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加強文化教育對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基于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視角的分析

2021-03-08 04:35楊美晨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文化觀馬克思主義戰略

楊美晨

一、引言

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對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精準把握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內涵與核心要義,宏觀審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綜合施策,以強化文化教育,促進鄉村振興事業邁向更高層次。

二、研究背景

鄉村振興戰略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背景下提出的一項宏偉戰略部署,以我國廣大鄉村地區為主要對象,旨在通過充分整合資源、地域、人才、產業等方面的價值要素,為鄉村事業發展注入強大力量,推動實現農村建設事業的高質量發展[1]。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文化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要價值與作用,在推進鄉村文化教育體系化,規范文化教育實施過程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為鄉村振興事業中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導向與價值遵循,在鄉村文化建設事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同時,地方各級主管單位同樣在創新農村文化教育實施模式,融入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與探索,實現了農村文化與農村經濟、農村生態、農村環境的協調有發展從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視角出發,深入探討鄉村振興戰略中加強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徑具有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內涵分析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是基于前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等基礎理論衍生而來的,是總結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實踐的角度揭示文化本質的價值觀念。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范疇內,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先進性等突出特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被賦予了更為豐富、更為深刻、更具辯證性的時代意義與現實價值[2]。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倡導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等要素的辯證統一,各要素之間存在彼此關聯、彼此制約的關系,是意識與實踐相互作用的產物,體現著特定的社會存在。第二,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倡導“人”是社會文化的創造者與踐行者,具有較強的主體性,是推動文化變革與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最終文化財富的享有者。第三,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倡導的文化是革命進步的文化,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社會文化問題,將社會文化作為反映與體現歷史和時代的重要表象,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并倡導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性趨向。第四,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所倡導的文化是世界視野下的民族文化,立足于不同地域與不同民族的實際特點,文化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差異較為顯著。

總之,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為現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導向,應將馬克思主義文化觀進行充分整合與運用,避免片面、孤立地看待文化教育中的各類問題,突出強調與尊重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文化教育發展的主體地位,將文化作為反作用于上層建筑的重要因素,匯聚形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四、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實施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

在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過程中,文化教育始終占據著關鍵地位,是實現文化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只有將文化教育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才能真正取得有內涵、有價值追求的鄉村振興成果。綜觀當前鄉村振興的發展現狀,普遍存在著對文化教育重視不夠的現象,無法結合鄉村振興的宏觀發展背景審視文化教育的基礎性作用與價值,過度追求鄉村振興的經濟效益及各類社會價值指標,狹隘地認為文化教育可有可無,難以從文化層面激發與釋放鄉村振興的無窮活力,使鄉村振興推進實施過程中遇到較大阻力[3]。

(二)文化教育制度體系缺失,約束性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文化追求與文化需求趨于多樣化。在農村文化教育推進過程中,文化教育制度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可為文化教育具體方案與策略的形成提供依據與參考。實踐表明,部分地區在文化教育實施過程中,未能構建完善的文化教育制度,文化教育的約束條件缺乏導向性,使文化教育過程、方法、策略等要素體現出較強的隨意性與盲目性。同時,農村文化屬于上層建筑的價值范疇,在長期制度性規范缺失的情況下,勢必會出現各類難以把握與控制的影響因素,導致文化教育的軌道發生偏移。

(三)鄉村文化建設活力不足

農村群眾是鄉村文化教育的主體?,F階段,我國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勞動力數量銳減,鄉村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活力,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時代價值無法得到彰顯。改革開放后,國家十分重視農村學校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高,但是鄉村的生源多半流入城鎮,優秀的鄉村教師也被調到更好的城鎮學校。鄉村是傳承和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但是鄉村衰落,勢必導致農耕文化、戲曲文化和民間工藝均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傳統文化傳承受阻,阻礙民族文化的長期發展。

五、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加強文化教育的方法與對策

(一)提高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

要高度重視文化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將文化教育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真正實現文化教育發展的現代化與系統化。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文化教育模式與思維觀念,突破僵化固化文化教育行為和方法的阻礙與桎梏,將馬克思主義文化觀中的先進價值觀與方法論作為文化教育的重要推動力,運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新方法、新理論、新政策等,解決當前文化教育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遵循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充分尊重文化教育的地域差異性、民族差異性與時代差異性,倡導先進價值理念追求下的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等,為鄉村文化振興助力。

(二)樹立文化自信,推動村民文化覺醒

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十分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對后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鄉村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印記。樹立文化自信務必高度重視農耕文化。此外,還需積極發展當地的鄉村文化,在鄉村治理工作中,引導村民利用村規規范自己的行為,若出現不道德的行為,則需接受村民輿論的譴責,強大的輿論壓力會促使村民嚴格遵守秩序和規則。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做好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工作,提高人們的自覺性和認知性,使其明確鄉村建設的重要作用,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三)完善人才回流機制達到創新發展目標

改革開放以后,鄉村與城市間的發展出現明顯差距。為獲取更好的發展機遇,農業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導致鄉村出現嚴重的空心化現象。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要完善人才回流機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鄉村現有條件,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為高素質人才返鄉提供條件,同時加大對高素質人才的重視力度,深入挖掘和發揮自身潛能,達到鄉村振興的目標。

(四)加強主體意識教育,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倡導的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充分肯定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的要素關乎鄉村振興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須強調“人”在文化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創造性。培養一批鄉村文化教育的先進帶頭人,定期對其進行專項培訓與指導,由業內專業人士為其講解新形勢下鄉村振興戰略的最新政策導向,引導其建立完善而系統的文化知識體系,充分激發其在鄉村文化教育中的帶動力,助力鄉村人才振興。要突出人才在文化教育中的時代意識與責任意識,使廣大農村群眾真正成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主人翁。對主體意識教育的階段性成果進行綜合評價與分析,找準鄉村人才振興的不足之處,予以強化提升。

(五)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助力鄉村組織振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其中囊括了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廣與宣教,要將其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推動力,結合農村基層干部的客觀實際狀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項內涵要素清晰展現出來,發揮其凝人力、聚民心的重要作用。農村基層組織干部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精神引領,帶頭踐行其各項具體要求,更好地帶領農村群眾建設農村、發展農村,開辟農村現代化發展新局面。

六、結語

綜上所述,受文化教育觀念、體系約束、社會觀念等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文化教育事業依舊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阻礙著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進程。因此,應從鄉村振興戰略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遵循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基本原理與運用規律,創新農村文化教育的實施理念,提升文化教育實施質量,為全面提升與促進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奠定基礎,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始終朝著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文化觀馬克思主義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理論邏輯及實踐示范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戰略
戰略
習近平的傳統文化觀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研究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