶徒授業、農村就業創造條件。

(二)豐富學?,F代教育“接地氣”的培養模式

民間工藝的傳承方式較為單一,主要是口傳心授,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承占據了非常重要的比例。一方面是有部分傳承人希望自己的后代,特別是孫輩的人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把技藝延續下去;另一方面,有的工藝傳承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技藝在市場競爭中不受到影響,保持較強的競爭實力,有一定的經濟收入能夠養家糊口,其技藝嚴格規定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或傳女不傳男等家族傳承模式。顯然,這種家庭傳承方式對有志于民間工藝傳承的人前來拜師學藝形成壁壘,嚴重阻礙了民間工藝的傳承發展。同時,民間工藝的技藝沒有文字記載,主要是家族傳承、師徒傳承,更多地靠自己的悟性。因此,單一的、家庭式的民間工藝傳承方式也是影響工藝傳播和發展的潛在因素。

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后繼無人的問題,建立民間工藝傳承人進校園的培養模式,一方面把中小學建設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的重要基地,把傳統文化融入基礎教育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依托相關中專和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型專業人才,將民間工藝培訓和學歷教育相結合,將傳統的口傳心授的工匠精神與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相結合,轉變成為現代教育的培養方式,讓民間工藝傳承真正“接地氣”,從根本上解決民間工藝傳承青黃不接的瓶頸。

(三)建立高學歷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的動態培養機制

工藝傳承人受家庭貧困的影響,無法去學校接受教育。因此傳承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他們更多依靠先天悟性、后天努力及生活環境所迫去拜師學藝,維持生計。據收集的資料,武陵山片區的傳承人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僅有2人,在傳承人群中占極少數;具有中?;蚋咧薪逃龑W歷的也只占其中的少部分,而大部分都是小學畢業甚至輟學未畢業的。

針對民間工藝傳承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問題,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相應的激勵性措施,制定相應政策鼓勵文化程度較高、學歷層次較高者積極參與工藝傳承。例如,清華美院學生就經常到“紙扎”、土家族織錦等傳承人家中學習民間工藝。又如湘西竹編技藝就有一名返鄉大學生回鄉成立竹編合作社。當然,要讓高學歷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真正傳承民間工藝,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實現武陵山片區民間工藝傳承人資源共享

傳承人在家族中規定“傳男不傳女”等以保證技藝不會流失,這種傳承方式在匱乏的物質條件下無可厚非。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盜用傳承人的名譽、技藝現象,出現粗制濫造的仿制品,嚴重侵犯傳承人利益,技藝產權紛爭在不同地區時有發生,并未引起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譬如說苗繡,這種屬于自己民族的織錦技藝稍經改造就成了他人之物,引起了該地民間工藝傳承人的強烈不滿。

隨著時代發展,應保護傳承人的知識產權,打消其顧慮,讓他們自愿分享工藝技藝;同時需要加大對傳承難度大、周期長等瀕危項目搶救性收集整理民間工藝傳承人資料的力度,建立武陵山片區民間工藝傳承人數據庫的資源共享,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精湛的工藝技藝及相關實物完整地轉化為數字化形式并保存,可避免因老齡傳承人消失而導致技藝失傳,且便于后續研究查閱。

四、實施精準扶貧,建立政府、傳承人及民間的互動機制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建立政府、傳承人以及民間等三方的互動機制,調配各種資源為民間工藝傳承建立良性引導和服務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改善民間工藝傳承的環境,為精準扶貧創造條件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原先的各種手藝絕活失去傳承價值。例如該地區草鞋編織工藝經歷了數輩人的傳承,但由于社會發展,如今草鞋通常無人問津,其技藝也無用武之地。當傳統民間工藝的生存土壤遭到破壞,其民間工藝的傳承必將受到沖擊。要傳承民間工藝,就要研究如何保護好適應工藝傳承生存的土壤,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弘揚優秀傳統民間工藝。

首先,當地政府在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扶持建立民間工藝傳承的博物館或傳習所,讓傳承人有穩定的傳習環境,推動其成為集館藏展示、技藝傳承、研發創新民間工藝產品的傳播新途徑。

其次,做好民間工藝生產基地的規劃和發展扶持工作,在各地的歷史文化街區、文化創業園中為民間工藝的產業發展提供生產基地和展示空間,在生產中實現保護與發展。

此外,政府作為文化產業最大的投資者和推動者,應引導工藝文化產品的消費,培養民間工藝產品的消費群體,實現生產、消費、經營三者間的良性循環。

(二)精準扶貧先“扶智”

在當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和狀況不同。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尤其重要。因此組織民間工藝的培訓,讓貧困地區的群眾有一技之長,讓“扶弱”變成“扶智”。譬如,在湖南湘西保靖比耳鎮巴爾村村委會成立的竹編合作社,由一名回鄉大學生組織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殘及婦女編織竹編工藝品,既產生了經濟效益,又利用農民的特長帶領農民共同致富。應根據民間工藝的分布區域,充分發揮工藝技藝的紐帶作用,通過扶貧工作,解決了長久的生存問題。

(三)挖掘互聯網中的市場潛力

武陵山片區長期受交通影響,信息不暢、思想閉塞,影響了工藝流程的改進和產品的銷售。但也有少部分工藝傳承人依靠自己靈活的頭腦和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打造出較為知名的品牌,贏得可觀的收入。例如貴州銅仁松桃苗繡、玉屏簫笛、印江古法造紙、德江的儺面具、思南花燭、永順的竹編等,這些工藝品在該地區已經成為品牌,具有較強的市場銷售能力。

互聯網高速發展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展了民間工藝品的市場。同時,民間工藝品的推廣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體驗機會,并且為傳承人擴大了工藝傳承空間。因此,建立政府、傳承人以及民間的三方互動機制,不僅可以解決農村就業,拓展銷售渠道,還可解決民間工藝的技藝傳承,為民間工藝的再生贏得良好發展機遇。

武陵山片區民間工藝傳承人是該地區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活化石。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保護與傳承該地區的民間工藝,是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實現民間工藝復興,積極發展農村新型產業,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及共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內容。因此,解決好民間工藝傳承的路徑問題,實際上也就是找到了一條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猜你喜歡
民間工藝片區技藝
非遺技藝絨花的傳承與創新
片區綜合開發的投資模式探討
治理的技藝:三代王官學新說
展望臨港新片區金融改革與創新
鄭慶章 把“弄虎”技藝傳回大陸
青島新片區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區地圖
技藝精湛 星光燦爛——來自歐洲的Herrmans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民間工藝的傳承分析及闡述
立足發展民間工藝的大師工作室運轉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